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玩殺熟套路曝光:兩萬八木串半年瘦成一萬

  • 發佈時間:2014-10-15 19:06: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汪文宇踏入文玩圈剛滿一年,已經積攢了兩次“挨坑”經歷。用他的話説,最沮喪的還不是破財這事兒,而是坑自己的竟全都是“自己人”,防不勝防啊。有10餘年收藏經驗的文玩收藏家王振聲告訴記者,收藏界殺熟是常事,需要提高警惕、提前預知。

  1

  殺熟套路

  大量時間套近乎

  去年5月份,汪文宇遭遇了自己人生的噩夢——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了。那段時間,小汪常到小區茶館裏借茶消愁。茶館楊老闆見小汪日日愁眉苦臉,便主動上前搭訕。每當小汪提起對父親的懷念,楊老闆都會遞上寬慰的話,還以好茶相贈。後來,楊老闆又提議一起去開卡丁車、拼啤酒、吃烤串兒。這些對於小汪來説,無疑是脆弱時刻的緩痛劑。

  楊老闆的茶館分兩部分:品茶區與文玩專賣區。等楊老闆確定小汪已將自己當成患難之交,便開始向小汪講述家族的文玩收藏趣事。楊老闆只講故事,從不推銷,但單憑那一路瘋漲的價格和讓人眼花繚亂的寶貝,就吊足了小汪的胃口。小汪決定踏入文玩圈一起投資。

  想到家裏只有幾萬元的多餘積蓄,小汪問楊老闆買什麼是生財之道。楊老闆想了很久才一本正經地説:“海南黃花梨吧。我有一串收藏許久的木串,成色很好。我三萬五進的貨,你給我28000元,這手串就是你的了。過兩天我幫你以4萬元賣出去,你現在困難,賣的錢全都給你,怎麼樣?”小汪一聽這話,心裏一陣感動,當時就掏出銀行卡,刷了28000元。用手機照了幾張照片後,小汪都沒把這木串往家裏拿,就放在楊老闆店裏繼續售賣,還心想“有個搞文玩收藏的哥們兒真不錯”。

  然而,一個冬天早晨,小汪接到了老楊一通急匆匆的電話:“小汪啊,有個人願意花1萬元買你的手串,我勸你還是賣了吧;最近黃花梨降價了,再不賣你更賣不出去了!”小汪一聽傻眼了,馬上問:“就算賣不了你當時承諾的4萬元,也不能讓我賠本啊!”老楊卻馬上翻臉,態度大不如前:“誰跟你承諾過?我的意思是儘量幫你賣到4萬元。現在全國黃花梨大降價,我能左右嗎?這木串你已經買了,賣不賣出去你隨便吧!”

  這個電話終於讓小汪清醒了,他到店裏把木串取出來,幾經週折找到一名收藏專家,一心求教。這名專家告訴小汪:“既然那楊老闆説可以幫您賣到一萬元,您聽他的算了。因為您這木串兒啊,連5000元都不值,紋理模糊,光澤感差,又沒有癤子,聞一聞,還毫無降香味道,這些都説明收藏價值很低。而且,最近市場上黃花梨根本沒有降價,這位楊老闆所説的有人買也許就是他自己。他不費任何體力就賺了您18000元,您確實是被忽悠了!”

  從此楊老闆再不主動聯絡小汪。小汪不禁感嘆:為了掙我這小兩萬塊錢,這個老楊竟陪我玩了小半年,真是煞費苦心!”

  殺熟套路

  2

  自己給自己當托

  小汪雖與楊老闆斷交了,但沒有斷了玩兒文玩的念頭。“文玩本身是無辜的,而且既養眼又養人。從那起,我開始逛市場、交朋友,抱著撿漏的心態繼續研究。”

  小汪喜歡看古玩市場老竇家的古玉器,久而久之二人熟了起來。不過這次小汪留了心眼:我只是來學習、觀賞的,自己還什麼都不懂,所以老竇推薦的玉器我一律不買。一次小汪正要從老竇家出來,看老竇也要出門,還念叨:“朋友那來了一個玉質古獸手把件,清代的,我去辨辨真偽。”小汪難掩好奇,便跟著老竇去學習鑒別過程。

  來到老竇朋友家,寒暄一陣後,小汪看到了那個用紅色布匹包著的玉質手把件。老竇拿起手把件,戴上老花鏡,衝著陽光看了半天,手把件借著光確實挺亮。許久後老竇大讚:“三萬元買了,怎麼樣?”老竇朋友大笑:“怎麼可能就這麼個價?”小汪一看,老竇這種混跡“江湖”多年的高手都稱是真貨,自己也動了心;老竇朋友又不肯賣出,更説明手把件是個寶貝。小汪回家後查了不少書籍,自己卻仍是一知半解;不過他想,既然老竇都覺得好,又不是老竇自己家的貨,那麼這塊寶貝應該是值錢的。過了幾天,小汪自己來到老竇朋友家,磨了大半天嘴皮子,用35000元買下了這個手把件。

  “沒買時天天惦記被別人買走,買了以後又日日擔憂買的是假貨。”小汪決定將玉質手把件拿到北京電視臺《拍寶》節目辨別真偽。鑒定結果再次給了小汪當頭一棒,節目組專家稱:“您這手把件不是清代的,只是一個現代仿製品,值個幾千塊錢而已。”小汪私下向之前聯絡過的專家描述整個購買過程,這位專家聽後感嘆:“您又一次被殺熟了。這種現象在文玩界非常普遍,先把自家貨放到朋友家,再與朋友合夥演齣戲給您看,讓您信以為真,等東西賣出去以後,那倆人一塊兒分錢。”

  專家支招

  對於小汪的“悲慘”經歷,記者採訪了有10餘年收藏經驗的文玩收藏家王振聲先生。王振生認為,做文玩必須講信用;但文玩圈確實因為一些不良商家而存在不正之風,“文玩圈水很深”,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小汪並沒有把殺熟的招數全都嘗遍。有一戶人,專門通過編故事騙朋友,比如盜墓賊指著倣古玉,指天發誓説是自己從古墓中盜出來的,把細節描述得相當生動,很容易感染別人。類似的騙局太多了,初學者必須提高警惕,遇事應當深思熟慮。”

  對於如何避免被“殺熟”現象,王振聲也為大家支了幾招。

  1.如果您自知對文玩知識一知半解,那千萬不要從朋友或文玩店購買貴重文玩,一旦購買,十有八九是在交學費。

  2.杜絕撿漏心態。文玩市場假貨氾濫,從概率上講也不該心存僥倖。

  3.學知識是硬道理。但不能只讀書、看圖片,還應該多看實物。教給您什麼是假的,不如讓您多看看什麼是真的。參觀博物館藏品、多與專家交流,對於了解圈內知識大有裨益。

  4.一味迷信某位專家並不可取,專家也有打眼的時候。應該多渠道學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