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醫院——新常態下環保新路徑的探索
- 發佈時間:2014-11-03 01:30:5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剛剛勝利閉幕,對整個環保行業而言,政策機遇、市場機遇雙重疊加,使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和自信。應該看到,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作為唯一的“國字號”環保特色産業園區,正處在特殊時代、特殊節點,政策機遇和産業瓶頸共存,民生期待和政府承諾共振,呼喚著革新力量的崛起,預示著環保將面臨深刻的變革,業界正迎來新一輪大洗牌。
我想試著從五個方面闡述一下我們眼中的這場變革將如何演變?如何找到一條適合行業發展的新路子?
一、 環保行業在隱痛中催生變革
説到環保行業現狀,作為業內人士,我想用“喜憂參半”來形容。看看市場商機無限,但又覺得很不著力;聽聽政策暖風頻吹,但一時很難落地。我的總體感覺是一個“亂”字;魚目混珠、良莠不齊,政府“錢花了不少,項目沒做好”,排污企業“兩頭不討好”、環保公司“無所不能,同質化競爭”,監管市場“潛規則盛行,威懾力不行”……當然,面對這些行業的共同痛點,面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尷尬局面。更多的是參與各方的糾結和無奈。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這樣的節點上,一場圍繞“環保”“科技”的變革悄然而至:
一是圍繞環境而生的兩大變革。一是生態效應的變革。不單是霧霾,像重金屬,POPs,土壤污染,農村污染都在近幾年突然涌現,但事實上環境問題永遠沒有“突然”一説,只是病在“腠理”“肌膚”“腸胃”“骨髓”的區別而已。以總量控制的思路來“大處著眼”是對的,但解決方案絕不能再簡單粗暴,而要學會“小處著手”,擅治“未病”。 二是環保需求的變革。我們常説環保市場是政策驅動型和政府推動型,但究其根本,環保的原生需求並不是政策和政府,而是民眾和健康。從世界範圍看,各個國家環保實踐的萌芽無一不是源於人民健康受到威脅。但是,當我們把環保作為一個産業來發展後,這個原生需求反而“被游離”和過多地“被代表”了,這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背道而馳的,需要正本、歸位。
在民眾健康的原生需求之上,次生出政府部門的治污需求進而污染企業的減排需求,而且多年來,兩大次生需求的主體似乎一直囊中羞澀,其實倒不如説,是在環保的投入産出比面前不甘心為“政績成本”和“守法成本”埋單,就像再富有的人,面對自己不欣賞的商品也會一毛不拔一樣。而隨著我國政治改良和法制完善,未來的新常態應是無能治污的政府和無力減排的企業就沒資格存在。
二是圍繞科技而生的兩大變革。一是環保産業的變革。當越來越多的環保項目更加注重的是環境品質改善的效果,而非項目本身的驗收時,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就會認識到做環保的生意不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商品交割那樣“銀貨兩訖”“概不負責”的業務模式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類似于合同能源管理的環境服務,畢竟越能創造“價值”,就越會在採購清單上被列為優先級,所謂“沒錢”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即使客戶真的沒錢,環保企業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資源整合能力或工藝優化能力幫忙“找錢”或者“省錢”。 二是競爭要素的變革。同樣的,當驗收導向轉為效果導向時,競爭要素也會發生變化。外國人來中國做生意,學會的第一個詞是Nihao,第二個詞就是Guanxi,這是中國市場的一種瘟疫,環保也沒能免俗,本來為公平公正而設的招投標過程反倒成了權力尋租的溫床。除此以外,為訂單花落誰家而展開的企業競爭還經常呈現這樣的怪象,即設備製造商像“售貨員”,全憑一張嘴,工程建設商像“包工頭”,全憑一口價,投資運營商像“高利貸”,全憑一袋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負面一邊倒的結果,歸根結底是因為本應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技術被扭曲的配置方式錯放到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位置,否則這些口水大戰、低價競爭、砸錢比賽就可以分別成為宣傳策劃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資本籌措能力的體現,是對科技研發能力的良好補充。而隨著産學研模式的日臻成熟和技術競爭力的地位提升,科學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路程會越來越短,而且一定是有的放矢。
因此,環保行業的這一次變革,是一次全範圍,脫胎換骨式的變革,在變革的時期,低效,落後的産業形態和商業模式將會快速被歷史淘汰,環保産業將會快速的回歸服務業的本質,清晰的指向環境改善的效果。擁有鮮明的核心技術,擁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服務能力的企業將成為這個時代的勝利者。
二、這場行業變革的動因和歸宿
母庸諱言,環境問題和行業詬病,是變革的內在動因——環保行業已經到了難以為繼、不得不變的轉捩點上: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環保企業越來越感到,市場越來越難做,訂單越來越少;環境問題帶來區域污染、危及民生健康越來越多,國家對治理標準越來越嚴格,環保部門的監管壓力越來越大,排污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掣肘和越來越高的治污成本……常規的産業模式、傳統的行業規則、市場的運作方式越來越不適應“新常態”的要求。
而從外在的變革推動力,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全社會對環境改善持續的關注和迫切的需求;二是剛剛落幕的四中全會所體現的依法治國的方向;三是中國正在進行的發展模式的轉變,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這三個變化,勾勒出環保産業升級與變革的輪廓。
一是革誰的命?
