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加劇與氣溶膠粒子濃度水準有關
- 發佈時間:2014-11-03 01:00: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正在組織重大研究課題,對中國大氣複合污染的成因及應對機制進行研究,這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科院楊衛院士在2014中國城市學年會上透露的。他表示,要以化學、物理學、毒理學、醫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會診”城市複合大氣污染。
2014中國城市學年會日前在浙江杭州市舉行,年會設城市文化遺産保護、城市教育、城市交通、城市流動人口和城市生態環境五個分會場,而最後一個分會場討論的話題就是霧霾。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曳研究員表示,我國霧霾加劇與居高不下的氣溶膠粒子濃度水準有關,一些指標在全球僅次於南亞的一些城市。他介紹説,我國陸地眾多污染源向大氣中排放大量氣體,這些氣體經過大氣化學反應,一部分轉化為二次氣溶膠粒子,科研人員通過全國16個站點的分析,發現PM10品質中超過50%是這種粒子,這一比例在夏天的北京可以達到80%。而且,二次氣溶膠粒子的形成受天氣條件控制,這是霾跨省連片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一個有利於這種粒子形成的氣象系統往往控制的區域也比較大,同時,空氣中水汽較多時,某些吸水性強的幹氣溶膠粒子還會吸水長大,這使得觀測的不確定性加大。此外,在我國大氣中,包括沙塵、城市逸散性粉塵和煤煙塵等在內的礦物氣溶膠的品質濃度就相當於歐美國家城市區域中各類氣溶膠品質濃度的總和,礦物氣溶膠與污染氣體還會發生化學反應,使得霧霾問題更為複雜。
張小曳介紹説,我國霾主要分佈在9個區域,其中,包括京津冀地區、關中地區等在內的華北區域、以長三角為主體的華東區域、以珠三角為主體的華南區域、以四川盆地為主的西南區域是區域性霾最大的區域。而氣溶膠的源頭則可分為燃煤、燃油和與居民各項活動相關的排放。他認為,治理霧霾時不能只顧治理秸稈焚燒,當務之急應該是控制燃煤,因為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有70%以上是煤炭。污染控制需要從能源結構調整、機動車減排、逸散性粉塵和政績考核等方面綜合治理,對治理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應有充分的科學判斷。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大氣污染控制中心主任賀泓研究員表示,外因是氣象,內因是污染。他分析説,煙氣排放導致大氣氧化性增強,從而使得氣態污染物向顆粒態污染物的轉化出現暴發,超過大氣可以容納的環境容量,要是遇到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靜穩天氣,就會出現大面積霧霾。
賀泓説,著名的倫敦煙霧事件源於燃煤污染,而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則源於機動車排放,而中國的霧霾天氣兼而有之,近期應該從提高油品品質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做好燃煤煙氣脫硫脫硝、控制工業廢氣、控制農業區的氨排放和減少生物質無組織燃燒等方面進行控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