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足十年發展新規劃胎動

  • 發佈時間:2014-11-06 05:35:29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2014年只剩兩個月了,十年規劃還是沒動靜。”一位接近足協的圈內人士對《金證券》記者稱。

  今年以來,中國足球備受矚目,高層頻頻講話、發文加快體育産業發展。可是,《中國足球事業2014-2023十年規劃》遲遲未出,多少讓大家缺少行動的靶心。多位業內人士分析,發展足球産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這也讓有關部門相當謹慎,“制訂新十年發展規劃要嚴密科學,嚴格執行,確實是道難題”。

  國足新規劃胎動難産

  中國足協曾分別於1993年和2003年提出了十年發展規劃。像2003版的十年規劃提出,堅持以世界盃、奧運會為主要目標,女足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優勢;男足力爭獲得奧運會和世界盃出線權,2008年奧運會力爭進入前8名;積極創造申辦男足世界盃的條件……

  圍繞世界盃和奧運會目標,足球發展出現了取消升降級、非國際比賽日強招海外國腳、國家隊和國奧隊教練一肩挑等做法,後果是:中國隊連續三屆無緣世界盃。

  新版的中國足球十年規劃早在醞釀中,但時近2014年年底仍“千呼萬喚未出來”。一位接近足協的圈內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之前是説規劃徵求意見、調研論證等工作爭取上半年完成,但到目前為止,內部沒有傳達任何消息。”

  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初,中國足協會員大會分組討論了《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報道稱,這份規劃內容照搬了韋迪時代那份十年規劃的第二稿和第三稿內容,其中甚至出現了“10年內讓中乙聯賽規模達到46支、女足球員和女足裁判員各10萬人”這樣的“夢話”,對此中國足協新上任的領導提出了尖銳的意見。

  在北京關鍵之道體育諮詢有限公司CEO張慶看來,《中國足球事業2014-2023十年規劃》難産的原因是,“現在國家對發展足球的決心相當大,十年規劃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但執行機構擬定的規劃乏善可陳,仍然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層面。”

  德足、紅魔復興樣本

  科學的足球發展規劃,對一個國家的足球發展至關重要。

  前述圈內人士以2014年世界盃摘得冠軍的德國隊為例對《金證券》記者説,早前德國隊也經常被弱隊羞辱,自1998年開始,警醒的德國足協制定了嚴密的規劃並予以施行:改革基層的地區足協體系、要求俱樂部建立用專業教練指導青少年球員的體系、與學校合作。最終,德國拿到2002年世界盃亞軍,2006年世界盃季軍,2010年世界盃季軍,直至今年世界盃登頂。

  類似的還有“歐洲紅魔”比利時。2002年世界盃止步16強後,比利時足球巔峰不再,但時隔十年卻突然大爆發。比利時足球“十年磨一劍”靠的是足球復興計劃。例如,在每一個省設立精英足球學院,確保好苗子在校每週能有20小時的專業訓練,不耽誤學業,為俱樂部提供優質人才;投入鉅資給轄區俱樂部作為青訓扶持資金;訓練、選材全球化,據説其青訓五成靠荷蘭,兩成在法國,自己培養佔三成。

  世界盃出線並未再提

  10月20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産業作為綠色産業進行扶持,國家將大力發展校園足球和社會足球。

  據了解,新版足球發展十年規劃也有被業內認可之處。比如,《徵求意見稿》並未提出世界盃出線的目標,只是稱男足國家隊未來十年力爭躋身亞洲前列,而女足國家隊則要重返亞洲一流。規劃還提出,在青少年足球方面,要整合體育、教育和社會資源,加強校園足球和俱樂部梯隊建設;在協會建設方面,也力爭使足協管理科學化、制度化、實體化取得較大進展。

  據悉,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規劃(2015-2025年)(徵求意見稿)即將出臺,此次新制訂的十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校園足球定點校要達到兩萬所,足球人口要達到2000萬人。另外,有消息稱,此次規劃將明確今後校園足球劃歸教育部門負責,體育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支援。

  前述圈內人士對《金證券》記者指出,“基礎不打實,體系不理順,談世界盃出線只能是空中樓閣。”張慶則表示,國務院近期出臺的相關部署、意見,實際上已經勾勒出足球規劃的框架。

  足球産業有望全面優化

  不可否認,各路資本正在中國足球的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2010年,恒大集團以1億元買斷恒大俱樂部股權,隨後以高資本投入方式進行運營,廣州恒大已連續四次獲得中超聯賽冠軍,並獲得一次超級杯冠軍和足協盃冠軍。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12億元高調買下恒大俱樂部50%股權。

