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念好養豬“四字經”

  • 發佈時間:2014-11-06 05:32:0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藍晨本報見習記者王艷

  “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每人平均兩頭豬,吃穿全不愁”。作為傳統産業,浙江省衢州市的養豬業讓農民的荷包逐漸“鼓”了起來。2012年衢州生豬飼養量曾達到最高峰,突破760萬頭,農戶養豬量平均達10頭以上,衢州因此而成為浙江省重要的商品豬調出大市。

  然而與此同時,生豬排放的COD和氨氮量佔全市污染物排放量的比重也逐年“升”了起來。散、小、多、密的養殖方式,讓許多河流淪為垃圾河;尤其是病死豬隨處亂扔現象,給地處錢塘江源頭的衢州拉響了生態警報!

  “一手抓生態、一手抓轉型。我們要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美麗浙江的重要生態屏障。”衢州市委書記陳新的話擲地有聲。

  如何既保住生態,又加快推進生豬養殖業轉型升級?衢州市委圍繞“生態優先、供給安全、調量提質、助農增收”的畜牧業轉型升級目標,念好生豬養殖“減、提、促、轉”四字經。近兩年來在縮減200萬頭生豬的同時,還實現了3萬養豬戶的減産不減收,探索出一條適合衢州的生態養殖新路子。

  “減”:兩年調減生豬飼養量200萬頭

  “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當傳統畜牧産業與生態水環境之間出現衝突,哪個更重要?答案無疑是生態。

  然而,畜牧業是衢州農村的支柱産業,其産值佔農業總産值的40%以上。減少生豬飼養量,談何容易?

  衢州市農業局局長劉祖堂在採訪中告訴記者,衢州各縣(市、區)都制定了禁限養區劃分方案,並具體細化到鄉(鎮、街道)、到村,禁養區嚴格禁養、限養區調減總量、宜養區種養平衡,治理目標明確,治理措施剛性。

  當然,拆除豬欄並非是閉著眼睛搞強拆。“在拆除之前,都經過和養殖戶不斷的溝通協調。”在採訪中,龍遊縣農業局局長吳建明説,在龍遊,拆掉的基本是養殖散戶,保留的則是規模經營戶。“拆除豬欄不是目的,引導農戶規模生態養殖,在增收的同時也能保住生態才是根本。”吳建明説。

  一項項法規政策的出臺,使豬舍拆違和生豬減量提質變得有理有據。截至今年9月底,衢州市已調減生豬飼養量198.07萬頭,同2012年相比,削減幅度為26.01%,提前完成到2015年生豬飼養量調減15%以上的省定目標。

  儘管生豬總量有所減少,但衢州也一直在探索新的經營管理模式,譬如龍遊縣龍珠畜牧專業合作社。養殖戶之間通過抱團合作,在起伏的市場中努力抗擊風險、實現盈利。這個由50家養殖戶(企業)組建的生豬生産經營聯合體,設立了擔保基金,並成立了供種供精、飼料配送、獸醫診斷防治、排泄物收集處理和肉製品加工等五大中心,為養殖戶提供統一供種供精、統一配送飼料、統一疫病監測診斷、統一環境控制和統一屠宰加工銷售的“五統一”服務,有效解決了融資、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市場行銷等難題,並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

  “提”:無害化處理不留後患

  “死豬漂流”曾一度讓病死豬問題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病死豬該如何妥善處理?衢州市以龍遊縣為生豬轉型試點縣,探索出了“集美模式”這一無害化處理新模式。

  10月初,記者跟隨一輛冷藏車來到龍遊縣龍遊街道岑山村景陽養豬場。當地人保公司現場查勘人詹汝林一下車,便招呼養殖戶介紹養殖場病死豬情況,測量每頭死豬大小規格,接著讓養殖戶出示身份證,簽字、填寫《養殖業險賠案快捷處理單》……半小時後,該養殖場的數十頭死豬被裝上了冷藏車,運送至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中心,集中統一處理。

  衢州市畜牧局局長程鳴告訴記者,目前,衢州市4個生豬養殖大縣(市、區)都已建成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並投入運作。

  為避免養殖戶隨意丟棄病死豬現象,今年3月1日龍遊縣在國內首創建立了以生豬政策性保險全覆蓋與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聯動的“統一保險、統一收集、集中處理”運作機制,龍遊生豬保險取消了免賠頭數,將10公斤以下生豬納入統保範圍;簡化理賠流程,實行按豬長度分檔次理賠方案等。生豬統保保費由農戶承擔15%、各級財政補貼85%組成。將飼養過程中的病死豬納入保險範圍,作為理賠依據,保險公司按病死豬數量給養殖戶賠償,病死動物處理中心(集美公司)按病死豬數量從政府財政得到補貼,這樣既可避免農戶隨意丟棄病死豬,又可防止病死動物處理中心虛報死豬數量。

