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醫生的科研思維 為大醫生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 發佈時間:2014-11-13 04:32: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醫療創新

  “從臨床小醫生到科研‘小牛人’,我經歷了漫漫長路,而奮進的目標是在臨床工作中尋找科研的點滴思路,發現研究熱點,做貼近臨床的研究,再轉化回臨床。我的體會是小醫生的科研思維將為大醫生之路奠定堅實基礎”,11月4日下午,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學樓三層多功能廳舉行的第六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學術新星(科研)評選決賽”上,38歲的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蔡曉淩率先開場,就自己所進行的關於中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胰島素劑量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向與會評選決賽專家評委及院內同事進行彙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科研處處長徐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科研新星的評選是以“展示青年人才風采、鼓勵科學研究創新”為宗旨,對青年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集中展示,弘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集教學、科研、臨床三位一體的優秀學術傳統,鼓勵青年科研人員在學術和科研領域勇於進取,加強學術氛圍的舉措。目前,該活動已進行六屆,共推薦出優秀青年科研新星近60人,為醫院未來的創新研究儲備後續人才。

  臨床科研正在成為國內科研創新的一大主力,從“十二五”至今,國家科研項目研發的重心從基礎研究逐漸向臨床和生産一線轉移,科研創新“産學研”結合的發展戰略,為臨床醫生從一線來到一線去的創新模式提供了更多機會和發展空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借助這一大好時機對自己的科研教學及臨床相關基礎研究做了深入的佈局,徐濤説,2013年3月至5月,醫院的科研管理部門對院內25個科室進行了學科調研,由科研主管院長劉玉蘭教授帶隊,科研技術平臺的服務人員和科研處管理人員與臨床、醫技科室的學科帶頭人和科研骨幹以及青年科研人員進行了廣泛座談。調研中他們了解到,各學科在學科科研發展和人才梯隊建設方面的定位和需求,並根據需求調整了科研管理政策,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服務舉措,並將調研結果和解決措施及時反饋給了學科。醫院積極優化各類人才培養平臺項目,包括選送青年科研人員參加各類科研培訓,為相關科研人員推薦並組織參加“生物晶片數據分析”等與新興技術相關的專題講座,組織有興趣的科研人員積極參與“第十一屆醫藥衛生青年科技論壇”等國內高水準的會議。醫院還申請“臨床研究人才培育平臺”項目立項,運作時間1年間資助金額達200萬元,項目支援臨床青年優秀人才科研課題和短期出國訪問交流,資助有應用前景的轉化醫學的研究。

  其中,持續時間較長的就是科研新星的評選,這項活動由40周歲(含)以下臨床及基礎醫生參與,對參選者的客觀學術成果進行初評,按照計分進行排名。初評的前十位“學術新星”候選者在決賽中再對其代表作品(文章或課題)進行自我陳述和答辯,評委主要根據候選人的學術成績,並考慮候選人的綜合科研素質進行評選。那些獲得了年度科研新星的人才,將獲得更多研究經費資助,同時,納入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根據需求推介參加各種科研技能培訓。其中一些人還將獲得“院長基金”支援,前往世界主要醫學專業研究機構進一步深造。

  此次獲得一等獎的李晶是參賽選手中年紀最輕的一位,1983年出生,在醫院消化內科做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消化系統疾病及基礎研究,主持了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1項、2012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新教師基金1項、2012年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研究與發展基金基礎課題1項,共發表中英文論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SCI論文最高影響因子12.003,多次在亞太消化疾病周、亞太肝臟疾病周、中國消化大會等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言。她説:“好奇是一直讓我對科研保持興奮的內在動力,臨床工作是紮實、嚴謹、按部就班卻實實在在的,研究是沉潛、一字不茍卻讓人靈光乍現的。這兩項工作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感不可替代,不能割捨。希望自己能在科研的曲徑上走得更遠一些,不論道路的終點怎樣,一路上的風景都是人生的財富。”

  劉玉蘭副院長表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不同於其他綜合醫院,承擔了更多的教學和培養人才的使命和責任。人才應該是雙棲的,臨床醫生不會科研,就像是缺了一條腿,站不穩。醫院對科研新星的評選是在臨床教學中創造一種科研創新的氛圍,鼓勵年輕學者掌握研究方法,建立獨立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參與更多國際水準的學術交流,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學會“秀”出自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