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LED千億産業啟航先強“心”

  • 發佈時間:2014-11-03 07:29:34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日,帶著與全球第四大LED晶片製造商南韓首爾半導體的合作意向從香港回來,泰州華強照明器材公司總經理陳龍心情愉悅。華強照明主要做LED終端成品,將與首爾半導體在泰州合建晶片生産基地。

  經歷2009年-2010年的快速擴張、2011年-2012年的低谷徘徊後,LED照明行業正在回暖。省經信委等八部門最近出臺LED照明發展指導意見,以市場應用培育千億級産業。記者在蘇南、蘇中調查發現,市場預期向好,LED照明行業趨熱,但制約發展的短板不拉長,缺乏核心技術的現狀不改變,産業難以提檔升級。

  十億元補貼為人做嫁衣

  上世紀以來,從白熾燈到熒光燈,直至LED燈,民用照明燈換了三代。相比兩個“前輩”,LED燈節電量更大、壽命更長,替代它們已成趨勢。

  小小一盞燈,切換之間商機大。江蘇400萬盞路燈,全換成LED燈,燈頭就要64億元,加上燈頭、線路等,總投入160億元。在南京,路燈、公共場所和戶外景觀照明燈等全換成LED燈,投入高達500億元。

  良好前景讓投資者“趨之若鶩”,地方政府也抑制不住衝動。晶片是LED核心部件,MOCVD又是製造晶片的關鍵設備。“2010年起各地補貼MOVCD,最高每台1000萬元。”武進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殷一民透露,企業為獲取補貼盲目訂購。上海藍寶看中揚州高額補貼,2010年註冊隆耀光電,計劃開工50台MOCVD,但因經營不善2012年退出市場,10多臺MOCVD以不到原價30%出手。

  2012年全省投産的LED晶片製造企業10家,MOCVD超過220台,佔全國1/4,當年産能利用率不到60%。直至去年下半年,産能利用率才達90%,高於70%-75%過剩警戒線。

  江蘇LED産業集中在蘇州、無錫、南京以及揚州、鹽城,對MOCVD補貼主要在市級層面。“LED發展路徑與光伏相似,前期都由政府推動,補貼上游設備,在一定階段造成過剩。”常州萊德恩光電科技公司總經理劉乃濤坦言,政府若不及時收“手”,還會釀成更嚴重過剩。

  目前,各地已停止補貼MOCVD,率先“挑頭”的揚州為此花費10億元。“揚州LED産業前道環節居多,晶片做好後送到外地封裝、做成品,對本地産業鏈帶動不強,稅收留存不大,花錢給別人做嫁衣!”該市領導與記者交流時,如此反思當年政策衝動。

  政府不花錢換燈6萬盞

  省電又省錢,LED燈入市6年,表現不盡如人意。全省照明燈裏,白熾燈佔四成、熒光燈佔55%,LED燈僅佔5%!南京LED燈推廣力度稍大,佔比也不到10%,白熾燈佔20%,熒光燈佔70%。

  LED燈市場推廣慢,除社會認知不高,價格是重要因素。一間20平方米的臥室,裝白熾燈,燈頭費5元;裝熒光燈,燈頭費50元;裝LED燈,燈頭費80元。

  換盞燈,多花幾十元,老百姓多半捨不得,啟動LED燈消費,需要“大戶”帶頭示範。去年起,國家面向工廠、商場、公用設施等大用戶推出補貼政策,購買列入招標目錄的LED燈,給予售價30%的補貼。受此影響,LED燈市場升溫。今年前三季度,南京漢德森科技LED燈銷量翻番,銷售額增長三成。

  從補貼生産轉向補貼消費,政府換了思路,也更多嘗試市場化手段。今年,華強照明承接泰州路燈改造項目,6萬盞LED燈投資1.5億元。相比熒光燈,用LED燈投資多出1.2億元,但每年可節省電費3000萬元。

  不同以往,泰州此次換燈,“嘗鮮”合同能源管理——華強承擔全部投資,8年合同期內,該市路燈管理處每年所省電費,九成歸華強;合同期滿,LED燈還能用4年,資産和節電收益全歸路燈管理處。華強6年收回投資,綜合收益率30%左右,而政府通過“分期付款”節省財務成本。

  省經信委節能處處長張金國介紹,按目前市場需求研判,“十三五”江蘇LED産業産值有望年均增長25%,2020年可達1120億元。

  産業缺“心”擴張風險大

  按産業發展規律,LED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全國現有生産企業3萬多家,江蘇佔1/10。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韓平直言,江蘇LED燈産業鏈完整,但有影響力的終端品牌不多,全國30多個一線品牌中,江蘇僅三四家入圍,年銷售額最高的也就5億元。

  記者梳理髮現,LED産業存在3個“短板”:核心技術缺乏,MOCVD來自歐美;下游企業技術水準、産品品質參差不齊;企業規模偏小,産業集中度低。省經信委人士透露,江蘇中小功率LED燈已達國際水準,但路燈等大功率燈差距不小。

  按同等發光量,大功率燈價格比小功率燈貴一倍,國內LED燈兩成需求是大功率燈。江蘇有上百家企業生産大功率燈,但多是進口國外已封裝好的核心器件,再到國內簡單組裝,附加值不高。今年全國大功率燈市場需求30億元,江蘇佔1/10,其中八成靠進口,家門口的市場拿不下。

  蘇州東山照明科技公司副總裁徐志偉坦言,LED行業下游數千家企業用同樣的材料、控制系統,生産同樣的産品,賣給同樣的客戶,必然導致價格戰。漢德森科技董事長周鳴説,市場競爭加劇,企業“以價換量”,導致LED燈價格下跌。記者走訪南京紅太陽裝飾城發現,LED T8管售價20元左右,只是兩年前的1/9。最近,東山照明在香港註冊公司,準備整合資源攻關核心技術,尋求差異化發展。

  儘管各地不再補貼設備,但市場行情好轉又讓部分企業開始衝動。今年全省LED産業上游企業將增至20余家,MOCVD超過350台,明年底將達375台,加之設備生産效率提高,産能將比2012年增加一倍。韓平提醒,行業整合洗牌在所難免,小企業可能面臨開工不足風險。

  打造千億産業,需要強“心”走新路。我省LED産業發展指導意見提出,提高準入門檻,引導企業重組整合,避免盲目擴張和低水準重復建設。同時,加強技術攻關,到2020年核心器件發光效率與應用産品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本報記者 黃 偉 本報製圖 鄒 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