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好記者 講好故事

  • 發佈時間:2014-11-08 05:38: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8日,是我國第15個記者節。

  國家為新聞記者專門設立一個節日,體現了對廣大新聞工作者的尊重,也飽含著激勵和期待。多年來,新聞工作者牢記自身使命,用辛勤的汗水展現了新聞人的責任與擔當。

  當前,我國正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發展處於新的階段,13億中國人正在中國夢的感召下,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追求和實現夢想。中國人追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鬥歷程,中國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民族文化,以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會對全球帶來的積極變化,都構成了一個個中國故事。站在這一重大的歷史時刻,能否傳播好這些中國故事,能否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展示好,則對我國的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必須深刻理解時代賦予的重要責任,把握時代主題,堅持職業操守,提升職業技能,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要堅持深入一線“走轉改”。新聞工作的根基在基層,源頭在群眾,要講好中國故事,必須持之以恒地蹲在基層,身入心入,佔有和掌握大量生動鮮活的故事素材。廣大新聞工作者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認真傾聽和捕捉群眾心聲的過程中,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經歷中,把那些散落在群眾中間的凡人善舉和感人故事挖掘出來。

  講好中國故事,要不斷提升講故事的能力。有了故事素材,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而把這些素材加工整理成為好故事,需有較強的講故事的能力。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受眾心理,投入感情創作,並以讀者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呈現。要在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的同時,更多地發出中國好聲音,更好地反映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並積極改進報道方式,讓受眾聽得懂、願意聽,産生更多共鳴,從而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要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新聞機構和廣大新聞工作者要強化網際網路思維,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通過不同的媒體平臺,及時把自己采寫的中國故事更快更好地傳遞給受眾。對於傳統主流媒體來説,必須通過融合發展,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大力培養“全媒記者”、“全媒編輯”,生産“全媒産品”,增強資訊生産和服務能力,更好地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資訊需求,為國家發展營造良好的國內國際輿論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