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媒:中國被扣漁民繳納罰金後繼續非法採珊瑚

  • 發佈時間:2014-11-03 07:1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文玉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上百艘挂著中國國旗的中國漁船在日本海域大搖大擺地採集珍貴的紅珊瑚”——這一話題這兩天成為日本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日本《讀賣新聞》11月2日發表社論稱,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周圍海域,中國漁船非法捕撈珊瑚的現象與日俱增,這是不能忍受的違法行為。中日國內法律均禁止採集寶石珊瑚,“對於中國漁民為逃避本國懲罰、跑到日本近海進行非法捕撈的行為,無法忽視”。日本海上保安廳官員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雖然有大量中國漁船出現在小笠原群島附近,但目前只有5人被“依法”逮捕。《日本經濟新聞》稱,針對這一問題,日本警視廳10月31日已經向小笠原署派遣28名機動隊員,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日本官方和媒體沒有説明中國漁船作業的具體位置,僅稱部分漁船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內。小笠原群島位於東京以南約1000公里,包括衝之鳥礁,中日對該礁的屬性有爭議。日本將該礁作為島並以此劃分專屬經濟區,中國認為該礁不具備延伸專屬經濟區的條件。《朝日新聞》11月2日稱,日本海上保安廳近日在小笠原群島發現大量中國漁船在此捕撈紅珊瑚,最多時曾超過200艘。在小笠原群島以北約400-500公里的伊豆諸島海域,朝日新聞社的飛機1日發現了120多艘同樣的中國漁船。海上保安廳認為,一部分漁船是從小笠原群島轉移到此的,也有新漁船加入。報道援引熟悉寶石珊瑚的日本立正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岩崎望的話稱,中國沿岸雖然也生長著寶石珊瑚,但是卻被指定為與熊貓一樣珍貴的保護動物,禁止採摘。寶石珊瑚長1釐米需要30年的時間。在日本,珊瑚也被指定為保護對象,在最大産地的高知縣也僅允許小船採集,使用的漁網也被限制。報道稱,但日本海保發現的這些中國漁船都非常大,很多是用漁網從根部採集。今年10月以來,日本海保已經抓捕了5艘涉嫌違反外國人漁業規制法的中國漁船。日本已經向伊豆諸島派遣了新的巡視船。但是由於需要應對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島海域的巡航,一時很難派遣更多巡視船。

  《讀賣新聞》11月2日的社論稱,中國國內對採集珊瑚嚴格禁止,紅珊瑚與熊貓、朱鹮一樣,是重點保護野生生物。由於日本海保還有在釣魚島周邊海域巡航的重要任務,無法在該海域增加更多船隻用於巡視,“要解決此問題,根本對策在於日中兩國政府採取協調行動”。日本《每日新聞》11月1日報道稱,在小笠原群島被抓捕的中國漁船中,有人此前曾在其他海域遭到逮捕,繳納罰金釋放後,繼續進行非法捕撈。“珊瑚在中國以億為單位進行交易,但是日本對於非法捕魚的罰金最大為1000萬日元。罰金過輕使得法律難以起到應有的制止作用。”

  10月30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新聞與公共外交處參贊楊宇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中國漁民採珊瑚的問題表示,中方一貫重視海洋瀕危動植物保護,要求漁民依法進行海上生産作業,禁止違規採集紅珊瑚行為。同時,中方要求日本相關部門切實保障中國船員的合法權益,妥善處理有關案件。日本國土交通相太田昭宏31日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對這一問題表示:“對非法作業要嚴肅處理。已通過外交途徑向中方提出了抗議。”10月3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將強烈要求中方採取措施防止問題再度發生,將堅決保衛我國領土領海。”

  福建一名徐姓漁民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海洋裏的魚類近年來大幅減少,受反腐影響海鮮也賣不出高價,漁民們單憑捕魚已很難生存。紅珊瑚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的生長受海域所限,基本上只有在台灣海峽、日本海峽和波羅的海峽才有,而且生長速度極為緩慢。紅珊瑚自古以來就被看成是吉祥之物,加上市場炒作,利潤很大。該漁民還説,早在20多年前,就有中國漁民去日本海域捕撈珊瑚了,因為未經許可捕撈珊瑚在中國是違法行為。而日本一開始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干涉。現在日本開始抗議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紅珊瑚的資源越來越少,引起了他們的重視;還有一個原因是,最早中國漁民去捕撈只有一兩艘船,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被高利潤吸引鋌而走險,去的中國漁船過多、太頻繁,讓日本人感覺受到了威脅。

  日本海上保安廳官員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雖然有大量中國漁船出現在小笠原群島附近,但目前只有5人被逮捕。該官員稱,日本海上保安廳巡查時,多艘中國漁船浮在專屬經濟區內,但並未做出捕撈紅珊瑚的動作。根據日本法律規定,在沒有實施犯罪事實的情況下,是不允許實行抓捕的,因此被抓中國船員“人數有限”。如果安保人員發現中國船員向日本海域撒網的話,就可以“依法”逮捕他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