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要把一般工藝品當文玩

  • 發佈時間:2014-11-03 06:31:3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收藏大勢

  “文玩可稱為工藝品,但不是所有工藝品都稱得上是文玩。”日前,文房文玩雕刻師劉天舒向南方日報記者感慨,許多大眾收藏者,根本沒有搞清楚文房文玩背後的文化根源,就盲目跟風,大量買進一些沒有文氣的東西,以此作為裝點個人生活空間或工作空間的工具,這實際已經陷入了很嚴重的誤區。

  近年來,在拍賣行和一些古玩城的大力推動下,文房雜項開始從小眾收藏品不斷走向大眾化,民間對文房雜項的收藏熱情亦日益升溫。

  在劉天舒看來,唐宋以降的中國文人士大夫,把書房視為私人靜修的空間,對內是自我釋放的天地,對外則是至高禮儀的接待。明清以後,這種場所精神進一步發展,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龐大的思想體系。凡是悖離這一傳統文房美學體系的工藝品,都應該引起收藏者的警惕。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馮善書 實習生 鄭庭瀕

  不能悖離傳統書房美學體系

  以往,文房文玩並不是像今天這麼大眾化的收藏品。拍賣市場上不斷刷新的拍賣成交紀錄,雖然喚起了一大批大眾收藏者對文房雜項板塊的關注熱情,卻並沒有引導大家去深度挖掘這一小眾收藏板塊背後連結的文化根源。

  劉天舒認為,沒有理清背後的文化根源,就大規模去開展對某一藏品的投資和收藏是非常不明智的。

  那麼,為什麼收藏文房文玩,要首先探尋和認識書房的文化根源?

  “道理很簡單,目前不管在投資收藏界,還是在文化界,我們認知域裏邊稱得上文玩的收藏品,幾乎都與書房有關。”劉天舒解釋道,對一些大眾收藏者來説,一説到文玩,他們多少會感覺到有點突兀,有的人甚至在心裏想:文玩文玩,不就是古代文人的玩具嗎?

  實際上,文玩是書房文化的衍生品。明清以前,筆、墨、紙、硯是最基本的文房用具。明清以後,文房用具的品類架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出現了與傳統“文房四寶”相配套的其他各種文具,譬如筆架、筆洗、墨床、硯滴、水呈、臂擱、鎮紙、印盒、印章等等。

  這些文具的材質和造型各種各樣,並與中國傳統的繪畫、雕刻和其他裝飾文化相互融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同時兼具文房功能和鑒賞、把玩功能的文玩陸續出現了。此後,新出現的文房用品不管在形態外延上如何發展變化,它的內涵始終沒有與書房文化相悖離。

  在劉天舒看來,不理清書房文化的根源,顯然是不可能認識和理解歷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和價值觀念的,更不可能理解圍繞書房這個特殊的場所空間建立起來的一整套美學思想體系。

  那麼,傳統文房美學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什麼?劉天舒認為,是簡約。

  從宋代開始,書房就已超脫了書寫的功能,成為文人士大夫個人自由思考的地方。不管為國家、為社會,還是為個人而思考,都在這個獨立的小空間完成。由於思考牽涉人的心情,心情又與當時所處的環境密不可分——是靜是鬧,都可以通過環境的設計佈置來營造。正是基於這一需要,才出現了從宋到明的簡約的文人審美觀——不啰嗦、不俗套,與現代歐洲的設計理唸有異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英國在工業革命後經過上百年才形成簡約的審美觀,而中國文房在明朝就已經形成這種美學體系。就是因為文人在思考時候,容不得身邊再有那些繁瑣喧擾的因素影響。他們首先在自己的書房佈置上,開始崇尚簡單,甚至認為越簡單越美,在環境上儘量營造出安靜的氛圍。靜就是不動,不動就是止,止就是禪……

  文玩收藏最忌顯擺

  近年來,作為雜項板塊裏邊的熱門收藏品類,文房清玩日漸成為當代人陶冶情操和凈化心靈的上佳選擇,有的收藏者甚至在並不了解這些文玩背後的內涵的情況下,便以此作為結交朋友和體味休閒生活的媒介。而不管是中國嘉德、北京保利這樣的巨頭拍賣行,還是像榮寶齋、朵雲軒這類百年老店,正是抓準收藏者物質生活水準提高後“附庸文雅、不求甚解”的普遍心態。

  拍賣公司的持續關注,民間資本的跟風進入,使得文房文玩這一在中國文化傳統裏邊原本非常小眾的藏品,不斷走向大眾化。

  在專業的收藏家眼裏,文房四寶儘管起源很早,但直到唐宋時代,當傳統書畫藝術趨向成熟完善和文人士大夫集團形成以後,才真正找到並且實現自己應有的地位和價值,成為文人學士乃至帝王官宦書齋案頭不可或缺的器用。畢竟這些藏品與傳統書房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不是普通的下裏巴人耳熟能詳的玩物。儘管到了當代,文玩被一些人通俗理解成帶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賞玩件或手把件,但是,在劉天舒看來,一件沒有承載古代文人精神的器物,並不能稱得上真正的文房文玩,因為它不符合傳統文房的審美體系。

