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送易別難 張小虞仍在汽車産業發展的路上

  • 發佈時間:2014-11-17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了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張小虞畢生都在不停地奔走:國內國外,東部西部。由此,我不禁想到,現在,我們與其説是要送別張小虞,不如説是看著他重又開始一段新的旅程:去考察某個汽車集團,去論證某個汽車項目,去參加某個發展論壇,去會見某國政府官員……

  

  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

  昨天(11月16日,星期日)上午,頂著初冬的寒氣,上千位汽車人士來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張小虞——一個可親可敬的汽車業界領導、專家和師友送行……

  當我把一朵白色的鮮花獻上,淚水止不住奪眶而出。還是在當天,一向睡眠較好的我,竟然失眠了。淩晨3時醒來後,滿腦子都是20多年間數次見到張小虞的情景,和他所説的話……巧合的是,其中很多都是匆匆的旅途中。

  是的,為了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張小虞畢生都在不停地奔走:國內國外,東部西部。由此,我不禁想到,現在,我們與其説是要送別張小虞,不如説是看著他重又開始一段新的旅程:去考察某個汽車集團,去論證某個汽車項目,去參加某個發展論壇,去會見某國政府官員……

  據天氣預報,星期日會有雨夾雪。前一天,在與幾位新聞同行相約為張小虞送別時,我們還説,上天也要為他而感動……但是,當我們排在為他送行的隊伍之中,天漸漸地晴朗,讓我恍若真的有一種送他去旅行,而不是告別的感覺……

  張小虞在中國汽車産業發展中的作用和貢獻,很多回憶文章已經高度概括。在此,我更願意借用9年多前,在我獨家採訪一位國際友人時,他對中國汽車另一位傑出人物——呂福源的高度評價:將轎車帶進中國家庭的人。這一評價對張小虞——一個與呂福源一道工作多年的助手和搭檔同樣適用。

  以下是記者幾次記憶深刻的採訪,又是在張小虞擔任不同職務期間。因此,在文中我竟然不知怎樣稱呼他為好:張司長?張局長?張會長?但是,在我眼中,張小虞永遠都在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路上。

  大巴上與中汽規劃司司長初識

  22年前,剛剛成為汽車行業報記者的我,去採訪國家汽車行業管理部門——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內部的一個會議,參會者都是司局長以上領導。

  所有與會人員同乘一個大巴車,我就坐在一個慈眉善目、精明幹練的中年人身邊。出發不久,我先開始了問話——

  記者:您好!請問您是?

  張小虞:我是規劃司的張小虞。你是?

  記者:我是中國汽車報記者。

  張小虞:中國汽車報的記者我都認識啊。

  記者:我是剛來的。

  張小虞:哦!從哪兒來呀?

  記者:從首鋼啊。

  張小虞:首鋼的效益那麼好,為什麼來我們汽車行業啊?

  ……

  不知道是我採訪他,還是他關心我。就這樣,一位充滿智慧的行業管理者,與一個初來乍到的記者很快沒有了距離。從他的口中,我了解到“規劃”在汽車行業中的重要作用,也較好地完成了這次採訪任務。之後,我從別處了解到張小虞的非凡能力,以及他在中汽總公司司局長中的重要地位。

  隨後,這一判斷得到最有力的印證。1993年,汽車行業管理歸口到國家機械工業部,並成立了新的汽車工業司。由原中汽總公司副總經理呂福源(後曾任國家商務部首任部長)任機械工業部黨組成員、汽車司司長;張小虞、苗圩(現任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擔任汽車司副司長。

  不久,呂福源被任命為國家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張小虞出任汽車司司長。

  航班上向機械部汽車司司長請教

  自1992年,國産汽車首次突破100萬輛後,汽車産業面臨諸多發展中的問題,尤其是“入關”(即後來的“入世”)在即,更為整個産業的發展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當時,汽車産業重新歸口機械工業部管理後,汽車司人員雖少,但行業管理的工作和職能並不少。特別是國家的第一部産業政策——《汽車工業産業政策》正在制定中,而此後連續3年舉辦的大型中外汽車交流研討與展示活動(即PSE94-96)正在積極籌劃之中。因此,機械部汽車司在呂福源、張小虞和苗圩的領導下,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一次,每年一度的機械工業行業會議在江蘇泰州舉行,我作為行業報記者隨行採訪。登機後,發現三個人的座位竟然只有我和張小虞,他靠窗,我鄰過道。當時,自己亦惜亦喜:嘆惜的是,看到已是年過半百的人,且身為堂堂國家機械部汽車司司長,他出差竟然也是乘坐經濟艙;可喜的是,我再一次有機會單獨提問並聆聽他的教誨。