  雖然馬雲説是“喝醉了才投資恒大俱樂部”,但業內並不相信。有券商人士預計,阿裏與恒大的合作是未來足球産業和網際網路産業的融合碰撞。當前,新版足球規劃如何將足球賽事與産業發展融會貫通,也是制訂部門面臨的新課題。張慶就對《金證券》記者直言,“離開了足球賽事,規劃基礎不牢;離開了産業發展,規劃只能陷入低層面。”

  在足球産業發展方面,齊魯證券一份研報大膽預測,短期內有望從幾個層面實現優化:簡政放權,政企權責清晰,例如中超商務開發公司中,中國足協作為行政管理單位,需要厘清自身作為行政監管層與産業經營者之間的位置;放寬賽事轉播權,打破獨家壟斷的局面;鼓勵成立商業聯盟;優化財稅環境,尤其是強化基礎教育,擴大足球人口的規模,從而篩選出優質的球員。

  延伸閱讀

  校園如何培養出“小梅西”

  校園足球推廣 南京走在全國前列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南京在校園足球推廣上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南京市足協秘書長牛勇告訴《金證券》記者。據介紹,目前南京校園足球定點校超過80所。教育部規定從今年起建立四級足球聯賽制,其實南京市從去年開始就完成了校園足球四級聯賽體系的構建。

  校園足球樣本

  南京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去年舉辦的南京市兒童足球比賽中,該校勇奪冠軍,其中球隊的頭號射手秦樂天8場比賽進球22粒,被大家公認為“小梅西”。

  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王學金校長向《金證券》記者介紹,上個世紀80年代,教育部門要求每家學校根據自身情況,確定一個特色運動項目。“剛開始不少學校熱情很高,後來慢慢淡下來,但我們學校一直堅持了下來。”場地、教練、組織,被外界稱為發展校園足球的三大“攔路虎”,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對此進行了有益探索。據了解,學校佔地面積12536.2平方米,建築面積11439.8平方米,其中活動場地面積達6563.52平方米。學校建有標準化的少兒足球場、室內體育館,由於使用率高,足球場人工草皮磨損嚴重,學校基本8年左右就要進行一次人工草皮的更換。

  學校的教練團隊堪稱“華麗”。據記者了解, 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現有專職體育教師7名,專業足訓教師4人,2人為國家二級足球裁判,1人為國家一級足球裁判,3人持有國家C級足球教練員資格證。從2003年9月開始,學校在一至六年級開設了校本足球課,每週上一次課。從2004年6月開始,學校組織體育組教師,並邀請市、區教育局領導、專家擔任顧問,開發《足球》校本課程教師用書並投入使用。

  去年6月,學校再一次組織《足球》校本教材的修改與調整。在王學金看來,《足球》校本課程開發,讓教學目標、計劃更加明確,每學期末任課教師還對學生足球課成績進行測評。此外,學校專門成立了足球訓練管理中心,從教練組教師的職責、梯隊的建設和訓練、外出比賽與轉會、足球隊管理要求、獎懲辦法等各個方面設計了完善的管理制度。

  據了解,由於學校足球特色聲名在外,每年江蘇舜天、上海申花等俱樂部會到學校足球隊挑選苗子,從該校走出的武磊、張衛、林創益(上海上港),朱超、曹睿(江蘇舜天),陳灝(山東魯能),同樂(北京國安)8名隊員在中超踢球。

  三大問題困擾

  目前困擾校園足球發展的,首先是經費問題。王學金校長對《金證券》記者介紹,今年學校進行了一次足球基礎設施建設翻新,花了近百萬元,此前每年也會有十多萬的支出。這些費用主要來自學校辦公經費、市區教育局體育局和足協的大力支援,“但經費支出較大、總體投入不足。”

  其次是教練員隊伍建設,“我們學校的教練員隊伍全部是專職體育教師,是學校十年來逐步配備的,他們每年堅持360天訓練,體育課務繁重、訓練任務艱巨,卻沒有待遇,更多的是職業熱愛和無私奉獻。” 王學金校長説。

  另外,在應試教育的升學模式指揮下,足球隊員沒有好的中學銜接,沒有特長隊員的升學通道,自然影響家長、學生踢球熱情,一旦學生到了高年級,家長們對孩子足球的熱情驟減,“踢球很難踢出名堂,還是文化學習重要”的想法讓校園足球難掩尷尬,嚴重影響校園足球發展。為此,王學金校長呼籲:增加經費投入、增加師資培養、疏通升學通道,這樣才能促進足球事業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