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川股齊交成績單 優生差生排排站

  • 發佈時間:2014-11-01 04:35:58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季報披露于昨日正式落幕,92家川股前三季度的成績盡數出爐。從統計數據看,今年前三季度,省內上市公司業績喜憂參半,雖有46家公司同比實現增長,卻也有同樣數量的公司相比去年同期下滑,業績增長公司較今年中期近70家的數量有所下降。就在這“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狀況下,最賺錢的川股、成長最快的川股以及嚴重虧損、瀕臨退市的川股都在兩極分化中排定座次,誰是好學生,誰是“差學生”,隨著各大上市公司成績單的提交而一一揭曉。

  1

  賺錢榜

  前五強

  五糧液 47.07億元

  川投能源 28.79億元

  新希望 15.73億元

  瀘州老窖 12.47億元

  東方電氣 10.89億元

  2

  增幅榜

  前六強

  和邦股份 1548.05%

  四川聖達 1001.98%

  振芯科技 787.49%

  金亞科技 297.24%

  四川雙馬 279.42%

  岷江水電 223.75%

  3

  虧損榜

  前五弱

  *ST二重 虧損14.98億

  陽煤化工 虧損4.7億

  川化股份 虧損3.62億

  瀘天化 虧損3.5億

  四川長虹 虧損3.14億

  凈利最多

  業績增幅雖放緩

  五糧液依然最賺錢

  儘管自2012年以來白酒行業景氣度下滑是不爭事實,但憑藉行業的較高毛利率,五糧液依舊以前三季超過47億元的凈利潤將“最賺錢川股”的稱號攬入懷中。三季報顯示,五糧液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50.6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07億元,每股收益1.240元。在五糧液之後,位列賺錢榜亞軍的則是後來居上的川投能源,雖然今年上半年還落後於當時排行第三的新希望,但憑藉其三季度的優異表現,川投能源卻擠掉了彼時的亞軍瀘州老窖,成功躍居賺錢榜次席,根據公司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達到28.78億元,其中僅第三季度單季盈利便超過19億元。而今年中期排名第三的新希望保持了穩定增長,前三季凈利達到15.73億元,維持季軍位置。三甲之後,“老四”瀘州老窖與“老五”東方電氣凈利分別達到12.47億和10.89億元,雙雙突破10億元大關。總體來看,整個賺錢榜上,凈利過億企業數量達到30家,其中有19家突破兩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相比第二名的川投能源,五糧液仍舊以超過18億元的優勢遙遙領先,但面對後者前三季高達119.72%的同比增幅,五糧液則顯得有些“不思進取”,三季報顯示,五糧液今年前三季度營收下滑21.38%,同比下跌33.74%,第三季度單季實現凈利潤13.13億元,同比下滑52.36%,環比今年第二季度的22.53億元下滑超四成。對比五糧液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86.76億元、凈利潤37.86億元來看,五糧液今年以來三個季度的業績呈現逐季下滑的趨勢。在增幅方面,新希望則保持了穩紮穩打的作風,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3.05%。

  進步最快

  半數公司實現增長

  和邦股份繼續領跑

  增幅方面,92家四川本土上市公司中,共有46家公司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剛好佔據了川股總數的半壁江山。具體來看,和邦股份同比大增1548.05%,延續了今年中期大漲15.29倍的黑馬姿態,繼續領跑增幅榜單。公司三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51萬元,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87%,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高達6.93億元。今年4月,和邦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取得了和邦農科100%股份,而公司也明確表示,公司業績的大幅增加,得益於新增合併的和邦農科業績貢獻。

  和邦股份之後,四川聖達則以1001.98%的增幅緊緊跟隨,但在進步的成色上有些不足。根據三季報,四川聖達前三季凈利僅為1773.9萬元,而營業收入則為3.19億元,同比下降56.67%,公司稱,營業收入減少的原因主要因為下游需求不旺,産銷量減少,價格持續下降,攀枝花焦化的關閉,聖達焦化搗固焦産量下降均對營收造成影響。而振芯科技與金亞科技分別以787%和292%的增長率佔據3、4席位,兩者凈利潤分別達到2800萬元和2141萬元,上年同期過低的凈利潤基數則成為其業績暴增的直接原因。除了前四強外,在業績增幅超過100%的公司中,還包括了四川雙馬、岷江水電、樂山電力、川潤股份、國金證券等13家公司。

  成績最差

  *ST二重蟬聯虧損王

  績差企業忙自救

  有登上紅榜的優等生,就有留守白榜的差生。虧損榜上,除了今年5月起暫停上市的*ST二重繼續佔住“最差生”的位置,以鉅額虧損等待退市外,陽煤化工、川化股份、瀘天化以及四川長虹則包攬了虧損榜的前五名的剩餘4席,而四川美豐、宏達股份、水井坊等虧損也均過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連虧的退市風險激增的大背景下,多家績差公司積極展開自救,通過股份劃轉、剝離資産等方式進行重組,以求力挽狂瀾。

