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遇到推銷高收益理財産品 投資合同怎麼像一張借條呢?
- 發佈時間:2014-11-03 05:34:10 來源: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慶晨報記者 趙鵬 吳黎帆 報道
近日,重慶市金融辦、重慶市保監局等六部門聯合發佈公告,提示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機構的風險,請市民提高風險意識,選擇具有金融業務許可證或經批准允許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進行投資理財,拒絕高利誘惑。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監管部門第一次發佈類似的風險提示。在投資理財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的同時,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機構也開始蓬勃發展,這些資訊諮詢公司究竟可靠程度有多高?是誰在給投資者提供理財服務?投資者的財産能否得到預期的收益?近日,記者針對重慶多個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機構進行了走訪調查。
理財公司的合同好像借條
近日,家住南坪的王伯伯在街頭遇見了一群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的小夥正在發理財産品傳單,這些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動輒1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20%、30%,看上去十分誘人。
王伯伯來到對方公司,發現這是一家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公司,裝修十分豪華,看上去很有實力,王伯伯的心裏頓時踏實不少。公司服務還很週到,專門用車將王伯伯和十幾位市民接到郊區度假村耍了一整天,王伯伯中途換了雙鞋,公司的一名小夥主動幫他提著走了一路。
“按照他們的説法,他們可以投資國外的鐵礦石,基本是穩賺不賠,而且利潤非常豐厚,預期收益率至少在20%以上。”王伯伯説,當時很多人都動了心,並且當場就跟這家公司簽訂了投資理財合同,購買了公司的理財産品。
由於王伯伯退休前曾在金融機構工作過,發現公司提供的所謂的“合同”非常簡單,既沒有説清是否保障本金,也沒有提示風險和義務,“簡直就是一張借款收據。”王伯伯這才意識到,這家外表看起來特別“高大上”的投(融)資諮詢公司,或許就是個騙子公司。
資訊諮詢公司玩金融業務
從事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工作的李悅(化名)告訴記者,目前重慶的理財諮詢機構良莠不齊,很多小的理財機構,只要湊幾個人,手裏有市民的電話資訊,就開始開展業務了。現在這些公司開始了社區化的進程,捨棄了原本在高端寫字樓的辦公地址,轉而將公司開在了小區旁邊,一來租金便宜,二來方便向市民推銷産品。”李悅説。
按照李悅的説法,記者來到了江北某中高檔小區,果然在附近找到了三家類似的理財資訊諮詢公司。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隨意選擇了一家公司,看到這裡的客戶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一走進這家公司,理財客戶經理李女士立刻為記者倒上茶水,並詳細介紹了公司目前推出的投資品種:“目前我們有好幾種理財計劃,投資一個月的品種,年化收益是6.5%,投入10萬塊錢,到手的固定利息是541元。3個月的品種,預期年化收益率是8%,到手的利息就是2000元。還有投資1年的品種,收益12%,可以每個月返還1000元利息。”
李女士表示,他們採用的是P2P模式,“現在有很多人缺錢,但是在銀行貸不到款,我們會對這些借款人做審核,合格的就可以放款。這筆錢我們先用公司的自有資金借給他,形成債權,然後再把債權轉讓給放款客戶。也就是説借款人借的是你的錢,付的利息也是給你的,我們只收手續費。”
李女士承認這與放貸無異,但同時表示,有具體的措施控制風險,“比如説你放了10萬元的款,那麼你的這10萬塊錢,我們不會只放給一個人,是5到10個人,每個人貸款的金額都在5萬塊錢以下,這樣的話能分散風險,保證資金安全。而且你放款以後,可以在我們公司隨機查看三個借款人的資訊。”
記者查看了該公司的營業執照,發現其經營範圍為經濟資訊諮詢、投資管理諮詢、投資資訊諮詢、企業管理諮詢和市場行銷策劃,並不含金融業務。對此李女士的解釋是:“除了銀行之外,其他機構吸收你的資金屬於非法集資,但我們是做仲介類的。”
事實上,根據日前重慶市金融辦、市工商局等六部門聯合發佈的公告,這類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公司屬於一般性仲介服務機構,不具有從事金融業務的資格,也不是經批准允許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不能面向社會公眾開展金融業務。
第三方理財野蠻生長 別被高收益蒙了你的眼睛
第三方理財的發展究竟如何?記者專訪了重慶第一批第三方理財“吃螃蟹”的人——某三方理財資深業內人士葉先生,他就目前第三方理財的發展前景、監管力度、鑒別正規與否的方式等和投資者息息相關的問題做了詳細解讀。
前景大好,問題不少
重慶晨報:第三方理財公司主要提供哪些服務?對於第三方理財公司的前景怎麼看?
葉先生:伴隨國內私人財富的大幅增長,第三方理財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但近幾年來第三方理財公司野蠻生長,問題多多。
國外的第三方理財都是以客戶為導向,通過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給客戶做資産規劃和配置,但中國的第三方理財機構,絕大多數都是以産品銷售為惟一目的,什麼産品給的佣金高就主推什麼産品,如此一來,違規經營、誤導客戶的事情屢見不鮮。因此,國家要儘快出臺嚴格、有效的監管措施來規範第三方理財,讓他們健康發展。
不要被高收益迷惑
重慶晨報:各級金融機構監管部門連續發佈提示性公告,提醒市民警惕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類機構風險,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葉先生:第三方理財已經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目前,第三方理財業內的銷售佣金佔産品銷售額比例在1%到4%不等,有的還達到了5%以上。為了高額的佣金提成,一些銀行、保險公司的人都辭職出來單幹,反正幹這行門檻很低,只要到工商局注個冊就可以了。有些人大肆向低風險承受客戶推薦高風險産品,打著理財的旗號行非法集資之實,許諾以每月3%到6%不等的高額利息向客戶借錢,然後再以更高的利息放貸,從中賺取利息差。市民在投資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痛快落入“圈套”。
重慶晨報:對於市民來講,應該如何辨別、警惕某些違法違規的第三方理財公司?
葉先生:其實就一句話:千萬不要被高收益蒙蔽,天上不會掉餡餅。購買理財産品時首先要辨別理財産品的發行機構、風險級別、投資類型,最關鍵的是要看清購買申請書或協議或合同上,是否有正規的業務章。
一般情況下,第三方理財公司跟客戶資金是不接觸的,所以款項一定要打到項目投資公司的賬戶,千萬不要把錢打給第三方。另外,在銀監會的官方網站上找到“金融許可證查詢”一欄,確認項目投資公司(一般為信託公司)的真偽。找到該公司的全稱後,再核對打款賬戶的名稱是否完全符合。最後,還要注意考察銷售人員的資質和相關從業證書。
特別提醒>
看清楚,這些都是違規的
特別提醒>
重慶市金融辦等六部門發佈公告表示,部分投(融)資理財資訊諮詢類機構違規操作,虛假宣傳,誤導公眾,超出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範圍,直接或間接地違規開展各類金融業務:有的面向社會公眾提供證券投資諮詢服務;有的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委託理財業務;有的以“提供擔保、資金代償”等方式匯集出資人資金並提供給第三方使用,定期給付出資人利息,向用資人收取高額仲介服務費,或違法吸收公眾存款,違規從事貸款業務;有的在三輪車身、電梯轎廂等各種載體上違規發佈投融資廣告資訊,違規招攬業務;有的冒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名義推銷各類投資理財産品,發行各類基金和股票;有的非法推銷境外保險産品,還有的甚至編造虛假融資項目,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進行集資詐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