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改造暢通農民用電“末梢神經”
- 發佈時間:2014-11-05 04:34:07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譽耀 本報通訊員 李 軍
現如今空調、冰箱、彩電、電磁爐等各種現代化電器進入農家,農村用電需求猛增。但許多村農網改造過去了十幾年,電網線路老化,負荷增加,電壓太低,早已跟不上農村居民的用電需求。
為保障農村、農民安全方便用電,今年,濟寧市供電公司繼續把農網改造作為重點任務來抓,截至10月份,公司全部完成2014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完成投資63827萬元,完成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269.94公里,0.4千伏線路1487.4公里、更換及新裝配電變壓器1440台。
小村莊用上“國標電”
10月的鄒城市香城鎮郭桃村格外美麗,一戶戶居民院落整齊排列,青磚綠瓦白墻,新鋪的柏油路延伸到各家各院,路旁,梧桐樹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光,高高豎起的電桿和縱橫的電線格外規整。
“現在村子治理得好看了,住起來舒服了,但俺們感覺變化最大的還是電路改造好以後,用電安全了也方便了,真不孬。”村民付守旺如是説,原來空調、冰箱這些大功率電器根本帶不起來,“用電高峰時100瓦的燈泡只能當40的用,天冷、天熱時都覺得用電緊張,停電也是常有的事。”
村黨支部書記蔡憲國解釋,上次農改還是在1998年,10多年來,全村只有一個100千伏安的變壓器,在村西頭、位置較偏,而且桿塔矮、供電線路長、線徑細、耗損大,近300戶居民,戶均容量很小。
而這次農網改造,村裏換上兩台200千伏安的變壓器,所有用電問題全解決了,原來很多人有錢都不敢買冰箱、空調,怕成了擺設,現在都買齊全了。更讓蔡憲國高興的是,郭桃村被列入重點農網改造建設項目,全部按照國家電網的典型,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投入、高標準材料、高標準施工,成為“國網百佳農網工程”,也是全省工藝示範臺區,“很有面兒”。
該村農網改造施工隊負責人盛春亮告訴記者,“國家級”臺區在平時合格標準的基礎上要求精益求精,在安全實用的基礎上追求美觀整潔,更堅固耐用。比如銅排連接採用雙拼溝,避免接點出現問題,這是他從業近20年來的最高標準。
農電“太給力”
農網改造後,生活用電無憂了,生産用電也讓農民直呼“太給力”。
在嘉祥縣疃裏鎮前張村村民高香芝的編織袋廠內,機器轟鳴,打包好的編織袋如小山丘一樣堆積,它們是訂單貨品,不愁銷路。
“我做這個十來年了,但因為用電困難,一直用的小機器,而且白天不能用,只能晚上10點以後,村裏用電的少了,我們再熬夜開工。在電負荷不寬裕的情況下,還得和村裏其他作坊商量,今天你用,明天我用,産量一直上不去。”高香芝説,“有時候訂單要得急,用柴油機發電帶動機器,‘噔噔’響,周圍鄰居不樂意。”
而農網改造以後,村裏原本一台50千伏安的變壓器換成一台100千伏安和一台200千伏安的,高香芝便上了幾臺大機器,隨時能用,不用再晚上趕工,産量從每天七八千條增加到如今的五六萬條,銷往全國,她非常滿意。
另一邊,該縣臥龍山鎮姚坊村的奶牛養殖戶姚緒華也“望電而動”,他又加租了5畝地,打算養上八九十頭奶牛。他對記者説,從最開始養奶牛到現在,有十五年了,每年玉米棒子下來的時候,都得用粉碎機打上幾萬斤的草供牛吃,差不多是一整年的量。“前幾年還行,養了不少頭,但後來生活好了,各家各戶用電量都上去了,我這要緊要忙的時候,電就沒法用了,還越著急越停電,打草跟不上,牛飼料不夠吃,沒辦法多養,就把牛賣出去了,只剩下十多頭。”
“農網改造完用電就能滿足了,打草快了,一天能打20多畝。”姚緒華説,現在他家的奶牛每天能産200斤牛奶,主要供嘉祥縣,等新地方養上牛,可以往濟寧市的奶站送,一年預計能收入三四十萬元。
他還告訴記者,線路整改以後,村裏澆地也快了,個把小時一畝,很給力,“這幾天忙完,我得去給供電所送個錦旗,農業生産電出了大力,真是太感謝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