  問了幾個問題後,看到他很疲倦的樣子,我説:“您休息會兒吧”!他卻平靜地回答,沒什麼!當我向他反映,汽車司的工作在企業和跨國公司都獲一定的好評時,張小虞苦笑著説,工作還是做得不好,經常挨批。

  那天,他還很關心地問我,在讀什麼書啊?恰好,我隨手帶了一本外國記者所著,展望21世紀全球汽車“三巨頭”的新書。張小虞翻了翻,給我講了任何書本都得不到內容,就是他多次接觸的豐田英二、大眾哈恩和通用汽車董事長,以及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態度與認知。

  

  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

  展會間隙採訪國家機械局副局長

  “入世”前後,社會上曾經有一個不夠正確的導向:似乎一夜之間,人人都可以開工項目,大做特做汽車了,而節能、環保和安全似乎都不再重要。為此,我所在的行業報要做一個選題:“入世”後,是不是汽車製造也可以完全放開了。當然,我們希望採訪到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國家機械工業局副局長張小虞。

  星期一下午的選題會結束後,我立即致電張小虞的秘書、原汽車司官員、也是對採訪非常配合的司小軍先生。小軍把張小虞的行程告訴我:現在,張局長正在浙江考察一家企業,今晚去上海;明天上午,他要參觀一個汽車零部件展,之後可能有空。至於會不會接受採訪,要看你的運氣了。

  提到考察,這裡不能不插一句。在汽車業界,恐怕沒有人比張小虞所踏勘的企業更多,包括零部件企業。長期從事汽車産業規劃,令他養成了“必到現場”的習慣。對於整個汽車産業佈局和規劃,不但心中有數,而且能如數家珍。小軍也曾對我説過,每到一地,沒去過的企業,無論整車,還是零部件,甚至相關行業,他一定要看一下。考察中,我們年輕人一溜小跑,才能跟上他。

  當晚,我從北京趕到上海;第二天早上,又趕到張小虞所住的酒店。趁他等車和上車的空隙,我向他彙報了要採訪的內容,他十分爽快地答應了。其後,在展會開始之前會見某國大使的空隙,以及參觀結束後,張小虞兩次回答問題,使我順利完成此次採訪,寫了:《張小虞: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做汽車》。

  由於有著深厚的積累,張小虞對行業的洞察透徹、觀點鮮明。他的一次談話或一個演講,都可能有文章可做。“入世”不久,他敏銳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國內汽車企業“還不會賣車”的觀點。受此啟發,我寫了一篇數千字的長篇文章,發表在《南風窗》雜誌上,也得到他的鼓勵。

  候機樓與機械聯合會副會長偶遇

  隨著國家機構的調整,以及年齡等原因,張小虞擔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等職務,但仍然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他所摯愛的汽車工業上。

  大約是在四五年前。一次,我去外地出差。走出首都機場休息室,我乘扶梯向下時正在向左看。突然,右邊向上的扶梯上有人喊我:小張,你去哪兒?

  聽到這熟悉且親切的聲音,果然是張小虞。我也趕緊向老領導問好,也問:您去哪兒。

  日常採訪中,雖然是行業領導、資深專家,但張小虞從不“擺架子”。對此,我周圍的許多年輕同事也深有感觸。得知他病逝的消息,無不扼腕痛惜,並紛紛寫了懷念的文章。一些資深的記者還記得,十多年前,還是在汽車司司長的任上,儘管公務纏身,但張小虞還是參加了一個因公辭世的汽車記者的追悼會。

  平日裏,為了汽車産業,張小虞常常是深明大義、仗義執言。十多年前,他敏銳地發現一家行業報可能要有“異動”。在四川德陽開汽車行業會議時,他專門説,不能忘了:行業報不是幾個人或幾十個人自己的行業報,是整個汽車行業的財富,一定要把它辦好!

  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也是多年以後我才通過朋友口中知道的。一次,張小虞在與我原來所在單位的領導和同事交談時,並不在場的我,偶然被提起。他説,小張是在首鋼最好的時候來汽車行業的,我們應該善待他。

  11月12日中午,我乘坐國航從廣州起飛的第一個航班抵京,打開手機最先看到的竟是一個噩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今晨病逝。

  張小虞身患絕症已為業內人士盡知,但突然離開他所鍾愛的汽車事業,讓每一個與他相識的人都難以接受﹍﹍

  在此,我深信:送易別難,張小虞仍在汽車産業發展的路上。(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宇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