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11” 線上線下齊“狂歡”

  • 發佈時間:2014-11-11 02:32:39  來源: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成燕 實習生 王燁

  11日零時3分,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支付寶交易額突破10億元。完成這一數字,去年耗時6分7秒,今年比去年快了3分多鐘。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提供的實時數據,開場後1分鐘,支付寶交易額就突破1億元。

  據了解,今年“雙十一”,是歷年商家數目參與最多的一年,僅天貓就有近2.7萬個商家、4.2萬個品牌參與其中。

  從2009年阿里巴巴集團首次推出“雙11”活動以來,在持續5年之後,這場發軔于電商的“狂歡盛宴”,以燎原之勢擴展到旅遊、房産等行業。

  線上線下大融合

  細心市民不難發現,從10月底以來,萬達廣場、大商、正道花園等多家商場陸續推出大規模促銷活動。漫步大街小巷,不少服裝、首飾專賣店也紛紛借“雙11”之機打出特賣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眼球。

  部分精明的商家還嘗試推出線上線下融合促銷活動。從今年起,大商集團天狗網購物平臺正式亮相,開啟應對電商衝擊的轉型發展之路。該集團鄭州地區集團行銷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集團正在舉行“天狗購物節”活動,利用其剛上線的購物全渠道平臺——天狗網,以及眾多實體店嘗試推出線上線下融合行銷。其中,線上活動主要包括秒殺、送紅包等促銷活動,線下活動則包括大商新瑪特鄭州總店的“滿500返500、滿500返300”,金博大店的“全場五折起”,紫荊山店的“滿300返300”等活動。

  就在“雙11”前3天,蘇寧O2O購物節開啟大幕。通過“海量商品擊穿五折”的大力度促銷拉動,刺激銷售節節高升。據介紹,僅3天時間,蘇寧易購在鄭州地區就賣出了2萬袋大米、8000袋紅棗、1.3萬罐奶粉、近1萬件秋衣秋褲、3萬多卷紙品。根據預測,這個數據在“雙11”當天預計會被再度打破。線上上交易的熱烈氣氛烘托下,剛剛過去的週末,蘇寧門店人氣也現爆棚。

  “雙11”前夕,由鄭州上下衣商貿有限公司、河南省千躍匯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酒客來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中托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鄭成立。這一由實體連鎖服裝商和電商平臺巧妙嫁接的“全新組合”,將科學整合各自産品、渠道、網路、科技優勢,嘗試推出O2O經營模式,服務200多家終端店舖,努力打造中原地區服裝加盟連鎖領軍企業。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對強烈的電商衝擊波,鄭州服裝業必須嘗試創新管理行銷模式,才能搏擊風浪。

  多行業搶搭“節日快車”

  除了零售業嘗試線上線下大融合,房地産、汽車、餐飲、旅遊等行業也紛紛開啟“過節”模式。“雙11”儼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消費節。

  “雙11低價風暴震撼來襲,史無前例的抄底房價。”“真戰雙11,限量9折,送iphone6。”“2014雙十一,購車狂歡節,全場低價”……走在大街小巷,多個行業的“雙十一”促銷廣告頻頻映入眼簾。

  “相比房地産行業,汽車銷售與電商聯繫更為緊密,一個突出的現象是,今年大家多是線上線下齊發作,線上與電商‘聯姻’,線下與消費者互動。‘雙11’恰逢樓市‘金九銀十’之後,為低迷的房地産業找到了又一個促銷良機。”綠城商業一位資深人士分析説。

  除了汽車、房地産,省會餐飲行業也不甘示弱。本土餐飲企業——“姐弟倆”馬鈴薯粉店就提前推出“雙11鄭州全城徵集1111人免費嘗新粉”活動,博得了不少市民的眼球和關注。隨後,豪客來宣佈凡是關注“豪客來”微信公眾平臺,分享優惠資訊至朋友圈,即可半價享用美食。

  與此同時,旅遊業也全面加入“雙11”促銷大戰。近日,阿里巴巴旗下線上旅行平臺“去啊”發佈數據顯示,眾多旅行社、航空公司、旅行服務提供商正在為“雙11”備戰,紛紛推出大量優惠機票和出國遊産品。在“去啊”線上平臺上,為應對“雙11”激增的預訂量,中青旅推出“自由行”旗艦店,提前包下馬爾地夫吉哈德島整個島的酒店房間。深圳航空、四川航空、祥鵬航空、天津航空也都為“雙11”提供了專享折扣。據介紹,“去啊”旅行線上平臺今年“雙11”的主打産品超值美國遊,已經在預售階段售罄。

  “熱現象”引發“冷思考”

  2013年11月11日淩晨,一分鐘內有1370萬人涌入天貓。其中,34萬人在這一分鐘內搶到心儀的“寶貝”,成交額達1.17億元。

  今年的天貓“雙11”已拓展至全球範圍,面對洶湧而來的流量,成交數字也將不斷刷新。據不完全統計,昨夜,超過萬名阿里巴巴集團員工在徹夜保障天貓“雙11”順利進行。為確保服務渠道順暢,菜鳥網路14家物流快遞合作企業共有125萬快遞員將參與快遞服務。

  在不斷飆升的銷售曲線圖中,“雙11”也將迎來“七年之癢”。在這場近乎狂熱的“消費狂歡節”中,給多個行業帶來的是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冷思考。部分電商商鋪老闆告訴記者,愈演愈烈的“雙11”活動,更多追求的是品牌影響力和強大的宣傳效果。商家為提前備貨往往需要墊付大量資金,增加了企業的資金風險壓力。大商、正道花園等商場相關負責人認為,“雙11”活動提前釋放了線下消費,給傳統實體店銷售帶來巨大衝擊,傳統商業必須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才能積極應對市場競爭。

  幾位熱衷網購的市民則表示,對待“雙11”,他們的消費心態越來越理性,只有真正需要時才會購買。省會多家快遞公司負責人則表示,他們非常希望“雙11”活動能實現常態化,因為人為製造的“快遞業春運”現象給消費者、快遞企業帶來的是大量貨物瞬間激增,快遞送達期延長,以及不得不面對的“特殊時期運轉模式”,非常不利於科學統籌調配運輸車輛、快遞員工等服務資源。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説,電商平臺在收穫“雙11”豐厚回報的同時,也應考慮到供貨商、快遞企業等産業鏈條的均衡收益,只有實現多個鏈條良性運轉,才能實現“雙11”的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