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治療突發新發傳染病中藥有潛力

  • 發佈時間:2014-11-04 07:31: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楊朝暉)面對網上關於中醫治療埃博拉等傳染病的質疑,近日在北京召開的“從共識走向實踐——登革熱中醫藥應對實錄及埃博拉防控論壇”,以事實給出了回應。“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初步認為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普通型登革熱病具有較好療效,特別是退熱時間明顯縮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提出,中藥對於突發新發傳染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潛力。

  儘管埃博拉和登革熱都不是新病毒,但今年來勢洶洶。

  典型的登革熱病程分為三期,即急性發熱期、極期和恢復期。目前我國主要採取西醫支援療法及中醫對症治療措施。《登革熱診療指南(2014年第2版)》指出,登革熱病屬於中醫學的“瘟疫”範疇,可參照溫病學“疫疹”“濕溫”“暑溫”“伏暑”等病證辨證論治。指南建議,在急性發熱期、極期,可使用熱毒寧等中藥注射液。

  在登革熱暴發之期,一項關於熱毒寧注射液治療登革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啟動。論壇上,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院“藥物臨床試驗品質管理規範辦公室主任楊忠奇教授介紹,對143例合格病例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發現,熱毒寧注射液結合西醫綜合治療組的發熱緩解時間為29.00小時,西醫綜合治療組為61.65小時;熱毒寧注射液結合西醫綜合治療組痊癒率為81.69%,西醫綜合治療組為50.00%。

  “熱毒寧注射液在治療登革熱中縮短了退熱時間,加快血象恢復正常時間,綜合療效提高了30%。”張伯禮由衷感慨,“我國中藥注射劑這兩年品質大大提升,前些年開展的中藥注射劑再評價研究,促使企業加強研究和生産過程品質控制,提高了藥品品質標準。再加上合理使用宣教力度的加大,這幾年不良事件大大減少。在這次登革熱治療中又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藥注射劑確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疫苗趕不上變異,針對埃博拉的疫苗最早要到明年2月份才能面世。尋找有效的藥物也需要一個過程。抓住它的發病原因、流行病特點以及患者證候的表現,用中藥控制病情、防止向重症發展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張伯禮認為,埃博拉屬於溫病中的營血症,在目前應對埃博拉等傳染病尚無特效藥物和疫苗情況下,吸取抗擊SARS、H7N9以及登革熱經驗,提前佈防,早期使用清熱涼血藥物應該是合適的。

  整個中醫史説得上是一部中醫藥同傳染病、急性病鬥爭的歷史。近幾十年不斷提速的中藥劑型改革,特別是中藥注射劑的出現,更是直接推動了中醫對危重急症的治療。“不知道明年還會有什麼傳染病,針對病毒研製疫苗是被動的。”張伯禮認為,中醫藥通過組方的變化應對變異的傳染病具有主動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