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三項改革”轉變扶貧方式

  • 發佈時間:2014-11-14 02:29: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劉久鋒)近年來,貴州省緊緊抓住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範區的戰略定位,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強化“四項改革”,深入實施扶貧脫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推動扶貧開發由“輸血式”“粗放式”“被動式”“分散式”扶貧向“造血式”“精準式”“參與式”“整體式”扶貧轉變。

  貴州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示範區和決戰區,2013年全省農村貧困人口745萬人。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扶貧開發作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發出了“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的號召。2011~2013年,全省共投入財政專項扶貧發展資金93.8億元,減少農村貧困人口404萬人,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6%以上,貧困發生率從32%下降到21.3%。貴州扶貧開發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貴州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本省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

  貴州省扶貧辦主任葉韜介紹,在多年的扶貧開發實踐中,貴州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扶貧開發的新途徑新方式,晴隆模式、印江經驗、長順做法、威寧試點、金融扶貧等都在全國産生一定的影響。為了激發扶貧攻堅的內生活力,貴州省先後在全國率先實施貧困縣考核、減貧摘帽和項目資金“三項改革”。

  2011年以來,貴州全面開展了扶貧開發重點縣“減貧摘帽”工作,對“減貧摘帽”的重點縣,從“摘帽”之年至2018年,每年獎勵1000萬元。2011年至今,貴州省級財政共預算安排資金9.1億元,對已實現“減貧摘帽”的14個縣366個貧困鄉鎮進行獎勵,形成了良好的正向激勵機制。

  今年以來,貴州在全國率先制定了“貧困縣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將50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縣委書記、縣長和黨委、政府領導班子作為考核對象,推動貧困縣工作考核由主要考核地區生産總值向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轉變。

  改革扶貧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機制是貴州扶貧系統深化改革的又一亮點。今年以來,貴州省全面落實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制度,除重大扶貧專項和以獎代補項目資金外,扶貧資金由省主要按因素法分配切塊到縣,實行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制度。

  建檔立卡和駐村幫扶實現“兩個率先”。貴州制定的《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建立了一整套扶貧對象識別機制、幫扶機制、組織保障機制和進退機制。全省按照突出重點、先難後易、分類施策的原則,識別出一二三類貧困鄉鎮934個、貧困村9000個,做到了“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省市有資訊平臺”;今年,貴州全省選派了55864人組建11590個駐村工作組,按一村五人的原則,首次實現了駐村工作隊對貧困村、貧困人口的兩個全覆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