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紐交所喜迎中國債券ETF

  • 發佈時間:2014-11-13 10: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中國債券市場傲視全球的風險調整後的收益,就連坐擁龐大債市的美國人也坐不住了。一隻投資中國短期融資債券的債券ETF基金將於11月份在紐約上市,顯示中國金融機構在産品開發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據了解,這只基金名為KraneShares E Fund China Commercial Paper ETF基金(下稱“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由易方達基金香港子公司與美國KraneShares合作開發運營,將為美國投資者打通一條進入中國債市的快速通道。

  能夠順利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掛牌的短融RQFII ETF,代表得到了美國證監會和海外機構投資者的普遍認可,並且海外投資者也正面看待中國的債券市場,不但翻開美國市場對中國信用債市場認可的新一頁,也標誌著中國金融機構真正實現“走出去”的戰略。

  中國債市海外飄香

  近年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投資願望越來越強烈,而中國金融機構在美國市場推出相關産品甚少,目前尚屬“開荒”階段。

  過去,因擔憂人民幣債券的信用風險,除了代表中國國家信譽的國債,以及少數幾家大型央企的企業債,中國債券市場一直未能得到海外投資者的普遍認同。美國紐約交易所(NYSE)一直是債券投資者的風向標,在這個全球最成熟債券市場,能被投資經驗豐富的華爾街債券專家們相中的債券,往往都具有極高的市場信譽,登陸NYSE非常不易。

  從不被海外投資者認可,到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在NYSE掛牌,可謂一個標誌性事件,意味著海外投資者開始認可中國的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市場的全球化翻開了新的一頁。

  作為債券ETF的産品開發方,易方達在海外的産品開發和市場開拓一直是國內基金公司的一面旗幟。比如易方達香港子公司2013年10月在港交所推出的易方達中華120指數ETF,是全球首只連接內地與香港市場的跨境跨市場ETF。今年上半年又登陸歐洲四大交易所,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ETF産品,並在台灣開賣兩隻RQFII債券基金。

  美國人進軍中國債市的兩大理由

  美國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債券市場,美國債市的投資工具、投資策略都非常成熟,中國債市為什麼還能吸引美國人?

  市場需求首先來自於對收益相對較好的人民幣資産的需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海外機構都希望有機會持有人民幣資産。金瑞易方達中國短融ETF的跟蹤指數為中證高等級短融指數,截至2014年10月20日,該指數的加權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66%。相比之下,1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僅略高於零,美債和金邊債僅有2.3%左右的收益,投資中國債市明顯收益更優,可替代持有美國貨幣類基金。

  其次,短久期的高等級短融風險低、流動性好,是把中國信用債介紹給海外投資者的入門品種。美國投資者不用太擔心人民幣債券信用和久期風險,是海外客戶容易接受的品種。

  在中國買債就挑大機構

  美國市場看好這只投資中國的短融ETF,還有一個原因是看中其背後管理機構的投資實力。易方達基金是中國債券基金管理實力最強的金融機構之一,權威基金研究機構海通證券發佈的《2014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排行榜》顯示,易方達最近五年的固收絕對收益排名業內第一。今年易方達旗下債券基金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今年前10月多只基金收益率20%,其中冠軍基金易方達安心回報債券更是超過30%。在RQFII領域,易方達人民幣固定收益基金也表現不俗,自2012年2月28日成立以來,總回報排名常常位居RQFII債券基金第一名,並獲得多項專業大獎。

  從以上例子來看,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債市的確有著不可抵擋的吸引力。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和標準普爾數據顯示,早在今年6月份,中國企業債規模已經超越美國,達到1.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今年9月末中國債券託管餘額(不含公司債和可轉債)合計約32.96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高收益的債市也吸引了眾多海外機構的參與。10月份以來,至少有德意志銀行等四家機構遞交文件,準備進軍中國債市。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全球資産配置時代的到來,加上人民幣國際化的加速推進,預計會有更多機構關注中國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就連精明的美國投資人都在看好中國債市,中國投資者該做些什麼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