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交金額和採購商人數再次雙雙下降

  • 發佈時間:2014-11-05 06:32:59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成交金額和採購商人數再次雙降。昨日閉幕的第11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統計顯示,外貿業界普遍認為,隨著國際市場態勢的變化,未來“低速穩定增長”將成為中國外貿産業的“新常態”,而跨境電商、綜合外貿平臺等新業態的涌現,也對傳統貿易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戰。

  企業對未來形勢謹慎樂觀

  受國外經濟形勢不景氣等不利因素影響,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金額和到會客商人數再次雙雙下降,企業對未來形勢的判斷也謹慎樂觀。

  統計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金額1792.03億元人民幣,折合291.6億美元,比2014年春交會(同期)下降6.1%(扣除匯率波動因素)。其中對歐盟、美國、金磚國家、中東、日本等貿易夥伴的出口成交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4%-19%不等,僅對東盟、南韓和中國香港有所增長。

  採購商人數也出現了下降。數據顯示,第116屆廣交會採購商到會186104人,比115屆廣交會減少1.07%。

  “本屆廣交會到會客商和成交均略有下降,表明當前形勢不容樂觀。”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在閉幕新聞發佈會上説。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傳統市場復蘇乏力,新興市場需求疲軟,企業對未來形勢謹慎樂觀。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3個月以內的短單佔47.5%,3-6個月的中單佔35.6%,6個月以上長單僅佔16.9%。

  “中國第一展”亟待轉型升級

  在外貿“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有著“中國第一展”美譽的廣交會同樣面對改革壓力。不少外貿界人士就認為,作為“國字頭”的最大型綜合展覽,除了始終難以禁絕的倒賣展位行為外,廣交會在推動內外貿融合、推動擴大進口等領域上“雷聲大、雨點小”。

  還有企業認為,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廣交會自身並沒有完全跟上發展步伐,面臨來自綜合性外貿平臺、跨境電子商務跨越式發展的巨大挑戰。

  “廣交會本身就是中國外貿業態的縮影。一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展會,它依然有著很強的計劃色彩,比如還要考我們地方商務部門組織交易團,參展展位還帶有‘分配’性質,另一方面,它又與國際市場全面對接,直接面對國際買家的考驗。如何將兩者協調起來,讓這個老平臺進一步發揮優勢,是個大課題,而這種突破對於中國外貿管理體制的整體變革都有積極意義。”東部沿海一個外貿大省的交易團負責人這樣説。

  負責舉辦廣交會的中國對外貿易中心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回應説,大會也意識到“走市場化、專業化道路”的必要,“未來我們還將繼續順應市場導向,向著專業化的方向不斷努力探索,創新求變。”(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