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八大舉措實施進口促進戰略

  • 發佈時間:2014-11-06 21:29:3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光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推進貿易便利化,改善貿易環境,促進進出口穩定平衡發展。《意見》明確提出,繼續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穩定資源性産品進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

  據悉,此舉旨在落實9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專家表示,今年以來,進口表現持續疲軟,此番國務院及時“出手”,有利於提振企業信心、激發市場活力,也將有助於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與繁榮。

  八個方面

  《意見》主要包括八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進口信貸支援力度。積極支援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企業開展進口設備融資租賃業務。完善科教用品和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政策。

  二是穩定資源性産品進口。完善國家儲備體系,支援企業建立商業儲備。支援海外投資,鼓勵戰略性資源回運。適度擴大再生資源進口。

  三是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加快與相關國家就水産品、水果、牛羊肉等産品簽訂檢驗檢疫協議,積極推動合格的加工企業和産品備案註冊。支援具備條件的國內流通企業整合內外貿業務。鼓勵國內商業企業經營代理國外品牌。

  四是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進口。擴大國內急需的諮詢、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生産性服務進口和旅遊服務進口。加強人員流動、資格互認、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完善與服務貿易相適應的通關管理模式。

  五是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適時調整自動進口許可貨物種類,加快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商品無紙化通關試點。不斷優化海關稅收徵管程式。

  六是進一步提高進口貿易便利化水準。對進口貨物實行24小時和節假日預約通關。加快推進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工作。繼續完善檢驗檢疫制度,擴大採信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推動檢測認證結果及其標準的國際互認,縮短檢驗檢疫時間。

  七是大力發展進口促進平臺。加大對國家進口促進創新示範區的政策支援,支援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完善進口貿易平臺。加快出臺支援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監管場所的作用。組織和支援舉辦進口展覽會、洽談會。加強進口政策宣介。

  八是積極參與多雙邊合作。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鼓勵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加工生産並擴大進口。積極簽訂服務貿易合作協議。加強中外貿促機構、商會間的民間交流,促進和組織企業開展貿易促進活動。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對《意見》進行解讀時表示,《意見》中的各項政策措施,遵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原則,著力發揮進口對優化結構和創新升級的促進作用,強調發揮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和繁榮國內市場的作用。

  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疲弱、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進口增長持續乏力,有四個月甚至出現同比負增長。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9月進口同比增長僅為1.3%。

  上述商務部負責人表示,《意見》中提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進一步優化進口管理、改善貿易環境,鼓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穩定國內需要的資源進口,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等內容,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舉措。當前,貫徹落實好加強進口的有關政策措施,有利於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推進貿易便利化,也將有助於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與繁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也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逐步擺脫對投資和外需的依賴,而走創新驅動的道路除了自主創新外,引進國際先進技術也很關鍵。此次鼓勵進口的對象很有針對性,包括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高端生産性服務,正好契合當前國內産業轉型升級要求。

  也有專家建議,進口的根本改善最終要靠市場需求的回升,政府應主要起政策引導和服務促進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