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茶馬古道話普洱

  • 發佈時間:2014-11-14 00:32:3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普洱茶加工生産的發展、演變,和現代普洱茶的工藝,我們看到了後期普洱茶的加工,注重了科學技術的運用,生産中開始創新,産品呈現多樣化。在重視茶理化成分分析研究(理化篇)和普洱茶保健作用(保健篇)的研究基礎上,産品從生産到消費注入了文化。今天,普洱茶的發展成為衡量人們生活品質的標準,同時消費普洱茶成為品飲茶道、修身養性的最高標誌。普洱茶的保健作用廣為流傳,深受中外消費者的讚譽。新世紀,普洱茶的加工工藝隨之也進入講科學、講科技、講品質、講品牌的競爭時代。

  地域、氣候對普洱茶的影響

  雲南普洱茶主産區主要分佈在北緯25度以南的滇南茶區:包括思茅、西雙版納、紅河、文山4個地、州的22個縣市。如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重要産地,普洱縣市歷史上普洱茶的集散地。這一地區的氣候主要有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和北熱帶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度17-22℃,大於或等於10℃的活動積溫在6000-8300℃,年降雨量在1200-1800毫米,西盟的年降雨量為2812.9毫米。這些優越的氣候條件為該區種植的雲南大葉種創造了適宜的生長條件,也為普洱茶化學品質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眾所週知,其中,酯型兒茶素特別顯著。另外,光照強度和日照量也顯著影響葉組織中氨基酸的含量,茶氨酸含量的變化更顯著。光照還是茶葉色素(如葉綠素、類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等)形成的重要調節因子。溫度特別是積溫對茶樹生長的作用極大,其生理生化過程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光照、溫度對多酚有利。同時,水分不足會影響糖類物質的代謝,最終影響到多酚類物質的生物合成和積累。由此看來環境條件對茶樹生理代謝的影響是深刻的,這對品種的適制性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總之,要形成雲南普洱茶特有的品質特色,是不能離開雲南(特別是普洱茶區)這一優越的自然條件的。(未完待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