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大癥結纏繞商品交易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1-05 09:15:0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近兩年開始進入中速發展期,而消費拉動經濟成為絕對主力的時期還未形成,義烏、臨沂、常熟等為代表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此格局下正面臨著諸多新挑戰,未來改革的突破口與新路徑在哪?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張志剛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大會上強調指出,轉型與升級是大多數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的必走之路,這對新的內生性的增長動力培育至關重要。

   商品交易市場喜憂並存

  從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間,這是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崛起與發展的黃金時期。

  商品交易市場被視為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載體,承生産之上游、啟第三産業服務之下游,長久以來更被地方政府作為“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強一方經濟”的。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各地大幹快上各類商品市場,並一直經久不息。

  如義烏小商品城(行情,問診)、臨沂商城這些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規模性商品市場的形成,更誘發了其他地區想做出一番業績的政府領導的衝動,自此超區域常規、超大型的商品市場在全國各區域迅速建設。

  張志剛表示,快速的擴張,帶來超常的發展同時,也對整個行業前景産生不利,這主要包括發展水準參差不齊、單位面積産出效率效益低、市場性質定位同質化趨勢嚴重、流通企業創新能力普遍弱等四大癥結。

  新常態下,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尋求“變身”,這已成大勢所趨。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作為經濟運作的血脈和神經,流通産業已成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和先導性産業,在2014中國市場大會上,它下一步怎樣在創新驅動下實現行業的轉型與升級,成為了重要的主題。

  目前,國內商品交易市場批發業態主要有六種形式:一是工業企業自銷批發;二是國外品牌在國內的各種代理商;三是大型零售企業統一採購與分銷配送;四是商品批發交易市場;五是電子商務B2B的批發;六是專門從事商品批發的流通企業。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對不同地區、不同企業而言,沒有一成不變的商業模式,但創新發展這是統一的答案。各地的流通企業在未來發展戰術層面,更應定準位。

  目前,農産品(行情,問診)交易市場的公益性受到高度重視,借鑒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管理農産品市場的經驗,政府正以多種方式積極參加公益性農産品重點骨幹批發市場和公益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這對國內農産品交易市場提升帶來新空間。

  電子商務植入商貿服務業,過去聯營返點式的經營方式幾乎走到了盡頭,體驗式消費快速崛起,致使買斷經營方式重現生機,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支援下的智慧商業引導消費形成消費鏈,流通、生産和消費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提升了商業服務的附加值。

  中商聯市場委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駱毓龍作出研判,這些正在成為趨勢的發展機遇和商業模式,必將在中國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中成為推動力。 (記者 周勇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