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企業對制度創新和政策措施綜合滿意度較高

  • 發佈時間:2014-11-17 05:52:3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李治國報道:近日,由5家第三方機構給出的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績單”評估結果亮相。各評估機構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改革實踐是一次突破性的政府管理制度創新,從管制型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的重大思維方式轉變,企業對制度創新和政策措施的綜合滿意度較高。

  據了解,上海自貿區推進領導小組和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共同委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普華永道管理諮詢公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投資諮詢公司等作為第三方機構,對上海自貿區一年運作情況進行評估。

  “我們調查了具有代表性的125家企業,其中包括20家全球500強企業,並與美中商會、歐盟商會等經濟組織溝通,對國內外自貿區作了對標分析,力爭反映企業心聲。”普華永道上海首席合夥人黃佳表示,上海自貿區事中事後行政管理模式的實踐,是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重大突破。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表示,對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充滿信心。而負面清單的改革效果則獲得最高評分,被認為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好的投資機會,更好地融入市場。

  在金融創新方面,區內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了10%至20%,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提升了跨國企業區域性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亞太運營中心計劃”的推出,也讓更多跨國公司考慮把亞太區總部放在上海自貿區。上海財經大學認為,上海自貿區推進實施的貿易監管制度創新,在較多方面已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相聯動。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顧洪輝表示,第三方機構評估報告提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力度不足、區域太小和協同不夠等方面。“力度不足是指上海自貿區推出的創新舉措與市場預期還有差距,希望改革步子還能再大一點;區域太小是指上海自貿區面積太小,特別是不足以體現服務業開放舉措的成果;協同不夠則是指有些改革由不同政府部門來實施,效果不夠,單一部門的創新力量不夠。”

  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院長趙曉雷表示,評估結果表明,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及政策措施的綜合滿意度基本在80%以上,剩下的20%“不滿意”,是希望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

  黃佳建議,上海自貿區應制定事權下放清單,打造跨部門協同機制,形成一個整體化、系統化的行政體系,避免碎片化管理風險;在不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的前提下,負面清單應該減少相關限制類行業,特別是服務業中的,比如教育類行業。同時,應對個別行業進行深入解析和評估,降低門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