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尋找實景演出新玩法

  • 發佈時間:2014-11-14 05:46: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輪彎彎的“明月”出現在漓江的山水之間,月色倒映江水之中,波光粼粼,遠處起伏的山巒被一層薄霧籠罩,漁民們撐著竹筏從江面駛過,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的開場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畫,美得讓人心醉。

  這臺世界演藝舞臺上第一個以自然山水為舞臺的超大規模表演從2004年3月開始在桂林陽朔正式公演,中國實景演出也便濫觴於此。

  《印象·劉三姐》推出後大獲成功,山水實景演出開始風靡全國,涌現出《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等“印象系列”以及《宋城千古情》、《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魅力湘西》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大型實景演出。從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間,實景演出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據國家旅遊局統計,目前全國投資上百萬元、有些影響力的實景演出已有200多臺,實景演出已成為一個産值上百億元的大産業。

  高投入,低風險?

  追求投資收益最大化的同時又能確保投資的相對安全是每個投資者的夢想。從理論上説,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於是,低風險和高收益似乎就成了魚和熊掌,難以兼得。

  《印象·劉三姐》的成功似乎是一個高投入、低風險的商業範本。根據《印象·劉三姐》總策劃兼製作人梅帥元公開的數據,該項目前期投入7000萬元,10年演出4000余場,觀眾逾1000萬人次,門票收入約10億元。雖然前期投入較多,但僅用三年半時間就收回了全部投資。

  在初期的高投入之後,由於運營成本相對較低,實景演出項目往往可以維持較高的毛利率和凈利率,而且衍生業務也能進一步拓寬其未來的盈利空間。

  《印象·劉三姐》的成功使得旅遊+實景演出的商業模式有了眾多的追隨者。然而,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如同為“印象系列”的《印象·海南島》就成為了投資者的“噩夢”,這部前期總投資1.8億元的大型實景演出,由於觀看人數過少,票房收入與預期落差太大,在上演1年半後,投資方海南印象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就將55%的股權作價2750萬元轉讓給了一家民企。如今,《印象·海南島》每天的觀眾僅有500人左右,而參與演出的演職人員就達到300人,甚至出現過觀眾人數沒有演員多的窘況,門票收入僅夠維持演出成本。

  實景演出一般以真山、真水為演出舞臺,投資動輒千萬、甚至上億元,其收入主要來源於門票和演出CD、VCD的銷售。門票收入受到旅遊的季節和天氣影響,難以保持穩定,而CD和VCD則受到盜版影響。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看來,實景演出産業鏈短小,相關衍生品的開發還比較缺乏。

  實景演出最大的風險是遊客人數稀少或者遊客不“買單”,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投資人就可能遭遇血本無歸的窘境。

  作為行業的“開山人”之一,梅帥元一直都在積極參與創作,既當製作人,有時也是投資人之一。梅帥元説,作為投資人,在對項目進行考察時,他越來越看重遊客的統計數據:“因為有了遊客,實景演出的門票收入才有保障。”

  從市場的整體情況來看,雖然實景演出成功將帶來高額的收益,但目前受制于盈利渠道單一,其背後的風險一直是投資者顧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個PE的投資邏輯

  韶山距離長沙的直線距離約50公里,車程僅為1小時15分鐘。一部以紅色歷史事件為背景、投資高達6.8億元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正在韶山地區走紅。特別是其中飛奪瀘定橋的一段場景綜合採用了雜技的表演手法,配合現場的聲光電,演出效果十分震撼,今年推出以來,受到遊客和當地人的熱捧,今年十一期間,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該劇由單祥雙擔任總策劃,是韶山潤澤東方文化産業基地的核心工程。而單祥雙的另一個身份是中科招商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

  中科招商作為一傢俬募,在實景演出市場整體走下坡路的時候,卻斥鉅資打造了這樣的一部作品,這背後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當被問及如何才能收回成本時,單祥雙眉宇間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擔憂。他對記者表示,遊客人數的逐年增加就是這部大型實景演出的最大保障。“10年來,韶山的遊客以每年20%的速度穩步增長。2013年接待遊客1050萬人次,是2004年的4.6倍;僅今年上半年接待遊客就達654萬人次,同比增長26.5%。”

  從同程網查閱可知,目前該演出的門票價格分為三個檔位,分別是208元、188元和98元,以平均票價約150元計算,如一年內有200萬人次觀看,門票的收入就高達3億元,兩年門票收入就可與投資成本持平。

