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大兇猛險資圍獵金地警惕房地産順週期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0-31 09:26:2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四大兇猛險資圍獵金地

  險企鍾愛地産股已經到了如醉如癡的地步,市場驚現四險企同時追捧同一隻地産股,而金地集團就成為被圍獵的對象。金地集團近日發佈三季報顯示,除了華夏人壽、天安財險通過旗下投資賬戶在二級市場購買金地集團股票外,被貼上“野蠻人”新標簽的安邦保險成為金地集團股票的瘋狂追逐者,而投資大亨生命人壽更是歷經數次增持坐上了金地第一大股東的交椅。

  生命人壽增持逼近要約收購線

  金地集團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底,金地集團的第一大股東為生命人壽,在三季度繼續增持了金地集團至29.9%,逼近要約收購線。

  具體來看,生命人壽通過“生命人壽-萬能H”、“生命人壽-萬能G”、“生命人壽-分紅”三個賬戶合計持有金地集團股份比例達到29.9%。而在二季度,生命人壽持有金地集團總股本的27.626%。

  金地集團的歷史公告顯示,此前的4月18日,生命人壽召開公司董事會執行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同意公司繼續增持金地集團,持股比例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30%。

  事實上,生命人壽覬覦金地集團由來已久。早在去年初,生命人壽對金地集團便開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當時生命人壽持股比例超過5%首次舉牌金地集團,此後,生命人壽先後7次通過投資賬戶增持金地集團,並於今年4月9日持股比例達到17.673%,一躍成為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

  “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大同證券分析師付永翀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表示,由於收購其他股東股份的成本不好控制,且投資金額較大,生命人壽或許不會超過要約收購線,而只是為了鞏固其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金地集團遭四險企圍獵

  除生命人壽外,金地集團作為地産股,也成為安邦保險、華夏人壽和天安財險的香餑餑。其中,安邦保險對金地集團的追逐並不亞於逼近要約收購線的生命人壽。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生命人壽通過旗下兩賬戶增持金地集團1.1億股股票,持股佔比由27.63%升至29.9%後,安邦保險緊隨其後增持了1億股,佔比也提升至18.83%。

  與安邦保險、生命人壽相比,華夏人壽和天安財險顯得較為低調,這兩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94%和2.36%,希望在其他險企角逐時也從中分得一杯羹。

  但不管四險企在金地集團戰場上如何博弈,生命人壽似乎對穩坐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之位胸有成竹。此前有媒體報道,有生命人壽高管曾在金地集團股東大會上放出“我們已經是第一大股東了,肯定不會對安邦保險的步步緊逼坐視不管”的豪言。

  房産地被看做估值凹地

  目前來看,房地産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領域。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瘋狂角逐金地集團服份,備受市場關注。

  有熟知險資投資的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險企進入房地産,與其資金實力及投資結構有關,房地産行業的高利潤也吸引險資不斷介入。比如投資商業地産可獲得長期穩定的高回報率租金收益,相對於保險公司5.5%的投資收益假設,商業地産的投資收益假設一般都在8%左右。這樣的收益,一方面為保險資金提供了較為穩定的收益;另一方面還可以優化保險資金的資産負債結構。而舉牌標桿房企以獲得控制權,則是險資的進一步訴求。

  早在2012年,“生命金融城”就已在長春、襄陽、東莞、揚州、西安等多個城市開花。隨後,“生命金融城”被指是生命人壽“圈地遊戲”的消息屢見報端。

  德佑地産高級研究經理陸騎麟分析表示,生命人壽實際控制人張峻旗下控制的“富德係”早年是房地産開發起家,現在涉足保險、證券等金融領域。此次控股金地集團,更多可能是地産和金融的業務整合。而針對生命人壽旗下資金一直採取的激進投資策略,坊間盛傳這或與“明天係”有關。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對此表示,不動産此前就是險資資金池投入的重心,險企不甘心只做項目投資,而且希望從股權控制的角度進行佈局。當前,房地産行業低潮期顯現,房地産公司估值較低,險企善於尋找估值低的投資標的,抄底後再運用長線投資策略。

  房地産順週期風險值得警惕

  事實上,以股權投資方式進入房地産,並非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的專利。此前,還有險企入股了萬科A、遠洋地産、佳兆業、華僑城等眾多房企。中國人壽四年來就持有遠洋地産高達29.6%。

  針對地産市場走勢,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此前曾表示,面對房地産市場下行壓力較大,保險資金不動産投資的順週期風險值得關注。

  據了解,從2010年開始,保險資金正式開閘投資不動産。今年一季度末,保險機構投資性不動産規模754.87億元,總體規模不大,但較去年同期384.7億元的投資規模,增幅達到96.22%,增速較快。

  但在不動産價格上升通道中,有些保險公司通過不動産再評估的形式,增加了盈利和償付能力水準。但是,一旦不動産市場進入下行通道,情形正好相反,其中的順週期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此外,鋻於不動産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撐性作用,不僅要關注不動産市場本身價格的變化,而且要關注不動産市場分化所帶來的對經濟發展和相關金融産品風險的惡性迴圈,比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甚至還可能帶來的利率風險等。(記者 馬元月 陳婷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