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入全球價值鏈?
- 發佈時間:2014-11-09 20:29:32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雙部長會上,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強調,APEC成員間的發展差距遠未彌合,産業部門、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機構和資訊之間的互聯互通依然有待提高。面對這些挑戰,高虎城提出:“全球價值鏈”是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抓手。
那麼,如何能在現有基礎上,將亞太經濟這塊蛋糕“做得更大”、“更有營養”?
蛋糕做大更要做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全球價值鏈融入的過程,就是貿易投資結構優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産生新的價值增值,經濟體稅收、就業、技術和國民福利都將獲得提升。
沈丹陽説,建立在全球價值鏈融合上的合作,會産生1+1>2的效應,對APEC21個成員都有好處。具體而言,不僅會推動亞太國家自身産業的國際化和經濟增長,也會極大推動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産業、勞動力、基礎設施標準的互聯互通,將會為後續制定亞太地區深度融合和高標準合作打下基礎。“就是把一個有營養的蛋糕做得更大,並且通過合作,讓它分配得更加合理、均勻,大家何樂而不為?”沈丹陽反問道。何況,亞太地區還具有更進一步參與全球價值鏈融合的先發優勢。
據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林桂軍介紹,亞太區域國際生産網路的規模居世界之首,有世界最大的“總部經濟”體美國和最大的“工廠經濟”體中國。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重要中間産品的貿易規模是歐盟的1.8倍。成員間價值鏈依存度高,美國對中國的價值鏈依存度高達19%,超過對歐盟13%的依存度。
統一使力佔主動
然而,亞太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融入優勢,卻遲遲無法將優勢效應最大化。甚至一些跡象顯示,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的發展出現減速的勢頭,夥伴之間的聯繫較之從前有所減弱。
林桂軍認為,首先,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缺少政府之間的高層治理,使得貿易保護主義、自然災害、政治分歧隨時可能影響生産和貿易的穩定運作;其次,受到亞太區域內各類自由貿易區協定約束;再次,亞太區域內參與至全球價值鏈體系中的國家覆蓋面還不夠大。
至於中國本身,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楊翠紅指出,儘管中國企業已經成為諸多行業全球價值鏈的重要一環,但總的來看,中國企業對全球價值鏈的參與,更多的是對跨國公司價值鏈的參與與適應,因而較集中于全球價值鏈低端和低附加值的環節,即仍處於“微笑曲線”的中部和底部。
那麼,如何保證亞太區域在全球産業分工大調整、大變革中佔據主動?
林桂軍強調,需要APEC成員建立共識,維護全球價值鏈的穩定、拓展全球價值鏈的範疇、降低全球價值鏈的成本,並在此基礎上,在促進轉型升級等方面加強合作。
林桂軍舉例稱,為了吸引全球價值鏈,APEC成員可以考慮進一步降低中間産品關稅,甚至降低最終産品的關稅,以求實現生産與市場最快對接。具體措施可以包括簡化原産地規則、統一標準或簡化標準,進一步改革出口加工區,促進投資和貿易的開放,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改進營商環境,保護智慧財産權,營造更公平的市場環境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