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房股或因滬港通落地受益有望修復股價估值差異

  • 發佈時間:2014-11-17 17:4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盧志坤) 長期以來,對於在A股交易的國內房地産企業來説,資本市場對其的估值普遍較低。不過,隨著今天“滬港通”的正式開啟,一些較有實力的A股房企低估值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滬港通”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滬股通”買賣上海交易所規定範圍之內的股票,而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亦可買香港交易所規定範圍之內的股票。

  房地産市場分析師表示,隨著兩地資本市場連通,內房股未來不僅要獲得國際投資者的青睞,更重要的是要贏得內地投資者的信心,內地在港上市房企有望獲得過去六七年間都沒有的較高市盈率。而通過兩地資本的互通,也能提高境外投資者對這些房企的認識,從而提高市場估值。

  “對於A股地産板塊而言,‘滬港通’所帶來的積極意義是明確而且是顯性的,”中信建投分析師蘇雪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港股更為成熟的投資者結構將驅動以個人投資者為主的A股投資邏輯變革:被A股投資者普遍忽略的龍頭房企在競爭格局中的優勢並未在估值中體現,‘滬港通’有望扭轉這種格局。”

  她進一步表示,“滬港通”的落實,也有望推動面向內地投資者的A股和面向境外投資者的H股的房企估值差異的修復。以萬科為例,萬科A和萬科H之間仍有15%左右的差價。她稱,“過去A股地産板塊估值傾向於同漲同跌,‘滬港通’的出現將強化A股地産企業間的估值分化。”

  “滬港通”帶來的更大意義可能是企業在透明度和品牌運營上的提高。“成熟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前瞻思路以及對産業發展趨勢的把握也將倒逼國內上市房企變革,”蘇雪晶説,“在未來,企業間的資源稟賦、管理效率、融資成本以及運營模式等多元層面都將對資本市場産生影響。”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分析表示,過去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房企程式較多,而隨著“滬港通”制度的落實,相應的稅費會減少,能夠在市場回暖的時候,依託港股市場而獲得內地房企優厚的業績回報,這無疑會吸引境外的多數投資者。

  市場的表現印證了嚴躍進的觀點。130億元的“滬股通”當日使用額度被搶購一空。但是,相對而言,“港股通”則沒有那麼好的市場表現,截至今日下午15點,當日使用餘額仍然有將近90多億元的份額。

  為搭上“滬港通”所帶來的投資紅利,部分房企正通過償還鉅額債務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的形象以吸引投資者。在香港上市的恒大地産就是明顯的一例。昨日晚間,恒大地産發佈公告稱將通過企業自有資金提前償還一筆于明年到期的總值13.5億美元的債務。

  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恒大地産選擇此時發佈鉅額償債公告,或是向“滬港通”獻禮,吸引對其産品和管理等都比較熟悉的內地投資者的關注。畢竟相對於心態保守且不熟悉內地市場的境外投資者,內地資金對企業發展模式的接受意願可能更高。

  此外,此次償債,可視為恒大地産對彼時承諾的兌現,投資者普遍對恒大地産提前還債、減少負債總額表示歡迎,並推測其還可能繼續“減負”,化解市場的過度擔憂,繼續證明其現金充裕,運營無虞。

  中信建投的研報表示,房地産行業進入下半年,在利潤率下移的背景下,強力有效的管控能力以及融資能力將成為穿越房地産調整週期的保障。“滬港通”推動的兩地互通互聯將推動國內資本市場的估值思路與國際並軌,在降本增效層面控制出色的企業也將會在資本市場脫穎而出,而從産業角度來看,這點也將驅動上市公司的管理思路從過去的追求規模開始注重效率和速度的平衡。

  這或將成為房企改變策略的契機。“在以往,大多數內房股在維護投資者關係時存在誤區:他們往往只傾向於海外與香港投資者,內地買家在他們看來只不過是産品的消費者而受到忽視”,睿信致成總經理薛迥文説,隨著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的連通,越來越多的內地客戶將擁有“消費者”與“投資者”的雙重身份,內房股管理層也會兼顧內地投資者。

  薛迥文認為,市值管理的關鍵是通過與資本市場保持準確、及時的資訊交互傳導,維持各關聯方之間關係的相對動態平衡,內房股未來如何及時向內地投資者傳遞公司資訊,加強與內地基金經理、分析師以及財經媒體之間的有效溝通,通過加大投入提升上市公司品牌在內地投資者中的地位,最終獲得內地投資者的廣泛認同,將成為“滬港通”開通後內房股的一項新挑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