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快遞加盟商的“圍城”

  • 發佈時間:2014-11-12 21:29:4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江以南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下的中國快遞業,可以用兩個字來表述:繁榮、焦慮。

  一方面,短短幾年,快遞業就被國家提升到戰略層面。這似乎有點快。2009年10月1日新修訂的《郵政法》公佈以前,除了中國郵政EMS和國有快遞公司,民營快遞還是“黑速遞”。當然,在曙光到來之前,國家郵政局也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近幾年來,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快遞業尤其是民營快遞獲得了空前發展,但是當前,由於加盟制運營模式以及同質化競爭帶來的服務水準的參差不齊,正讓國內消費者在愛恨中抉擇著民營快遞品牌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更為要緊的是,在這個看似前景無限而且繁榮異常的市場,由於面向外資全面開放,正在瀰漫著一種焦慮的氣息,無論是心懷大志的企業家,還是只是一心想賺得眼前利益的企業老闆和加盟商,都有一種焦慮。而這似乎預示著國內快遞業新時代的到來。

  雖然與較早前相比,民營快遞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是來自企業自身的瓶頸,也讓企業承受著前所未有的陣痛。首先是模式之痛。民營快遞大多數是加盟制,唯一能夠維繫總部與加盟商的紐帶就是利益。由於沒有有效的管控模式,民營快遞企業總部對加盟商採取的主要管理手段是依靠罰款。雖然無論是行業監管部門還是企業本身,都在探討完善這種模式,但是迄今為止,仍沒有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模式。行業監管部門雖沒有明確下達直營的文件,但是國家郵政局2011年6月份發佈的《國家郵政局關於快遞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指出,鼓勵總部企業與被特許企業實施以資本為紐帶、集約化管理為目標、一體化運營為核心的兼併重組。在平等協商、依法合規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收購、股權置換等形式,完善産權和激勵機制,切實強化總部的管理和控制,促進網路資源優化配置,有效提升服務品質和水準。這份旨在解決快遞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經營分散,産業集中度低,運營和管理能力滯後,服務水準不高等突出問題的文件,是發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中國快遞協會、各快遞企業的。因此,近幾年出現了總部與加盟商收購、兼併事件,當然有些事件因為談判問題,導致快件積壓,引發社會強烈反響,用戶利益也受到侵害。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大城市或業務量較大的城市直營是必然的,而且是一定要走的道路。筆者所接觸的一位福建的加盟商,幾年前就在當地排名第一,但是因為害怕總部收購,近兩年逐步轉手,只留一小小的區域勉強支撐門面,開始做其他的生意。用他的話來説,如果不賣掉的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看來,總部的這種直營或收購並不被加盟商歡迎甚至引起抵抗。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也是加盟制民營快遞的陣痛之一。

  加盟制民營快遞的陣痛之二則是持續上升的企業成本與服務品質的持續惡化。表面上看,國內快遞企業在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也不斷加大投入,比如建設用於快件分撥的轉運中心,有的企業一年就好幾億元。但是筆者通過網際網路搜索或登錄各公司的微網志發現,客戶投訴鋪天蓋地,幾乎天天都有媒體報道企業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當然,也不排除媒體對快遞比較關注的因素,但是透過媒體的報道內容,反映出企業目前存在的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仍然是加盟商的服務能力與水準所致。關於加盟商,各企業的模式也不同,對加盟商的進入與退出機制、規模、考核等要求不同,導致了服務能力與水準不同,但是最關鍵的仍然是加盟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現階段,加盟商的發展出現分化,只有超過半數的加盟商仍然處在盈利狀態,還有一部分加盟商處在盈利與非盈利的平衡狀態,大約有20%的加盟商已經處在虧損和掙扎的狀態。這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除了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及網路運營能力外,經營區域與當地市場的業內競爭程度將起決定性作用。

  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加盟制快遞企業在城市的中心地帶經營快遞已經走到了盡頭。因為截至目前,加盟制快遞企業並沒有明確的産品定位,整體服務能力在短時間內難以提升,並不能獲得有著豐厚利潤的城市商務類客戶的需求,而這些客戶在對加盟制企業的服務表示失望之後,轉而投入高端品牌的懷抱。在民營快遞企業中,有的企業商務客戶佔到10%以上,這些客戶利潤高,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但是隨著商務類客戶對快件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而企業的服務時效不能滿足客戶需求時,客戶只能拋棄,城市中心區域內租價的持續上升以及前幾年聚集在城市中心區域內的電商用戶紛紛撤至郊區或城鄉結合部後,對在城市中心區域內從事快遞業務的加盟商帶來嚴峻挑戰。為此,加盟商集體撂挑子的事情時有發生,最近媒體報道的幾家快遞企業加盟商罷工甚至退出的事件即是此種情況的注腳。為了保證網路的穩定性,有些加盟制企業總部不得不出臺政策補貼這些加盟商,但是,這只是權宜之計,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是筆者所認為的,為什麼當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時,國內民營快遞大佬們感到緊張與不安甚至焦慮的原因。

  當然這要分兩個方面看,從外資方面來看,短期內或者説兩三年內沒什麼影響,但是目前擁有城市中心區域內商務件業務公司的份額將被刮分。從加盟制企業來看,如果兩三年內仍然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並在商務件方面佔得一席之地,則再也沒有機會重新奪回城市中心區域的商務件市場,從而將淪為物流公司。目前一些國內快遞企業一會進軍倉儲,一會進軍物流,筆者並不看好,何以?目前國內的快遞市場這麼大,連這塊蛋糕都沒有做好,卻想著他山之“食”,這種情形也反映出企業自身對市場的不自信。當然,任何一家企業最後都是要走向綜合型供應鏈公司的,但是過早地介入其他領域反而分散了企業進攻主戰場的精力,喪失快遞發展的良機,也導致快遞服務難以提升,最後積重難返。

  而令加盟制企業總部最為頭痛的仍然是加盟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目前來看,國內幾家大型的加盟制企業的網點也出現了分化。第一種,由於總部政策到位,注重全網路平衡發展,提倡全網共贏的理念,給予網點很大的扶持以及政策支援,全網齊心,共贏共榮,有困難也共同面對,網路扶搖直上。第二種,則反其道而行之,只知通過罰款向加盟商索取,而不知品牌一體、全網一體,導致加盟商持續掙紮在生死線上,無錢持續投資,加強企業管理,提高服務品質,導致服務能力下降,客戶投訴不斷,造成惡性迴圈,最後的結果是以扣件相要挾甚至置快件于不顧,一走了之。如此迴圈往復,企業品牌受損,客戶只能拋棄,最後加盟商也只能拋棄。當然,這是一種短視行為,是屬於商人的行為,而絕不是企業家所為。

  上述兩種加盟商的分化將直接導致一場新的市場格局的到來。這種格局將帶來加盟制企業此消彼長現象的出現。可以預見的是注重品牌和全網利益平衡的企業將上位,並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而只知向加盟商索取的企業將衰落甚至走向滅亡。當然,事實上,一如民營快遞剛起步時那樣,當前形勢下,加盟商將是決定加盟制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不同的加盟制企業競爭的一顆重要棋子。

  當然,對企業的市場格局産生重要影響的還有科技以及資本等各個方面。但是在當前形勢下,加盟制快遞企業首先需要確保加盟商的穩定,通過採取各種舉措幫助加盟商提高可持續投資與發展能力。可以説,加盟商將成為加盟制民營快遞決戰市場的一個法寶,這既是在中國繁榮的快遞市場中民營快遞大佬的焦慮之處,也將是打開民營快遞之間競爭“分水嶺”的重要因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