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太清貢酒 五朝八皇的禦品親封

  • 發佈時間:2014-11-03 21:29:4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西元1014年,大中祥符七年的正月初六,以盛世著稱的北宋皇帝宋真宗(趙恒)決定正式朝謁老子出生地太清宮,這也是史上歷代帝王朝謁老子規格最高,儀式最隆重,記載最詳細的一次。

  宋史記載: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已酉朝謁太清宮,天書升輅,雨雪倏霽,法駕繼進,佳氣彌生。是夜,月重輪,幸先天觀廣靈洞霄宮。曲赦亳州及車駕所經流以下罪。升亳州為集慶軍節度,減歲賦十之二。”正式朝謁太清宮為正月十五日元霄節開始。真宗率領文武官員由汴京起程,“儀衛使等具鼓吹、儀衛、道門威儀,坊教樂,奉天書升玉輅。

  二十一日“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于迎禧殿庭奉《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加號寶冊》,再拜。攝太尉王旦,奉以升玉輅節乘車,具本鹵薄詣太清宮,攝中書令丁謂讀冊文。”二十三日,舉行隆重的祀典,“三鼓奉天書,升殿服袞冕,行朝謁之禮……”少傾帝復詣先天觀元始天尊殿,廣靈宮玉皇大帝殿,洞霄宮先天太后殿,焚香再拜。復至太清宮,周覽靈井,瑞檜,至真武殿,赤蛇見於龕間。”二十五日“詔亳州士庶,不得上太清宮老君殿,洞霄宮先天太后殿,廣靈宮玉皇殿。周設欄楯,務在嚴肅,官吏非致祭亦如之。”

  當晚禮畢,自稱聖君明主的宋真宗(趙恒)夜宿老君臺前,真源縣令奉上太清酒,宋真宗飲用後才思大發,親筆寫下了《先天太后讚》,並刻碑立於太清宮門前。

  酒醒後的宋真宗感悟太清酒的妙處,禦口親封太清酒為皇家貢酒,除祭拜老子外,一律供皇家飲用,百姓士卒不得私飲之。

  宋朝信奉道教,尊崇老子,而早于他們的漢唐王朝又何嘗不是如此。

  《後漢書》記載;漢桓帝劉志“好音樂,善琴笙”,“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165)春正月,遣中長侍左悺之苦縣,祠老子”。同年十一月壬子又“遣中長侍管霸之苦縣,祠老子”。延熹九年(166)秋七月庚午,桓帝“親祠老子于濯龍,文罽為壇,飾淳金扣器,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也。”桓帝還命陳相邊韶撰寫了《老子銘》碑。

  應該説,在赴賴鄉(今河南鹿邑)朝聖者中第一個帝王就是漢桓帝……漢桓帝朝謁老子時,用帶有花紋的毛氈鋪成祭壇,用淳金器物裝飾複蓋,擺設天子坐的座位,使用祭天的音樂。漢書詳細記載了朝拜的場面,非常壯觀,儀式十分隆重。

  無疑,老子的道德學説在當時社會上已影響很大,十分盛行,竟能引起皇帝的重視,一年內兩次遣使之苦縣祠老子,自己又親自降臨厲鄉祠老子。

  老子是道家創始人,道家煉丹也釀酒。擔任周朝柱下史的老子曾為周天子釀酒,禮祭天地,並以自己的道號太清為酒名。羽化升仙前他把多年來研究出的釀酒之術傳于故里父老,太清酒獨特的釀造工藝由老子親授,歷代釀酒師口口相傳。這裡出産的酒自然醇厚,漢武帝時即為宮廷貢酒,不難想像,漢桓帝朝謁老子時太清酒是必不可少的皇家祭酒。

  與以上兩位皇帝不同,魏文帝曹丕在許都(今許昌市)登基稱帝後。榮歸故里,招待父老鄉親。苦縣(今河南鹿邑)為亳州治下,招待用酒自然有漢朝400多年傳承的太清酒。魏文帝特別是黃初三年十月,從許都返譙時,經過苦縣厲鄉老子廟,見“殊未整頓”,於是有《魏下豫州剌史修老子廟詔》,這充分説明魏文帝此次不僅到了厲鄉老子祠(廟),而且走進了老子廟,親眼看見老子廟“殊未整頓”,才下詔豫州刺史修老子廟。因此説,魏文帝是不止一次到過鹿邑縣太清宮的又一位皇帝。

  到了唐朝,道教成了國教,老子也被後來的道教不容分説地“黃袍加身”一躍成始祖,由此《老子》改稱《道德經》。1973年12月在馬王堆出土了帛書《老子》,説明那時老子便被人崇了。