  作為目前暫停上市的4隻*ST股中的唯一川股,*ST二重距離退市無疑是最近的。根據公司昨日公佈的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9.11億元,凈利虧損14.98億元。除了持續低迷的業績外,*ST二重還曾於此前公告,在重機行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計銀行貸款等逾期債務達到27.83億元。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昨日三季報發佈的同時,公司還公告稱,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公司位於成都市成華區龍潭工業園的房産(在建工程)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也被查封。不佳的業績加上不菲的債務,*ST二重的扭虧之路已是困難重重。去年年底,*ST二重試圖通過出售資産扭虧的計劃就被叫停,而在三季報中,*ST二重仍未透露出關於重組的資訊,分析人士稱,鋻於重組審批等程式至少需要2個月,公司目前仍未找到有實力的重組方,預計其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原地踏步”的*ST二重外,排名虧損榜前列的陽煤化工、川化股份、瀘天化、四川長虹前三季度虧損則分別達到了4.7億元、3.62億元、3.5億元和3.14億元,同比下降分別達到394.93%、51.13%、656.56%和201.28%。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整體陷入低迷,公司主業難有明顯起色的背景下,上述公司最近也是動作頻頻,通過重組進行自救。此前,陽煤化工就曾出爐定增方案,擬募資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而在三季報中,公司表示,若公司多項減虧增盈措施能夠順利落實,公司有望在下一報告期末實現扭虧為盈。而同屬四川化工旗下的瀘天化與川化股份也積極展開了重組,今年8月,四川化工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39.33%的股份無償劃轉給瀘天化,瀘天化集團在晉陞公司的控股股東後也表示未來將整合資源,引進戰略投資者,促進上市公司産業轉型升級增強其持續經營能力。而出資3.52億元受讓川化股份16%的股份的四川發展也因旗下的頗多優質資産使得川化股份的重組預期大增。不僅如此,四川長虹也于9月中旬停牌,宣佈公司正策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並論證公司電漿屏及模組資産和業務處置方案,而昨日晚間四川長虹發佈最新公告,其定增方案已經新鮮出爐。

  一馬評川

  下一個是誰?

  在川股虧損榜的頭5名中,陽煤化工、川化股份、瀘天化均已經展開動作,這一次,輪到四川長虹了。

  不同於川化股份與瀘天化的引入戰略投資者與股權劃轉,四川長虹這次做得更徹底,剝離了此前對業績形成巨大拖累的電漿業務虹歐公司,又將軍工企業零八一集團收入懷中,一進一齣之間,雲集兩大熱點于一身的四川長虹明亮的前景似乎已清晰可見。

  甩掉負擔是為了更好前行,佈局新業務則是為了更快改變,四川長虹的這一次動作,為那些仍在苦苦掙扎的虧損川企提供了兩個模板,但如何根據自身情況活學活用,卻依舊需要很多企業的管理者投入時間長期思考,餐飲不行就去環保,環保沒勁就去傳媒,傳媒膩了就去大數據,什麼火熱追什麼,往往會讓企業在一時的風光之後再度陷入困境,曾經的湘鄂情——如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中科雲網就是明證。結合企業的特色,做好新業務,不忘老業務,認認真真做産品,踏踏實實做服務,才是一個虧損企業能夠在終場哨響之前打入制勝球的關鍵,希望四川長虹能夠通過此次重組讓一支老牌川股煥發生機,也希望下一個面對困境的川企能夠再接再厲。至於下一個是誰?我們不妨一起期待。

  定增40億收購軍工資産

  四川長虹實現“雙腿走路”?

  於今年9月停牌籌劃重組事宜的四川長虹終於揭開謎底。昨日,四川長虹發佈公告,宣佈了此次剝離電漿業務相關資産以及定增購買資産的議案,根據公告,四川長虹所持有的虹歐公司61.48%股權將作價6420萬元轉讓,同時公司擬以不低於3.50元/股的價格,向包括公司控股股東長虹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名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1.43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0億元,用於收購零八一集團100%股權以及打造智慧交易平臺和模式建設,公司股票將於下週一復牌。

  公告顯示,此次定增價格為3.50元/股的價格,擬發行不超過11.43億股,募集的40億元資金將投向軍工以及家電相關項目。具體來看,其中的約22億元將用於收購零八一集團100%股權,8.5億元用於智慧交易平臺和模式建設項目,4.5億元用於智慧研發管理平臺及體系建設項目,剩餘5億元為補充流動資金。根據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為發行人控股股東長虹集團及其他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其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合法投資組織等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其中長虹集團以不低於其發行前持股比例23.20%參與認購,其他發行對象將在本次非公開發行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核準文件後,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及發行對象申購報價情況,按照價格優先等原則以競價方式確定。

  公告顯示,零八一集團為我國産業鏈條最為完整的近程防空骨幹企業之一和軍工電子核心能力建設重點單位,集團在低空監視雷達、海洋狀態監測雷達、機場場面監視雷達、雷達綜合應用平臺等民用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部分産品已經開始生産並實現小批量銷售。公司稱,零八一集團整體注入上市公司後,利用上市公司平臺,充分發揮其技術、設施和人才優勢,有利於快速推進科技成果産業化應用,實現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軍工電子産業建設目標,進一步促進軍民融合産業深度發展。

  同時,作為實施公司智慧戰略的兩大重要內容,建設智慧交易平臺和構建智慧研發平臺將有利於實現公司傳統商務全面電子化,逐步整合併打通線上線下資源,實現現有渠道O2O,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本報記者 馬玉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