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校友捐贈”帶來新期待

  • 發佈時間:2014-11-04 07:32:3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重慶大學收到校友唐立新3億元捐贈,刷新了國內大學一次性校友捐贈的新紀錄。

  分析人士指出,“校友捐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這一捐贈比例不高,但其發展勢頭給人們帶來了新期待。

  回饋母校培育,捐贈一棟大樓

  在重慶大學85週年校慶典禮現場,該校81級校友唐立新宣佈捐贈3億元,為母校新建一棟資訊博覽大樓,選址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面積約12.5萬平方米,涵蓋學術交流、資訊技術、博覽等功能。

  重慶大學校長助理趙驊介紹説,唐立新在重大讀書時,成績名列前茅,擔任了班級團支書,同學們對他比較推崇,因此他對重大很有感情,畢業後創業,積累了財富,2006年他就産生了回報母校的捐贈意願。

  據了解,2009年起,唐立新通過設立獎學金、獎教金和教育基金等方式,資助母校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還資助在校學生自主創業、出國留學、科研獎勵等,目前累計向母校捐贈達3.6億元。

  談及此次3億元捐贈的由來,趙驊説,唐立新校友每年都回母校幾次,每次都要在校園裏走走。2010年底浙江商人捐款2500萬元為重大每個學生宿舍配空調,引起了唐立新對母校基礎設施的關注。

  2011年,唐立新回母校時提出捐建一棟國內體量最大的教學樓。經測算,面積達12.5萬平方米,建設費用6億多元,唐立新與校方初步達成各出資一半的協議。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老校區沒有地方可以建新樓,而校方提出在新校區建樓曾讓唐立新猶豫,因為他只對老校區有感情。經過校方做工作,直到今年,唐立新才答應捐款可以在新校區建教學樓。

  生於教師之家,熱衷捐資助教

  為母校捐贈3億元,讓唐立新受到輿論關注。此次接受採訪之前,他還在與北京大學商談捐贈事宜。

  “我對高校進行捐贈是有計劃的,並不是隨性而為。”唐立新告訴記者,他捐贈對像是一些著名高校,如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上海交大等。因為自己是四川人,捐贈計劃也包括西南地區的重大、川大、西南財大、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目前,他已在這些學校設立了基金。

  唐立新告訴記者,他捐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的系統性的,具體到某一個學生,從大一確定後一直資助到畢業,無條件的將他們培養成才。

  比如,他在重大設立的基金會,捐贈項目27個,針對優秀學生、優秀老師、優秀輔導員設有獎勵項目,還設有出國留學基金、遊學基金、科研基金等,最少的都有十幾個項目。

  “同時,還細化到大學生個人,如在重慶設立的支援大學生創業的基金,每年的評定,我都要聽大學生逐個介紹他們的創業計劃。” 唐立新説。

  為何熱衷於教育慈善?他説原因有二:其一,教育是立國之本,支援教育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其二,自己的母親是高中語文老師,從小生活在教師家庭,耳濡目染,深感教育作用之大。

  從2000年第一次做慈善起,唐立新就關注于捐資助教,其目的在於讓更多學生從中受益。

  信任,是他談話中説得最多的一個詞。“捐贈選擇了一些最有影響的大學,我是充分信任高校的,在合作中我覺得這些高校有比較好的制度,能保證每一分錢花在實處。”唐立新説。

  趙驊告訴記者,雖然唐立新校友沒有要求過,學校每年都主動向捐贈人提供一份詳細的善款使用清單。

  “校友捐贈”啟動,期待出現新人

  從潘石屹為哈佛大學捐贈1500萬美元資助中國學生留學,到唐立新為母校重慶大學捐贈3億元人民幣……引發了人們對與教育捐贈特別是“校友捐贈”的新期待。

  據了解,中國校友會網今年發佈我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已有16所大學躋身於“億元俱樂部”,大學累計接受校友捐贈近百億元。

  中國校友會網總監趙德國表示,在上榜校友中,有200多名富豪向其母校捐款捐物,合計金額高達48億,佔高校校友捐贈總額的52.75%。

  專家指出,在30多年的改革大潮中,我國有相當一批人白手起家,積累了鉅額財富,其中有意圖回報社會的不在少數。由於“母校情結”及重視教育,近年來“校友捐贈”之風悄然興起。

  趙驊介紹説,校友捐贈是歐美世界一流大學的常態,哈佛大學辦學經費五分之三來自校友捐贈、耶魯大學辦學經費有三分之二來自校友捐贈。而校友在校期間的求學滿意度、商業成就和大學校友服務水準三大因素決定了校友的捐贈意願、捐贈潛力和捐贈額度。

  專家建議,有關部門要改進慈善管理,營造捐贈文化氛圍,完善捐贈制度,激發社會潛能,促使慈善事業進一步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