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文房雜項收藏走向大眾

  • 發佈時間:2014-09-29 05:31:59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收藏大勢

  “我身邊的文藝圈朋友,大部分都是文房工藝品的粉絲,有些還曾進行大規模收藏,從未染指過文房收藏的人屈指可數。”傳記作家陳文日前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不管是個人收藏,還是從投資目的出發,他們的行為對文房類産品市場的拉動都是很明顯的。

  近十年來,以嘉德、西泠為首的一批國內龍頭拍賣企業對文房雜項板塊的持續關注,開始在大眾收藏者群體裏邊引發羊群效應。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年,民間對文房雜項的收藏呈不斷升溫態勢。一方面,收藏群體的規模和外延都在不斷擴大,尤其是在群體處延上,早已從過去的文人藝術家,快速擴展到理工學者、商人、企業家和其他工薪族。“當下的文房雜項收藏,的確已不再是小圈子藏品,而變成一種具有廣泛文化影響力的大眾收藏品。”篆刻藝術家鐘國康也坦言,全民“附庸風雅”的氣象已蔚然成形。另一方面,文房雜項類收藏品需求的拉大,事實上吸引大批陶藝、木雕等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和工藝師“跳槽”過來“搶飯吃”。

  市場

  文房雜項成市場穩定器

  一提起文房兩個字,大家自然會想到筆、墨、紙、硯這四種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這也是我們傳統文化體系裏邊常説的“文房四寶”。不過,在當代藝術品投資收藏領域,文房雜項這一概念的外延,可以大大拓寬到筆格、筆床、筆屏、筆筒、筆船、筆洗,乃至水滴、香爐、袖爐、手爐、如意等其他文房工具或玩件。在古代文人的書房案頭,這些東西統稱為“文房清供”或“文玩”,而在當今的藝術品拍賣界,這些則被統一歸類到“瓷雜”板塊,與陶瓷、、佛教文物、古典傢具、玉石器、竹木牙角、郵品錢幣和古籍善本等一起,組成整個藝術品市場裏邊品類構成最繁雜的一個板塊。而“瓷雜”,與“中國書畫”和“油畫和當代藝術”一起,也構成了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三大主力板塊。

  與一直穩踞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半壁江山的“中國書畫”相比,“瓷雜”板塊的規模雖然在整個市場裏邊僅有25%,然而,與另一主力板塊“油畫和當代藝術”相比,卻多出了一倍還多。長期以來,後者的規模在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不及10%。因而,“瓷雜”是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當之無愧的第二大主力板塊。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統計,2013年,“中國書畫”的成交總額在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裏邊佔比54.93%,“瓷雜”佔了25.33%,而“油畫和當代藝術”僅有9.92%。今年春拍,這三大板塊的佔比則分別調整到50.62%,28.45%和11.54%。

  儘管在整個瓷雜板塊裏邊,文房類雜項的份額只是其中一部分,然而成交表現一直非常活躍。在國內的拍賣界,北京瀚海是公認較早推出文房拍賣專場的企業,從1996年開始便持續關注文房雜項。然而,這一板塊真正引起業界重視,是在2006年春拍以後,當年中國嘉德專場首推的116件拍品,成交率高達84%,而總成交額亦達成3590萬元,在同行當中頗為耀眼。此後,嘉德、保利、西泠等龍頭拍賣公司開始每年推出有關文房雜項的專場,不管從成交率還是成交額來説,都始終表現不錯。中國嘉德在2012年春拍所推的文房專場,甚至達到過一場成交近1.3億元的驚人業績。2012年和2013年,整個內地藝術品市場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實際處在深刻回調的“困難”階段,然而,當書畫表現一片低迷的時候,中國嘉德所推的文房雜項專場,卻連續兩年創下100%成交的驕人業績。而歷數近十年來拍賣市場上一些天價成交的數字,譬如,2.07億港元的筆洗、1.61億元的圓璽、5520萬元的紫檀筆筒等等,無不是由文房雜項板塊所創造的。

  在業界看來,文房雜項當下已是任何一家拍賣企業無法輕視的板塊。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甚至被一些分析人士視為市場的穩定器。

  收藏

  拍賣成交熱帶動大眾投資升溫

  龍頭拍賣企業的領航行為,在業外的大眾收藏者當中也引發了羊群效應。

  以目前在拍賣市場上關注頗高的硯為例。根據有關機構統計,這些年在拍賣市場上流通的硯臺拍品,僅端硯一項,就有數千件,其中大部分為近當代的精品。在傳統的“文房四寶”裏邊,硯排名最後,然而,卻成為了拍賣市場最熱的收藏品,也成了大眾投資者眼裏的熱鬧投資工具。

  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這四大名硯裏邊,端硯是最為藏家所喜愛的一種。端硯石出産于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岩北面的北嶺山一帶,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硯石最受市場人士青睞。由於資源枯竭,2000年開始,當地政府便對所有坑口實施禁採令,導致整個端硯市場斷供,從而吸引大批熱錢進入這個行業,開始在流通市場上大量收購二手端硯。

  “我認識的一名藝術家,就曾經一口氣買進幾千方精品端硯。”傳記作家陳文告訴記者,不管是出於個人收藏,還是出於投資的目的,這種行為對市場的影響都無疑是很大的。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大量民間熱錢涌入端硯收藏,一方面是拍賣市場上持續多年的成交熱,已經讓廣大收藏者對文房雜項的投資屬性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些特殊材質的藏品出現明顯資源稀缺,在市場上刺激了更多的投資機會。

