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梁桐:“IMF預言”能否在印度兌現

  • 發佈時間:2014-11-05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對印度經濟未來5年的發展前景作了較為樂觀的預期,認為其經濟總量將在2019年達到3萬億美元,超越巴西、俄羅斯、義大利等3國,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印度新政府執政以來,將發展經濟作為施政重點,推出了以大力吸引外資、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政府效率為主要內容的所有經濟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了經濟增長。統計顯示,印度2013至2014財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達5.7%,創兩年半來最高。國際社會普遍看好印度經濟增長前景。10月初,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稱,印度經濟在2014至2015財年的增長率將達5.6%,並將在下一財年進一步加速至6.4%。世界銀行分析指出,判斷印度經濟增長重新走上快車道的因素之一,正是來自市場對印度新一屆政府的樂觀預期。

  此外,美國經濟復蘇也為印度擴大出口帶來利好。美國是印度第二大商品出口目的地及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其市場需求對於印度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世界銀行指出,除國內市場信心外,拉動印度經濟增長的另一大動力將是美國自身經濟復蘇帶來的對印度商品、服務需求的增加。今年9月份,印度出口額達到289.03億美元,環比增長7.22%,同比增長2.73%。匯豐銀行樂觀預計,印度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第五大貨物出口國,並形成以資本和技能密集型商品為主力軍的出口格局。其中,得益於世界諸多汽車品牌在印設立分廠,印度汽車出口將在2014至2030年間實現15%的年均增長率,紡織品等傳統産品出口量也將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長率。

  但也應看到,印度經濟保持長期快速增長的難度也較大。目前,儘管印度經濟初有起色,扭轉了連續2年增長率不及5%的低迷態勢,但仍需要在一些重要領域實現突破,使國內外利好條件得到固化。其中,國內經濟必須深入改革。例如,在削減國家補貼、全面改善稅制等關鍵問題上,目前仍是雷聲大雨點小。國際方面,美國作為印度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市場,在智慧財産權保護問題上與印度長期存在分歧,雙方互不示弱,短期內實現突破希望渺茫。目前,印度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地位尷尬,一方面其新近在WTO中扮演了攪局者,另一方面對參與跨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態度模糊。印度未來若要切實將出口打造成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除了練好內功,提高商品和服務品質及國際競爭力之外,還需要大力優化外部環境,積極參與全球經貿多邊機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對印度經濟前景作出樂觀預期的同時也明確指出,信心的恢復不僅直接促進了經濟增長,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為印度經濟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機遇。印度能否適時啟動這一改革,保持經濟長期高速增長,在未來5年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將是對其實力的真正考驗。(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梁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