重點就是要革潛規則的命,讓顯規則盛行;革沒有真本事、沒有好技術企業的命,讓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成為主流;革劣質産品、劣質裝備、劣質工程的命,讓標準化、高端化、成套化的産品和裝備統領市場;要革接了工程,不能保證治理效果的項目公司的命,讓有服務能力的品牌公司贏得市場;要革舊觀念、舊思維的命,打造一個新理念、可持續的産業新模式。
二是革命帶來啥變化?
通過我們的行業革命,要從低價格、低成本、低品質的舊常態向以“治理效果為評價標準”的新常態中來,從無序、惡性競爭的舊常態轉到有序、良性競爭的新常態上來。構建一個全新的環保産業促進體系,推動環保行業回歸它的本質屬性,回歸到法制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健康軌道上來。
三、環境醫院——推動變革的全新模式
作為唯一的環保國家級高新區,我們一直在思考,新常態下,作為專業園區要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才是正道?環保行業要如何引領和演變,才能集聚正能量,走上健康軌道?這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越來越感覺到,環境醫院模式正好契合了這場變革的新訴求,也是新常態思維下推動環保産業組織方式變革的新路徑,更是新階段環保産業升級從關係時代走入規則時代的一面旗幟。
如果説,40年前,宜興開啟了“中國環保産業”的先河的話,那在新一輪的産業變革中,我們又將承擔起中國新環保行業革命的先鋒。因為,我們作為國家級高新區,有義務、也有責任要擔當起産業轉型的使命,要舉起“産業革命”這面旗,引領中國環境産業、服務中國環保市場,使我們的産業符合內在成長規律,符合國家治理要求,打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宜興模式——“中宜環境醫院”,為國內環保産業的升級提供可複製的樣板和標桿。
環境醫院。顧名思義,就是為環境看病。在協同機制下,將企業、人才、技術和資本等諸要素有機整合,以醫院的組織肌理構建一個一站式、全流程的環境綜合服務平臺,為環境問題的治理和改善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就我們正在組建的中宜環境醫院而言,是依託宜興豐富的中小環保企業集群,整合國際國內領軍專家、領先技術和優勢企業,以環保産業集團為龍頭,以各産學研創新平臺為支撐,以PPP、第三方治理服務為模式,為國內外的區域環境治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及工程建設和運營服務,是一種超級環境服務商。
環境醫院定位。一面旗幟:對內有效引領、組織與整合各細分領域優秀技術企業加盟,對外打響園區品牌,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像當年的井岡山會師,集聚更多的環保正能量。一個平臺:打造國際國內領先技術整合、環保産業細分領域全覆蓋的設計、施工、運營、服務一條龍的一個超級平臺。一套服務:對外有效推介宜興環保産業一整套服務,以系統方案的設計和解決提供可複製的服務模式,加快與各地政府間産業與技術的所有合作、全流程服務。
環境醫院主攻方向。(1)疑難雜症——工業污水:致病原因、把脈診療、開方用藥;(2)後遺症——環境處理設施的改良與運營:“重水輕泥”症、“不負責任”的垃圾焚燒症等;(3)並發癥——流域治理和區域治理:水體富營養化症等。
環境醫院主要功能:改良産業生態,實現四個負責。 首先是對診療過程負責。一是通過醫生監管,確保每一家出診企業都足夠勝任環境治理工作。避免庸醫殺人的悲劇。二是通過産品監管,有質檢中心和標準化工廠作為環境醫院的配備平臺,確保將客戶的採購風險降到最低,採購效率升到最高。
其次是對治療方案負責。一是通過資訊整合。集大家之長,做到“門門精”“個個通”,其資訊渠道和數據庫是方案優化的重要基礎。 二是通過智力整合。對單一症狀有專科解決,對綜合性、區域性的要實行“專家”會診制度,辨證施治,取長補短,用藥促相生,避相剋。