  根據龍遊最新的生豬保險政策,豬農的可繁母豬和生豬參保,龍遊縣財政承擔保險金的大頭,每頭母豬、生豬農戶只需交6元和4.05元。集美公司介紹人員指著電腦上閃爍著的紅點告訴記者:“由於病死豬可以回收,並且價格可觀,所以每個村子都會主動聯繫我們去收集。”

  據悉,目前龍遊縣已有7萬多頭母豬140萬頭小豬參保,保額600多萬元,為全縣142萬頭生豬繫上了價值9億元的安全帶。

  “促”: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0月17日,記者走進龍遊紅潤家庭農場,350多畝的紅心蜜柚種苗正在接受沼液的噴灌。農場主告訴記者,這沼液則來自於龍遊開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針對豬糞無處去的難題,開啟公司打開了一扇生態迴圈農業之門:豬糞經過發酵産生的沼氣用來發電,沼液再次發酵生産液態有機肥,沼渣則生産固態有機肥,有機肥回到田地裏用於種植農産品,實現了“沼—電—肥”聯産。

  開啟公司最早是養豬的,3萬頭豬一年的排泄物污染周邊環境。遭到多次投訴後,公司老總朱有標決定將豬糞變廢為寶,對禽畜糞等進行厭氧消化、沼氣發電。沼氣發電項目每年可消納年存欄30萬頭生豬養殖産業的糞便污水。

  如今,開啟公司自己養殖場的豬糞已不夠用,公司每天派出8台全密閉車,到周邊60多家養殖場收豬糞,一天可發電2萬千瓦時,養殖場發展成了能源公司。

  發酵剩下的沼液沼渣,開啟公司通過有機肥生産線加工生産液態和固態有機肥,每噸賣到600元。在生態迴圈農業日益壯大的同時,沼氣發電二期工程建設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屆時,每年可消納存欄60萬頭生豬的糞便污水,發電量翻番,産生的有機沼肥可滿足2萬畝土地的需要。”朱有標説。

  為更好地促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衢州以與中關村合作為契機,引進北京嘉博文公司豬糞資源化清潔生産項目,計劃總投資1150萬元,年處理2萬頭生豬養殖排泄物規模,該項目已在常山縣落地。

  截至目前,2013年,全市資源化利用規模養殖場豬糞總量約20.75萬噸,沼液總量70萬噸,沼氣工程大出料3.66萬立方米,出沼渣4萬噸。

  “轉”:積極引導養殖戶轉産專業

  “下游要喝水,上游要吃飯,丟掉養豬這個‘飯碗’後,我們怎麼辦?”如何讓養殖戶無後顧之憂地拆豬舍?如何讓農民退豬轉産能增收?

  面對這些問題,衢州市制定出臺促進生豬養殖戶轉産轉業的扶持政策,通過技術培訓、政策引導、整合項目,統籌近億元資金支援生豬養殖戶轉産轉業。截至今年9月底,衢州1.92萬個生豬退養場(戶)共3萬多人實現轉産轉業,找到了生態富民新路。

  烏溪江地處浙江省錢塘江源頭,是衢州市區及下游群眾唯一飲用水水源地。該庫區4個鄉鎮全面實施生豬禁養後,當地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按照“品種調新、佈局調優、效益調高”的原則,探索“以菇換豬”、“以藥換豬”等産業轉換模式,引導庫區3000多名生豬退養戶發展生態型特色産業,發展山地蔬菜面積2100余畝,種植元胡、白術等中藥材600余畝,種植黃梔花5000余畝,發展各類家庭農場46家,帶動周邊農民就業2500多人次。

  縣級市江山則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一村一品”,依託生態引導生豬養殖戶向區域性優勢産業轉型,僅碗窯水庫庫區的塘源口、張村、碗窯三個鄉鎮就有173個生豬退養戶組成山裏人土蜂專業合作社,養殖中華蜜蜂,新發展獼猴桃種植面積2000多畝、油茶300多畝。

  柯城區專門出臺了促進禽畜養殖戶轉産專業的十項政策意見,統籌安排2000萬元財政資金,扶持發展豬棚換大棚、豬棚換菇棚、豬棚換廠棚、養豬改養生的“三換一改”等養豬戶轉産專業新模式……

  今年以來,衢州市超過80%的生豬退養場(戶)實現了轉産轉業,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11.5%、發展綠色生態高效農業等家庭經營性凈收入增長10.6%,確保了生豬退養戶轉産不減收。

  衢州市生豬養殖業減量提質打響了“突出豬圍”攻堅戰的第一槍,今天的衢州人正開足馬力,在生態發展、生態富民的“綠道”上奔跑起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