  由於投入巨大,在演出製作過程中,單祥雙對每一個細節都很在意,有時甚至到了嚴苛的程度。如演出時的可移動擋板原先沒有設計演員的出入口,都被打回去重新設計。最終美輪美奐的場景和逼真的演出效果確保了票房的成功。

  私募投的都是“自己”的錢,怎麼能不精打細算?如果沒有前期細緻的市場調研,沒有一傢俬募敢這麼投錢。中科招商原先主要投資于教育、科技等領域,首次涉足實景演出便“首戰告捷”。

  單祥雙對我國旅遊市場的未來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他説,中科招商已與湖南湘潭兩型社會投融資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成立了中科韶峰基金,未來將募集資本50億元,力圖在湘潭打造一個“全國紅色旅遊第一品牌”。與此同時,中科招商還通過與韶山紅色文化旅遊集團合作,組建潤澤東方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基金項目的具體運作。

  “未來,中科招商將加大在文化産業方面的投資,除了韶山項目,還將在深圳做一個《春天的故事》,在上海會做一個《海上生明月》。”單祥雙顯得雄心勃勃。

  以前大型實景演出的製作往往是由政府主導,尤其是一些二線城市的實景演出,一般是政府主導立項,由當地市委書記或市長親自挂帥,旅遊局和文化局全力配合,再確定導演和演出內容,最後是去尋找投資人。這樣的實景演出對於“盈利”的要求往往排在了“政績”之後,實際運營後虧損者大有人在。

  而目前PE的身影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型實景演出中,未來也將更多地主導國內實景演出市場的發展。

  破解“門票依賴症”

  實景演出已經走過10年,雖然不乏成功的例子,但經營慘澹者也為數不少。國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實景演出作為一項旅遊演藝項目,其收益主要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産品、行銷、價格、區位。演出品質是決定項目盈利的核心因素,有效的商業化運作是演出成功的必要條件,恰當定價有助於項目順利實現盈利,而區位優勢則影響演出早期盈利甚至整體成敗。

  眾多實景演出遭遇“滑鐵盧”並非遊客需求不足,而正是這四個要素中的某些環節出現了問題。當這四個要素共同發揮作用,最終就表現在門票的收入上。嚴重的“門票依賴症”成為實景演出投資者們最大的隱憂。

  下一個十年,實景演出能否克服盈利渠道單一的難題?在花建看來,我國的實景演出市場還有發展空間,一些實景演出的衍生産品和後續開發的空間還很大。“以《印象·劉三姐》為例,不但可以發展演藝、票務、培訓、餐飲以及周邊服務等産業,還可以和動漫、遊戲等娛樂産品,甚至服裝、食品、紀念品等的開發相結合。”

  梅帥元認為,只靠賣門票過日子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實景演出的商業模式已發生不少變化。他將實景演出的産業鏈比作一條項鍊:“項鍊上最漂亮的珠子是實景演出,是用來吸引人的,但還需要很多其他的珠子,串在一起才是一整條完整的項鍊。”

  “未來的實景演出還可以是文化複合體的一部分,實景演出可以跟很多行業聯動,形成一個中小型的文化複合體,即實景演出周邊要形成綜合配套的商業旅遊設施,例如酒店、餐廳等等。”在梅帥元看來,文化複合體可以分攤投資成本,而且複合體帶來的綜合收益也遠比單純的演出收益高。

  在業內許多人看來,美國好萊塢的環球影城就是一個類似的範例,遊客身在其中不僅可以參觀電影的製作過程,還能遊覽再現電影場景的主題遊樂園,周邊甚至有成熟的購物街和美食街,在遊玩之餘品嘗全世界的美味。

  類似環球影城這樣的文化複合體與周邊行業能夠形成産業互補,平衡各種風險。通過延伸産業鏈和發展文化複合體來分攤投資成本,實景演出似乎找到了新的盈利渠道。

  然而,也有人表示了擔憂,以實景演出為核心吸引力的文化複合體目前在國內已有一些雛形,主要以一些精品劇作為主。但目前更多的實景演出一般都是作為旅遊城市的配套項目,並不具備文化複合體核心的要求。

  因此,受制于目前精品劇作的缺失,從整體上來看,實景演出要想擺脫“門票依賴症”似乎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