三是對醫患關係負責。通過環境服務。環境醫院收治的每一個“病例”都要明確收治前後的變化即療效,是以真正的環境改善為最終目的。而非簡單的“頭痛醫頭”。通過反饋機制。環境醫院的反饋機制是針對整個體系甚至影響整個産業,“醫患”互動良性而高效,實施品質跟蹤和效果保險。
四是對技術創新負責。一是通過人才輸入。在醫學界,口碑最好的那些醫院無一不是優秀高校的附屬醫院或者有保質保量的人才輸入渠道。類比下,環境醫院和“環保學院”的相輔相成,確保人才的可持續。二是通過成果轉化。環境醫院能夠讓“臨床”和“科研”以最快的速度對接,成為産學研合作模式探索的有益補充,成為瓶頸突破的一個關鍵點。
環境醫院特點。超級環境服務商。它不僅開方把脈,還要解決疑難雜症,不僅能提供第三方服務,還能承擔違法責任兜底;家人才大智庫。整合了環境領域的各路人才和領先技術,高校資源、國外資源,實現以人才和技術為核心的競爭導向;環保大數據中心。盡可能多的市場資訊、環保問題、解決方案都將在這裡匯聚、排列、組合、篩選,向業主提供面向效果的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案,改變了産業原有的組織架構,回歸環保産業的本質——服務業。
環境醫院的架構。兩大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投資決策委員會;三級設置:宜興設總院、建特色專科,各地設分院;九大平臺:診斷、檢測、設計、標準化、工程化、技術、項目資訊、投資、風控等。
四、環科園具備了環境醫院的基礎和優勢
正處於變革前夜的環保行業,參與各方的市場力量正在經歷痛苦的蛻變,政府面對環境和資金的雙重壓力,排污企業面臨環境執法和環保投入的雙重壓力,環保企業面臨新的商業生態下重塑商業模式和産品的壓力。套用狄更斯在《雙城記》的一句話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大變革時代,必將實現大突破。誰能更先一步的整合資源,有所作為,誰就有可能獲得超常規的發展。而在中國現階段,我們覺得宜興的産業積澱和園區的資源集聚,已經具備了實施環境醫院的條件和基礎。
一是深厚的産業積澱。宜興保産業的起步最早,宜興環科園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的環保專業園區,環保産業有40年的發展史,園區有20年的建設發展史。現在已經形成了4000多家環保及配套企業,這個産業規模和集聚效應在全國獨一無二,也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在一些細分領域,宜興有一批代表性的企業做得特別專,更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十萬從業人員的實操能力和由此帶來的市場資訊更是不可限量。
二是眾多的智慧資源。環科園和國內各大專院校、科研專家有長期的合作關係。已經集聚了大量優秀的人才資源、專家資源,即環境醫院的“醫生”的儲備。還有眾多的産學研合作體,擁有了提供成套方案、解決各類環境問題的專業隊伍和權威機構。
三是放大的品牌效應。環科園已經成為國際環保技術轉移和國際合作的第一跳板。目前,園區與德國、丹麥、芬蘭、荷蘭等8個國家建立了清潔技術對接中心。與20多個國家在新能源、環保清潔技術等領域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和對接。與此同時,成都、哈爾濱等希望深度合作、建設環境分院的意願非常強烈。
基於此,我們前期就環境醫院的構建做了大量儲備。
首先從軟實力上,做環保資源的整合者。
1、從整合企業資源入手。一方面對內,篩選1500家中小企業,挖掘獨門技術,培育潛力種子,形成一批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博大、藍星、菲力);其次,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向海外並購先進技術,形成新競爭力(江華、淩志);另一方面對外,吸引大央企、大資本來園採用股權收購、資産並購、聯合投資等整合形式兼併重組,謀求做強。這些都是環境醫院的臨床醫生和援外隊伍。