  赫赫有名的大唐皇帝崇老子更不一般,自唐高祖李淵當了皇帝之後,李唐皇帝非要把自己的家族血統搞得更加偉大光榮一些,比較來比較去,覺得老子不賴,設法把自己説成老子的後代,尊他“太上老君”、李母為“先天太后”、奉太清宮為家廟。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太宗李世民貞觀六年(627)敕修太上老君廟。乾封元年(666)二月己未日,高宗李治偕武則天皇后及文武官員至厲鄉老君廟朝謁老子,虔誠致敬李氏祖先,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尊號。改建老廟為李氏祠堂,並敕建太清酒廠,在漢代原址國內上重修窖池,遍請釀酒高手,專為皇家釀製太清美酒,供祭拜老子和皇家飲用,並派500禦林軍守護太清宮。

  在《追尊玄元皇帝制》中載:“……回輿上京,駕駐瀨(厲)鄉,躬奠椒糈,仰瑞光而延貯,挹神泉而泳嘆!如在之思既深,敬始之情彌切,宜昭元本之號,以章玄聖之功,可追上尊號:太上玄元皇帝。祠堂廟宇,並令修創。廟制令丞,以供薦饗。仍改谷陽縣為真源縣,宗姓特給復一年,冀崇追遠之懷,用中尊祖之義,主者施行,乾封元年二月二十日。”可見高宗李治以敬祖之禮朝謁老子廟庭的。

  乾封元年(665)冬十二月底,唐高宗李治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泰山封禪。因為高宗此次泰山封禪,不僅率領了文武百官龐大的隊伍,而且有皇后武則天,越國大妃伴駕。由皇后參與封禪的在封禪歷史上是絕無先例的。也正因為有武則天皇后伴駕,才有機會來到鹿邑縣太清宮朝聖。此次朝謁老子廟,武則天是以皇后的身份出現的。《舊唐書》記載:武則天光宅元年(684)追封老子母親為“先天太后”,並於太清宮北建有洞霄宮,載初元年(689)改真源縣為仙源縣,天授三年(690)登基稱帝,史稱則天女皇,改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一代女皇。武則天自然也是一位朝拜過老子的皇帝之一;

  唐玄宗李隆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信奉道教的皇帝,對道教的始祖不僅承認是唐王朝李氏宗族的始祖,而且把老子奉若神明。極力推崇《老子》一書,認為《老子》“可以理國,可以保身”,在六經之上,為六經之首。豈“六經之所擬”,“道德者百家之首”。詔令全國人們必讀《老子》,並親自為《老子》一書作注。開元二十一年(733)玄宗禦注《道德經》。天寶十四年(755)十月,玄宗頒禦注《老子義疏》于天下。

  同時,玄宗不斷給老子追加封號。天寶二年(743)正月,玄宗加封“玄元皇帝”為“大聖祖玄元皇帝”,並將真源縣老君廟易名為太清宮,從此,太清宮一名歷代不衰,延用今天。天寶八年又加封“大聖祖玄元皇帝”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再追封“聖祖大道玄元皇帝”為“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把老子的尊號越封越高。並且詔令各地興建老子廟。開元十九年(731)五月,詔令五嶽各置老君廟一所,開元二十九年(741)正月,玄宗再詔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一所。天寶元年(742)九月,玄宗敕兩京老子廟改升為太上玄元皇宮。天寶二年,又詔西京的玄元宮改稱太清宮,東京的玄元宮改稱為太微宮,諸州的玄元廟改為紫極宮。由此可見玄宗皇帝對老子極力尊崇。至此,天下有兩個太清宮,一是西京有座太清宮,一是真源縣有座太清宮(即鹿邑縣太清宮)兩宮同時並存,東西遙相呼應。

  因為老子在李唐皇帝心中崇高的地位,太清酒在唐朝作為國酒的地位自然是其他酒類無法比擬的,這也奠定太清酒在以後的歷代王朝更換中皇封貢酒不可動搖的地位。

  《舊五代史》記載:“九月亳州裨將謝殷,逐刺史宋袞,自據其郡,後梁國帝(指朱晃)親領軍屯于太清宮,遣霍存討平之。”自古雲:大軍過後,必有毀壞。但朱晃屯兵太清宮時,對宮觀建築嚴加保護,無一毀壞,使太清宮景觀保存得完整無缺,受到史學家的稱讚。

  此次朱晃雖然不是專程到太清宮朝謁老子的,但他親自領兵駐紮在太清宮是毫無疑問的,《唐書》、《舊五代史》均有記載。後梁國雖然存在十七年(907~923),然而在中國歷史上也屬於五代十國之一帝。所以也應當列為到過鹿邑縣太清宮的古代帝王之一。

