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糧食沒損失,還能賣好價

  • 發佈時間:2014-11-18 03:31: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閻紅玉

  11月12日,記者跟隨吉林省糧食局調研指導組到公主嶺市環嶺鄉火炬村調研指導玉米離地儲存工作。村子裏,各家各戶各式各樣裝滿玉米的儲糧倉在路的兩側有序排列。有的是長方形的科學儲糧倉,有的是用細鋼筋圍成的簡易糧囤,有的是下半部分用很密的絲網在糧倉裏圍好,上面用木桿、或木板、鐵絲網再圍好,這樣的糧倉老鼠和家禽幾乎吃不到,損失極小。村民蘇慶國告訴記者:“以前我們不這樣儲糧,從地裏把玉米拉回來直接堆放在院子裏,這樣存放每天都有鼠盜雞吃,狗刨豬啃,這麼説吧,一坰地打的玉米就要損失2000來斤。現在好了,有了這氣死鼠、氣死雞的科學儲糧倉,沒有霉變的糧食了,損失也沒了,想儲多長時間就儲多長時間,還能賣上好價錢,我們村有一戶農民今年8月份賣的玉米,是1.23元/斤,每斤就比別人多賣兩毛錢,我們感到科學儲糧倉好啊。”

  調研指導組成員吉林省糧油衛生檢驗監測站宋長權研究員在現場給農民介紹科學儲糧倉的好處。他説,使用科學儲糧經過6~7個月的儲存,損耗率能夠降到2%以內,減損近10%。以22立方米倉型為例,單倉減損1800斤,玉米價格按1.1元/斤計算,減損增收1980元,賣乾糧比賣濕糧多收入820元,兩項合計增收2800元。農民買一套科學儲糧倉大約自己要掏出1900元左右,其餘的由國家、省裏或縣裏補貼,農民不僅當年收回自籌部分,而且還有節余,實現常年擇機擇價售糧。

  公主嶺市農業局局長王榮介紹説,公主嶺市去年臨儲糧收儲量為55億斤。剛收穫的玉米水分比較高,在26~32個水分之間,這樣高水分的糧食在經過自然堆積時很容易産生霉變。另一方面,一些農民習慣地趴糧堆放,這樣堆放將會損失8%左右。為了減少這一損失,該市加大科學儲糧倉的推廣力度,實現離地儲糧,立體儲糧、科學儲糧,目前全市已推廣1.68萬套。

  吉林省糧食局倉儲處副處長馮錫仲告訴記者,今年,為解決“地趴糧”問題,省糧食局指導農戶利用當地資源,採取“搭窄棧子”、“上樓子”、“挂嘟嚕”、“拴穗子”、“碼窄趟子”、“上房頂”等方式,做到糧食立體儲存。

  馮錫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吉林省每年玉米産後損失率平均為11.77%,稻穀為5.73%。正常年景,吉林省玉米産量在500億斤以上,而在部分糧食主産縣市,80%的農戶採取‘地趴’式儲糧,每年農戶儲糧損失在50億斤左右,相當於全省一個重點産糧大縣的年産量。”

  據悉,吉林省推廣建設的農戶科學儲糧倉已經五年了,五年來,共向國家爭取建設農戶科學儲糧倉45.6萬套,每年農戶減損增收9億元,賣乾糧增收3.7億元,直接增收達12.7億元。每年減少玉米損失損耗約8億斤,相當於增加糧食有效供給8億斤,增加4萬公頃的土地,節約水資源1.2億噸,減少化肥投入4.8萬標噸,節約企業烘乾用煤16.4萬噸,用電0.41億度。同時,玉米穗自然通風降水,不經過烘乾,沒有煤電消耗,低碳環保,還可以降低由於機械化乾燥造成的原糧破碎粒損耗。“如果吉林省270多萬玉米農戶全部實現科學儲糧,那麼,每年可為農民增收76億元,減少玉米損失約50億斤,相當於增加糧食有效供給50億斤,增加25萬公頃的土地,可以説科學儲糧倉,是不耕耘的收穫,不生産的增産。”馮錫仲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