2、加快專家資源落地。目前我們已經有十大部委資源相繼落地,所有的環保類高校、院所都和我們有緊密型的合作體,並有環保市場的歷練經驗。像哈宜、南宜,不僅依託研究院,具有強大的檢驗檢測儀器設備,更有一流院士支撐,都是各自領域的特色專科;像中科院岩土所,在淤泥、污泥的處理上技術方案設計、成套化裝備都處在國際領先位置, 在土壤智力上已經形成了“分院”的水準。
3、構築“兩個池”。資金池、技術池。一方面我們和中植資本、大唐金控等業界知名金融企業開展合作,建立大型環保産業基金、融資租賃公司、保理公司等,為實施區域治理、第三方治理、PPP模式的實施提供強大的資本支援;吸引海內外優秀團隊、領先技術來園合作,構建完善的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
其次,在硬實力上,立足本土企業依據特色各自建分院。目前,已經篩選有11家特色專科,要逐個建立門診部;環境總院的硬體已經成型。目前,10萬平方米的總院、18幢小樓已經竣工,正在進行內裝。宜正環保電商已經正式運作,和湖北理工大學合作的中宜環保學院九月已經開學,國際環保展示中心明天將開館。與此同時,中節能宜興環保産業園、北控宜興環保裝備産業園已經破土建設,未來概念水廠、東盟環境技術與産業發展示範基地、靜脈産業園等有形平臺都在規劃設計之中。
我們期待,通過資源的優化組合和配置,“中宜環境醫院”最終成為一個提供環保優質服務的平臺,成為一個優秀企業集聚共同開拓未來的平臺,成為一個環保技術成果轉化,有志青年創新創業的平臺,更是成為一個創造社會價值,並與社會分享價值的平臺。真誠的希望優秀的企業,資本,創業青年加入我們的環境醫院平臺。
五、下一步我們將如何動作
主要突出四大重點:一是做強實體醫院。
1、建設聯合環境總院。在春節前,完善頂層設計,完成《環境醫院三年規劃》。
2、加快首批特色專科入駐。面向國內外,採用三個“三分之一”構成,本土優秀、國內最好、國際領先的各佔三分之一。在此基礎上,建立專家資源庫、合作運營機制,完善管理架構。
3、加快特色專科建設。從點上突破,成熟的特色專科率先起步,加快示範工程的建設,形成可參觀、可複製效應。如,中科院薛強領銜的土壤專科、類似藍星(工業廢水),三強(臭氣),博大(油田廢水),這樣的企業,要率先亮牌。並建立共贏的融合機制和股權結構。
4、逐步“走出去”複製建分院。對環保理念一致的城市、方案成熟的合作區域率先啟動“環境分院”的建設。
5、實施全球環保英才招聘計劃,加快人才和技術儲備。出臺激勵機制,實施面向全行業公佈園區的創業扶持計劃和人才招聘計劃;尤其要鼓勵和宜興關聯緊密的專家學生帶著技術來宜興創業;鼓勵有在大的環保企業和設計院的工作經歷,有經驗的年輕人,開辦服務型公司;鼓勵宜興企業內部人員創業,將設備製造的服務元素企業化;高新聘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財務人員,投資管理人員,項目管理人員。
最終,要實現幾個“最”:最好的專家、最好的技術、最好的方案、最好的治療、最好的服務。
二是壯大環保電商。加快宜正環保電商的擴容和推介,擴大互動和交易量,提供一個公正透明的交易平臺。
三是推行標準化。建好標準工場,用好國字號檢測中心,
實現權威發佈、標準先行,讓非標産品、偽劣産品沒有市場。
四是組建環保聯合大學。在中宜環保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新機制的環保聯合大學,為環保産業提供源源不絕的新人才、新思維。
我們期待著,中宜環境醫院集聚最優秀的環境醫生、最優秀的環境技術、最優秀的環境設備,為行業提供最優的問題診斷、最優的方案設計、最優的工程實施和最好的運營服務,推動行業革命,引領産業轉型,支撐環境治理,服務生態文明。我們想通過環境醫院的構建,順應中國經濟和行業發展的“新常態”,更在行業內倡導和推行了市場秩序的“新常態”,打造了環保行業向服務業全面轉型的“新常態”,從模式上倒逼了企業發展方式的“新常態”,通過這樣的模式,把園區多年積聚的能量實現一個井噴式的釋放,打造一個代表未來産業發展的最佳業態。
(作者係江蘇省宜興市委常委、宜興環科園管委會主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