  朱晃保護了太清宮,説明他對老子也是十分敬重的,但犒勞大軍是不可避免的,太清酒無疑是絕好的禮物,據載朱晃大軍喝光了酒廠的太清酒,並運走了為唐僖宗李儇儲藏的所有太清貢酒,後梁國滅亡時,宮中尚存幾十壇上好的太清貢酒。

  宋徽宗趙佶好道,因姓趙不敢與老子拉親戚關係,卻非常信奉道教,尊崇老子,給自己起了一連串的道號。如:玉京金闕、七寶玄臺、紫微上宮、靈寶至真、王宸壇、明皇天道君等雅號。和他的父親一樣,他也想到太清宮朝拜老子,但金國和大宋一直打得不可開交,幾次兵臨城下,自然少了機會。

  宋史記載:“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申日,詔內禪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帝(趙佶)為教祖道君太上皇帝,居於龍德宮,尊皇后為太上皇后。”,“靖康元年(1126)正月己巳詣亳州(衛真縣)太清宮行恭謝禮。”宋徽宗趙佶乙太上皇的身份親自到太清宮朝拜老子。

  宋徽宗史稱多才多藝,尤其藝畫之精,久負盛名。而且著有《道德經解》八卷,《南華真經解》八卷、《沖虛至德真經解》十二卷、《經錄科儀》二卷。可惜的是靖康二年為金人所擄,身置北國五國城,坐井觀天。紹興五年(1135)死於金國,春秋五十四歲。

  雖然貴為大宋皇帝,缺乏治國安邦之才,為馬背民族俘虜,江山失去半壁,後宮中儲藏的大量太清貢酒成了韃子們享用的美味,不能不成為歷史的遺憾。

  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八位皇帝中有五位皇帝是專程來鹿邑縣太清宮朝謁老子的:是漢桓帝劉志、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恒、宋徽宗趙佶。有一位皇帝是路途經過的:是魏文帝曹丕。有一位是伴君同行朝謁老子,後來登基稱帝的女皇武則天武曌。還有一位皇帝是領兵平息叛亂,駐紮在太清宮的五代十國的後梁太祖朱晃。他們的到來,無一不和太清美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美國前總統裏根,在一次施政綱領中也唸唸有詞地引用老子的話:“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引申意就是治理一個像美國這樣的大國,就好像烹煎小魚一樣,是不能多翻動去折騰它的。裏根是真讀懂了《老子》,還是在作秀,我們無從而知。但今日出品的太清美酒,裏根卻已經是無緣品嘗了。

  老子是河南鹿邑太清宮人氏,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先秦偉大的哲學家、道教學派的創始人,在世時只是周代管理圖書館的小官,他只是守著竹簡書多的地方,貪讀了一些而已,雖然孔子曾三次問禮于老子,因醉飲太清酒留下“唯酒無量不及亂”的名言警示後人。但老子卻是以一個哲人的身份,完成他的著作《道德經》的。其實,難懂的還不是《老子》,而是人類不斷變化著的鮮活思想。

  中國太清酒業集團出品的“太清”系列酒,釀造基地坐落在中國道教第一聖地——河南鹿邑太清宮附近。這裡自古便有“天賜名酒,地賜名泉,太清美酒,名不虛傳”的美句流傳,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家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和道教文化的發祥地。兩千多年前,道聖老子就曾在此釀酒煉丹,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説。

  太清釀酒,貢于宮廷,祭于天地。有“皇王祭酒之鄉”美稱,更是皇封祭酒釀造基地,曾有五個朝代的八位皇帝親臨鹿邑用當地出産的“太清酒”祭奠老子(太上老君),並將“太清酒”列為宮廷禦酒,供皇室禮祭和宴會所用。

  太清酒獨特的釀造工藝由當年老子親授,歷代釀酒師口口相傳,外人很少得知。他們汲取清澈甘甜的地下河礦泉水,以優質高粱、小麥、大麥、大米、豌豆等原料高溫制曲,採用傳統手工工藝,以傳統“老五甑”清蒸清燒釀造工藝和人工泥池老窖固態純糧發酵,經過四十五天超長髮酵,緩慢蒸餾、量質摘酒、分級貯存,由國家級白酒評委,著名白酒專家孫前聚先生精心勾調,使太清系列酒形成了綿甜凈爽,味甘清冽,香醇宜人的獨特風格。

  太清酒採用陳年原漿做酒基,釀造過程中少量加入高溫曲和低溫曲,使酒質在保持濃香型芳香濃郁的口感上,吸取了醬香型香味持久的優點,也具備了清香型清香明凈的風格,同時也兼備了米香型柔和的特徵,太清酒是集中國四大主題香型白酒于一體的升級版濃香型白酒,是廣大飲酒愛好者的首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