  “強調文玩背後的文人精神和儒雅氣質,並不是有意在文房文玩與大眾收藏者之間設立一道藩籬,而是要突出文玩收藏的傳統價值觀念。”劉天舒解釋道,不少大眾收藏者,在自己的辦公室或辦公桌放幾件文玩,往往出於這樣的考慮,一是通過文玩身上的文化氣味來顯示自己有與眾不同的修養,二是通過這些價格不菲的器物來展示自己的實力。當客人不在的時候,這些東西其實與他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半點關係。這種現象,可以看成是當前許多大眾收藏者接觸文玩用品的一個縮影。

  “當前,文玩收藏最大的弊病就是顯擺。”劉天舒説,真正的文房文玩,是必須有文氣、能使人安靜的東西,而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那種只用於顯擺和裝酷的附屬品。當一件文玩的擺設功能太強,忽略了實用性,就會失去“中和”的文氣。所謂中和,即協調、融洽。氣即精神,背後是中國上千年留下來的審美觀,士大夫傳承的情趣。從一件文玩,就可以看到一個文人的精神世界。

  ■對話

  文房玩家劉天舒:

  謹防文玩收藏的三大誤區

  劉天舒,號禦堂琢人。多年潛心研習中國古典明清黃花梨、紫檀傢具及從事古文物收藏、鑒賞和研究。2012年入室廣州居本齋學習古舊傢具修復與製作,重點研習文房文玩的雕刻與鑒藏,崇尚文房儒雅之氣、文玩清雅之風。

  11月2日,南天珠寶世界二樓禦堂琢,女掌櫃劉天舒輕呷了一口茶後,才慢慢與南方日報記者聊起她對當前日漸升溫的文房文玩收藏熱的看法。對當前國內風起的文玩大眾收藏熱,劉天舒有點高興,同時也有點擔憂。高興的是,關注文房文玩的群體越來越大;擔憂的是,很多玩家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買到的“文玩”實際是沒有任何文人氣質和藝術含量的普通工藝品。

  南方日報:為何文玩收藏界有“小器大樣”之説?

  劉天舒:由於文玩經常要放在書桌案幾上來把玩欣賞,因此體積上要求小巧玲瓏,這也是古人所説的大不盈尺、小不足寸,以此來滿足主人遠觀近取的不同需求。實際上,大多數文玩擺件,雖然體積小,但是在立意和造型上,卻是大塊的濃縮,觀者往往能從中小中見大、芥納須彌,此即“小器大樣”。

  南方日報:大眾收藏者,比較容易陷入的誤區是什麼?

  劉天舒:作為大眾收藏者,需要警惕的是賣家把文房文玩窄化、泛化和匠化。窄化即僅僅把文房文玩局限于傳統的筆墨紙硯這四寶,忽略了文房用品是一個龐大的收藏體系;泛化就是把所有帶有文化色彩的工藝品都當成文玩;匠化就是盲目買進一些缺乏藝術含量的複製品,把自家當成工匠作品的倉庫。

  南方日報:為什麼有歷史氣味的文玩才是好東西?

  劉天舒:氣味是區別文房用品與普通文具的最重要證據。一件好的文房用品往往是上兩三代留下來的,只有經過歲月磨煉、帶有前人氣味的東西才更值得我們去珍藏。我這樣的文玩雕刻師,不過是文房的始作俑者,還夠不上文房,我們做的是硬體,軟體就是氣味,氣味是時間、修養,讓你自己去暈染它,一百個人玩同一件東西最後出來是一百種不同的東西。有人惜物有人不惜物,有人知道它,有人不知道它。

  南方日報:文玩收藏裏邊所説的清雅指的是什麼?

  劉天舒:清雅就是雅玩、精緻,小、靜、不鬧。玩一個巨大的石山,那不是清雅。只有清雅的東西與文人氣質相吻合。

  南方日報:為什麼文玩一貫走的是“頂尖路線”,以小眾收藏為主?

  劉天舒:它跟文玩的審美和鑒賞門檻比較高有關係。如果與這個要求不匹配的玩家,玩一輩子都不一定玩得好。不懂它,它就會欺負你。一件珍寶就算擺在眼前,你也發現不了,而懂的人一見鍾情、愛不釋手,終生不離不棄,就像乾隆皇帝當初設立三希堂,把玩文房。

  南方日報:您曾經説過好的文玩與錢無關。為何又熱衷於海南黃花梨和紫檀這些名貴木材來製作文玩?

  劉天舒:應該反過來理解。正是因為這些木材這麼名貴,所以我們才想著把它們做成文房用品,供藏家一輩子熱愛。

  南方日報:很多大眾收藏者在購買文房文玩時,並不很關注其實際功能。而您製作文玩時,卻一再強調以實際功能為第一。這種價值觀是否與當前的大眾收藏觀念不一樣?

  劉天舒:文房是想出來的,而不是設計出來的,不同時代的人對文房的要求或有不同。宋以來的文人書房,考慮出入方便,取用方便,把功能放第一位,而不是視覺。明清以後,禮制變得重要,開始講究書房擺設的對稱。實際上,美學思想,最重要的是透徹、理解和領悟。而美術的根基是中國文人的要求和夢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