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天然氣價格“漲不動了”

  • 發佈時間:2014-11-10 20:30:4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沈娟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010年至今,中國天然氣價格經歷了翻番上漲,天然氣在下游的拓展步伐受到高價的抑制,增速在放緩。”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告訴國際商報記者,隨著天然氣價格的快速上漲,它的經濟性越來越不明顯,雖然應用領域已經拓寬,但在車用領域,成品油出現了“七連跌”,致使天然氣價格優勢不明顯,天然氣車的推廣也受到阻礙;在工業領域,由於造紙、金屬冶煉等製造業低迷,對於價格敏感,價格逐步上漲的天然氣的吸引力在減弱;在發電領域,更是由於天然氣發電高於煤炭3倍左右的成本而步伐滯緩。“我覺得價格上漲已經進入瓶頸期,漲不動了。”王曉坤表示,支撐漲價的最大的推動因素,就是進口企業的虧損。如果進口企業確實已經擺脫虧損局面,或者虧損情況有所好轉,從整個政策層面來説,作為國家大力支援的清潔能源,天然氣就不會漲價。“數據顯示,去年進口管道氣的價格是2.2元/立方米,進口LNG的均價是2.6元/立方米,而上海的門站價超過3元/立方米。”王曉坤稱,雖然中石油公佈的財報是虧損,但理論上算起來天然氣的門站價和進口價價差是在擴大,進口企業的虧損情況有所好轉。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天然氣價格調整已經進行了兩輪:2013年7月10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2014年9月1日起,天然氣非居民用氣除廣東、廣西(增長0.12元/立方米)外,其他省市存量氣價格均增長0.4元/立方米。

  此外,有業內人士稱,由於受到國內經濟增速緩慢的拖累,隨著氣價的上漲,下游需求受到抑制,目前天然氣的庫存量已經由往年的20億立方米增加至50億立方米,供需格局寬鬆,以“氣荒”作為漲價的理由不再充分。同時,隨著天然氣開採技術的不斷進步,加之國家加大推廣清潔能源的力度以及補貼的加碼,天然氣企業虧損情況逐漸好轉。因此,綜合以上,國內天然氣漲價動力不足。

  本版撰稿/本報記者沈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