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風險提示被指“馬後炮”
- 發佈時間:2014-11-05 05:34:19 來源:金陵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管偉
“冷水團”事件爆出前,券商的一份份研究報告把獐子島捧得高高在上,而“冷水團”事件爆出後,一份份研究報告,將獐子島打入冷宮。據了解,近6個月內,有13家機構對獐子島的2014年度業績作出預測,並有至少4家機構對獐子島發佈了“買入”及“增持”的評級報告。“冷水團”事件爆發後,兩家券商發佈獐子島業績下滑的評級報告。不過,這些事後評級報告無異於“馬後炮”。
農林板塊迎來“人氣”
最近什麼最火?不是滬港通何時開通,也不是國泰君安預判400點成功,而是獐子島養在海裏的扇貝沒了,而且是近8億元的扇貝。一向以無聊和無料著稱的農林牧漁行業終於迎來了人氣。
公告稱,今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獐子島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公司于10月14日向交易所申請停牌,並邀請海洋科學家和會計師到現場進行系統調查。根據存量抽測結果,綜合判定公司海洋牧場發生了自然災害,災害主要原因為北黃海冷水團低溫及變溫、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營養鹽變化等綜合因素。由此,獐子島蝦夷扇貝遭受了滅頂之災。
事實上,近6個月內,有13家機構對獐子島的2014年度業績作出預測,並有至少4家機構對獐子島發佈了“買入”及“增持”的評級報告。
7月28日,中投證券發佈題為《關注兩個期限錯配戰略建倉機會來臨》的報告,給出了“買入”的評級;7月30日,中信證券發佈題為《2014年中報點評:畝産恢復拉升業績,戰略轉型提升估值》的報告,也給出了“買入”的評級;8月26日,中投證券再次發佈獐子島的評級報告,題為《業績增速仍在築底,畝産回升即將驗證》,給出了“買入”的評級;8月27日,中信證券第二次發佈題為《業績逐季提升,轉型已經起航》的報告,並再次給出了“買入”評級;8月28日,海通證券發佈題為《15年畝産改善,“市場+資源”戰略有序推進》的報告,給出了“增持”的評級;而一個月不到,9月23日,銀河證券發佈題為《15年畝産有望回升,“市場+資源”戰略穩步推進》的報告,也給出了“增持”的評級。
10月份獐子島“冷水團”事發。
10月31日,申銀萬國證券發佈題為《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核銷損失與計提減值導致三季報業績大幅下滑》的報告,給出了“中性”的評級;11月3日,瑞銀證券發佈題為《核銷計提底播扇貝資産造成鉅額虧損》的報告,並給出了“中性”的評級。而此前給出買入及增持評級的券商並無報告。
不過,在股民看來,這些事後評級報告,無異於“馬後炮”。
私募兩年前報告被印證?
據了解,此前也有機構對獐子島提出了質疑。2012年,財新就刊登了一篇題為《獐子島——又一個藍田股份?》的文章。當時財新網特約作者、供職于深圳市上善若水投資合夥企業的岳大攀提出了許多質疑,在文章的結尾,他對獐子島做了一個判斷:我們有九成把握認為獐子島大股東涉嫌長期佔用獐子島大量資金用於房地産開發,導致獐子島資金鏈緊張,不得不瘋狂舉債,甚至不惜舉債支付紅利,有息負債大幅攀升,利息支出大幅增加。為了掩蓋資金被佔用的事實,獐子島將本來應該計入“其他應收款”的大股東佔款計入到“存貨”導致存貨畸高,同時為了讓鉅額利息支出不影響當期利潤,選擇將大量利息支出資本化為存貨,進一步推高“存貨”,導致財務報表勾稽關係出現嚴重漏洞,大額存貨來源無法解釋。
岳大攀認為,2006年6月末獐子島播撒在海底的消耗性生物資産(亦可稱“在産品”)為2.17億元,到了2011年末底播的消耗性生物資産為17.98億元。單位面積的存貨金額增加了91%,扣除掉價格因素,那每畝播種密度至少上升了70%,這已經超越了海産品播種的極限。
不過,岳大攀當時的研究報告受到了各方質疑。有人甚至懷疑他們故意製造獐子島謠言,做空股票從而達到非法盈利的目的。
昨日,《金證券》記者聯繫到了岳大攀本人,對於獐子島當年的調研報告,岳大攀並不願意多談。他只是表示,當年義正詞嚴卻遭受無端質疑,這也讓他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的證券市場有太多不完善的地方。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