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能否獨美其身

  • 發佈時間:2014-11-09 20:29:3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從全球範圍來看,通縮壓力的加大和擴散漸成趨勢,歐洲基本進入通縮狀態,日本潛在通縮壓力遠大於反常數據顯示的水準,而新興市場中的核心國家已經初步感受到通縮靠近的氣息,只有新興市場中的邊緣國家和動蕩國家依舊面臨著“滯脹”危險。

  根據2014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最新預測數據,2014年全球通脹率預估值為3.8%,雖然絕對值並不低,但從趨勢上看已經是連續第三年下降,潛在通縮壓力漸增。其中,發達國家通脹率預估值為1.57%,絕對數值已經處於溫和通縮狀態。

  美國剛剛退出量化寬鬆,身處周邊多國深陷通縮的外部環境,美國是否能獨善其身,遠離通縮?

  近期美國無需擔憂通縮風險

  摩根士丹利、匯豐以及幾乎所有歐美大型投行都認為明年美元將會走強。大多數投行表示,美元處於長期多頭行情的初期階段。

  如果投行的判斷正確,那麼歐元、英鎊和日元都將下跌,歐元區、英國和日本的全球競爭力將隨之提升,並帶動上述國家和地區的成長和通貨膨脹,儘管通脹將從極低的水準回升。

  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研究所分析師、金融學博士程實對此認為,美國面臨通縮的壓力很小,畢竟日本有特殊情況,歐洲已經進入通縮週期,而美國通脹率沒有之前想像的那麼強。主要是美國經濟體系存在實質通縮壓力,但面臨的風險不大,這一點和中國的經濟環境類似。“如果出現通縮,本國的物價水準會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因此通縮值得美國政府重視,但現階段沒有必要採取政策措施。”他説。

  事實上,全球通脹下行的趨勢愈發明顯。作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公佈的9月份通脹終值僅0.8%;中國同期公佈的9月份CPI亦降至5年低位(1.6%)。這反映出持續了幾年的刺激措施淡出後,經濟隨之露出本來面目,需求不振令通脹持續下行,並會透過匯率以及貿易擴散。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博士、助理研究員肖立晟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通貨膨脹仍略低於美聯儲的調控目標。7~8月美國整體CPI同比增幅為2.0%~1.7%,核心CPI同比增幅為1.8%~1.7%,消費者支出價格指數則保持在1.4%~1.5%之間。這些指標雖然仍略低於美聯儲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近期也有小幅波動,但通脹水準整體上已經比2013年底和2014年初有所提升。

  “美國經濟通脹壓力不大,歐洲和日本央行擴張貨幣政策,有利於美國經濟增長,徘徊在2%的通脹率屬於正常水準。隨著美國勞動力狀況的改善,工資水準上升會帶動通脹水準上升。”肖立晟認為。

  通縮陰霾擴散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由於表面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較佳,同時加息預期強烈,美元強勢貨幣地位得以鞏固,但這對美國是有利有弊的。因為強勢貨幣會壓低進口物價,難怪美元自年轉机強以來,美國核心通脹便逐月放緩。在極端情況下,貨幣過強甚至可能引發通縮,瑞士就是現成的例子。

  更有悲觀的論調認為,綜合分析全球經濟放緩、公司盈利下滑、物價下跌、地緣政治動蕩以及埃博拉疫情,評估美國何時加息,不能光看表面經濟數據,還要放眼全球通脹是否過低。一旦經濟再有起伏,屆時不但加息免談,重啟量寬製造通脹亦在考慮之列,畢竟美聯儲對量化寬鬆的立場一向是可加可減的。

  正因為弱復蘇具有持續性,所以通縮陰霾不會迅速消散。如此背景下,通縮壓力可能帶來的伴生威脅值得思量。

  程實對此分析認為,“通縮—債務”的惡性迴圈令人擔憂。大蕭條給世人留下最大的教訓之一就是,通縮和債務之間會形成危險的互動:通縮加重債務人負擔,加劇違約風險;變重的債務反過來又會抑制總需求擴張,加劇通縮壓力。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數據進行測算,2014年,全球債務總量將達到62.028萬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4.27%,債務增長率超過同期經濟增長率,全球負債率將從2013年的79.64%上升至79.93%。“通縮壓力和債務風險的同步上升可能引發共振,給全球經濟帶來類似于‘大蕭條’期間長期失速和突然反覆的風險。”程實解釋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