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股搭車集體走強

  • 發佈時間:2014-11-14 00:32:1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滬港通啟動在即,市場關注度不斷提升。在這樣一個特殊時點,銀行、券商等藍籌股不斷受到資金追捧。對於銀行股這幾天的突然發力,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與滬港通利好有關。

  受滬港通即將開閘等消息的提振,11日銀行板塊裏,中、農、工、建、交幾隻國有銀行權重股大漲,中國銀行更是因獲滬港通全部業務資格早盤就強勢漲停,截至收盤,漲10.14%,收3.15元,交通銀行大漲6.08%,農業銀行漲5.49%,超級大盤股工商銀行漲幅達到3.81%,建設銀行漲3.33%。除了前期漲幅較大的寧波銀行南京銀行,都走出了上漲行情,板塊整體上升3.08%。

  中行相關負責人13日表示,中行近日股票罕見漲停,但這畢竟不是烏龍指,是真金白銀30多億成交量,並認為隨著滬港通開通後,無論A股、H股,包括銀行股在內的低估值大盤藍籌都會有好的前景。滬港通對中行是階段性利好,隨著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等因素,中行還會有更多利好釋放,目前投資者均看好中行中長期前景。

  “滬港通結算業務本身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收入都非常有限,雖然會收一定手續費,但基於服務客戶的目的,中行基本能免則免。”中行相關負責人在發佈會上表示。

  不過中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由於業務全面,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可以此帶動其他業務的發展,利潤貢獻潛力無限。

  另外,由於香港市場面向的並不僅是香港市民,而是來自全球的投資者,因此也會對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帶來很大潛力。

  交銀國際認為,滬港通的實施有望縮小A股大銀行和H股中小銀行的折價率。但落實到投資選擇上,由於滬港通資金規模有限,且A股資金流入港股可能對成長性更高估值低的小盤股更感興趣。

  在滬港通的預期下,市場形象較好的大藍籌和金融股的受關注度明顯提高。

  分析認為,目前16家上市銀行股價所隱含的未來一年不良率悲觀預期為15.82%。也就是説,如果未來一年銀行業不良率沒有超過15.82%,現價買的銀行股就值這個錢。但真實的數據是:2014年三季度末全行業報表名義不良率約1.10%;投資者審視標準的真實率約為4.01%(將報表關注類貸款等同於不良貸款計算)。從這個角度而言,銀行股股價隱含的悲觀預期已經遠遠超過真實情況,銀行股的安全邊際是足夠的。

  不過,年底前銀行的業績仍有待考察。也有分析稱這一波銀行股的行情概念炒作可能性比較大,年底市場焦點一旦回歸營運業績,壞賬率上升及存款增長率放緩等因素有可能拖累銀行股表現。雖然銀行股的市盈率雖較低,但隨著房地産進一步不景氣,可能會有收益下滑、壞賬呆賬增多等不利情況,這反向拉高銀行股市盈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