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用盡一生 也要等你回家
- 發佈時間:2014-11-10 07:29:25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徐州昨日舉行首屆尋親會,全國數百個尋親家庭因這場公益活動走到一起。命運相似,故事卻各有各的不幸。一幕幕悲歡離合,讓在場1000多名群眾同場灑淚。對於很多家庭來説,尋親的路,也許還很漫長,但信念從未改變:即使用盡一生,也要等你回家!
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是南京姑娘陳玲剛滿月時的留影,這是她34年來留給家人最後的印記。當主持人和陳玲説起這一切時,台下的陳紅梅兄妹3人哭喊著衝向舞臺。一聲“小妹”,一家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1980年8月30日,出生僅38天的陳玲被母親經人介紹送給了煙臺一戶部隊人家。“她是老四,當年家裏窮,實在養不起了。”陳玲的姐姐陳紅梅告訴記者,全家人都很惦記她,但是因為中間人不願透露資訊,他們多年來再未見面。“爸爸前些年去世了,一直是他的心結,媽媽也總是念叨著她。”
在煙臺,雖然陳玲在養父母家生活幸福,她還是有個心願:要和親生父母見面,“不然這輩子都是遺憾。”在多方求證以及現場認親後,這家人終於團聚。“我們中午就回南京,回家看媽媽!”陳玲説。
據主辦方介紹,在特殊困難時期,因為貧窮或者疾病,有些家長將孩子送養或者遺棄。當孩子們長大後,一邊是養育之恩,一邊是血肉親情,生命裏彼此多了一份牽掛。“而與他們相比,更多因拐賣而失蹤的孩子,更加讓人心痛,令人憎惡!”
昨日的尋親會,有400多張孩子的照片挂滿現場,他們的樣子也許永遠定格。62歲的徐州市民陳廣明一直守在一張3歲男孩的照片旁,期望有人提供更多資訊。
陳廣明是孩子的父親。1992年夏天,兒子陳龍在姥姥家門口走失,從此,全家人踏上了漫漫尋子路。
下轉5版
上接1版 “我遠處去過新疆、雲南,他媽媽和俺閨女怕引起別人警覺,扮成乞丐跑遍了周邊幾十個村子。”直到今天,陳廣明仍給兒子留著房間,而且他每天都要打掃一遍,“龍龍記得我和他媽媽周如芳的名字,哪天他回來了,我得給他一個整潔的家。”
一個上午過去,陳廣明和絕大多數家長一樣,沒有等來奇跡。繼續找下去,沒有人説放棄。
因人口拐賣,將親情和家庭生生撕裂:賈汪老人馬先文,4個月內被拐走兩個孫子;睢寧小夥李瑞的兄妹三人都沒血緣關係,竟全是被拐騙來的。據國內大型公益尋人網站寶貝回家網統計,截至11月9日零時,已有16218人“家尋寶貝”, 11378人“寶貝尋家”。
徐州人夏雪,是寶貝回家網的志願者。活動現場,和她一樣穿著紅馬甲的40多人志願團隊,在悲泣中成為一抹暖人的亮色。4年前夏雪加入志願者隊伍,至今已幫助30多個尋親家庭圓夢。目前,全國尋親志願者超過10萬人,僅在夏雪的志願者QQ群中,江蘇籍的就有800多人。“從過去的尋人發傳單,貼小廣告,到如今媒體參與,以及更多利用微網志、微信、網路,每個人的一次轉發或關注都可能促進尋人工作開展。”
在現場,除了尋親,採血登記隊伍排了十多米。這是當地公安部門專門為尋親家庭免費採集DNA樣本。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隊長吳萌告訴記者,樣本將會錄入全國打拐數據庫進行摸排比對,通過現代的“滴血認親”,尋找家人。據了解,公安部在2009年建立該數據庫以來,已經成功找回3500多名被拐兒童。而隨著DNA數據庫的不斷完善,多年的積案也許會在某一天柳暗花明。
常年負責打拐、防拐的吳萌説,隨著宣傳的深入、嚴打的推進,拐賣現象大幅減少,仍時有發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打拐主要是打擊賣孩子,對於買孩子的,處治不嚴。現行《刑法》規定:“對被拐賣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收買方刑事責任。” 記者了解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上月底開始審議,其中對收買孩子也有了新的規定。對收買兒童的行為,一律追究刑事責任。吳萌説,既打擊拐賣行為,同時也遏制買方,讓人販子沒有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徹底避免家庭悲劇的再次發生。” 本報記者鄭焱 王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