  實際上,刺激大眾收藏者“胃口”的文房類藏品遠遠不止碩臺一項。記者在廣州、四會等地的玉器和古玩市場上調查發現,市場熱賣的許多器皿和手玩件類産品,除了宗教等傳統熱門題材外,最主要的就是文房題材。在全國最大的珠寶集散地華林國際珠寶城,記者看到,許多商家甚至聘請工藝師,用昂貴的翡翠、和田玉等玉石材料來製作筆筒、雅玩。而在一些周邊的古玩市場上,用陶瓷、紅木、牙骨製作的各種文房用品就更多,譬如陶瓷的筆洗、筆筒、筆桿、水滴、墨盤等,紅木做的筆架、筆筒、筆屏、玩件等等。

  篆刻藝術家鐘國康自稱從學藝開始,就千方百計收藏文房類精品。“最初是從實用的目的去收藏一些墨條、硯臺,後來,逐步發展到從工藝品的角度來欣賞它們。因為很多墨條、硯臺上面都有浮雕,買回來不捨得用,久而久之,就成了收藏品。”他告訴記者,現代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實際上已經使得傳統文房四寶裏邊墨和硯的實用功能逐步退化。而現代工藝美術對這一塊的強勢介入,無形中又重新引導了廣大收藏者,把他們的注意力從實用工具快速轉移到了工藝品的角度。

  在他看來,文房用品,以往不過是一些文人和藝術家的小圈子玩品。現在成了大家一起追捧的大眾收藏品,是因為物質生活的大幅改善提升了民眾的精神需求,而文房用品又是最能體現知識精英階層文化追求的傳統器物。“文房雜項在大眾收藏者當中的收藏和投資升溫,可以理解成是全民‘附庸風雅’的一種表現,這是好氣象。”

  建議

  關注材質、創意和工藝俱優的藏品

  不過,儘管文房清玩,已經成為目前藝術品市場上最活躍的交易品類之一,然而,並不是每一樣文房用品,都可以成為大眾收藏者熱捧的投資品質。

  藝術家甘小二曾以書法家的身份深度介入到陶瓷和紫砂壺的外部裝飾領域,他和當代著名藝術家楊國辛教授製作的鈞瓷筆筒、筆洗和水滴等文房類用品,這些年頗受業界關注。在他看來,在傳統的“文房四寶”裏邊,真正能夠引起大眾收藏者關注的也就只有硯臺,主要原因是其他三寶以實用性為主,由於材質上的缺陷,不能像硯一樣,可以同時兼具觀賞性、收藏性和投資性。

  首先,對筆來説,其最具價值的部分就是筆頭,目前我們所能夠認知到的筆頭都是由動物的毛髮做成的。毛髮是一種有機物,就算再珍貴的動物毛髮,放的時間長了,就算不用也會自然損壞。至於筆桿的部分,雖然也有一些工藝師,嘗試用陶瓷、紅木等其他材質來替代竹子,但始終不及廉價的竹子那麼輕便好用,所以,從收藏性、觀賞性和投資性的角度來講,筆都不具備成為一件大眾收藏品的條件。

  其次,墨條是被工業品取代得最厲害的一種。由於磨墨的效率太低,當代藝術家基本上通用現成的墨汁來書寫或繪畫,極少有人還會去磨墨。因此,墨條的實用性幾乎已經接近零。墨條雖然基本上不存在儲存的問題,但是在觀賞性方面顯然還不能做到像硯臺那樣豐富而多變。很多墨條生産廠家在上面特意製作了各種彩繪和浮雕,然而,因為造型相對比較單一,要吸引大眾藏家的注意其實並不容易。

  再次,紙和筆一樣是偏實用性的文房用品,而且在一定條件和環境下,可以實現長期保存,但是,由於缺乏觀賞性,目前收藏紙的人群主要還是以藝術家書法愛好者為主。目前,全手工製作的一些特殊材質的紙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稀缺性,尤其是像紅星這類大品牌商家生産的手工紙,也吸引了一些人在囤積收藏,但是,這些人同樣是對紙有使用需求的特殊人群。

  綜合上述原因,甘小二認為,僅就傳統文房四寶收藏而言,應該是比較小眾的。除此以外的其他文房雜項,其實就是工藝品。

  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大眾收藏者對文房雜項的收藏,非常偏重於對材質的要求。這跟一些玉器收藏者的偏好有類似之處——很在意這些雕刻件是用什麼玉雕的,然而以材質的貴賤和檔次,來判定它的價錢。

  對此,收藏家劉憬坤認為,材質很重要,然而對於一件收藏品來説,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在他看來,收藏者應該更關注這些文房雜項本身的文化含量和藝術含量。譬如,作為案頭上的擺件或玩件,其本身的選題創意、工藝水準等,往往比材質更重要。如果創意不好,工藝太差,哪怕用的是翡翠或者海南黃花梨,也不可能做出讓人動心的藏品出來。即使做出來了,那麼其價值也僅僅停留在材質本身的價值上面。劉憬坤建議,應該收藏材質、創意和工藝各方面俱優的東西,只有這樣的文房用品,才具有真正的投資收藏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