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聯儲量化寬鬆落幕 對中國穩健貨幣政策影響不大

  • 發佈時間:2014-10-31 08:39: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華時報訊(記者高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9日發佈聲明稱,在10月份完成最後一輪150億美元購債活動後,將不再進行此類活動,這意味著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歷時6年、先後三輪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正式宣告結束。

  美聯儲這一非常規貨幣政策手段,從最初實施至結束,爭議聲從未停止。贊成者認為,陷入金融、經濟危機必須使用這樣的超常規手段才能“力挽狂瀾”;反對者則認為,這一手段造成流動性氾濫,只是讓資産價格上升,並未從實質上令經濟好轉。

  國開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徵徵認為,美聯儲退出QE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當前美國經濟增長情況較好,失業率持續下降;第二,長期低利率寬鬆政策對一國經濟增長會産生負面影響,QE已經執行了6年,在經濟條件好轉時應及時退出;第三,長期寬鬆政策對美元貨幣地位不利。

  隨著量化寬鬆結束,加息將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下一個重要步驟。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將怎樣邁出金融危機後首次加息步伐,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將産生深遠影響。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的言行必須慎之又慎,否則不僅可能影響美國經濟來之不易的復蘇,也會給本就疲弱的全球經濟蒙上陰影。民生證券研究員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美國不會過早加息。

  ■影響

  對我國穩健貨幣政策影響不太大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29日在紐約表示,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卓有成效,受美聯儲退出政策的影響有限。國內專家也普遍認為,美國退出QE對中國資本流動影響有限,人民幣資産對於全球資本而言仍是較優質的選擇。QE退出後對中國當前以穩為核心的貨幣政策將不會産生太大影響。

  杜徵徵分析,美聯儲退出QE後將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包括進入中國的資金,流動性壓力將有所加大。同時將影響人民幣匯率,對中國進出口産生正反兩方面的影響。

  管清友分析,此舉將加劇外匯佔款的趨勢性下行,推動央行貨幣投放渠道轉變。我國目前房地産市場趨勢性走弱、貨幣持續寬鬆的情況,該舉措將縮小國際資本在中國的套利空間,導致外匯佔款繼續走低,迫使央行通過其他方式補充基礎貨幣,預計明年再貸款等貨幣投放將繼續頻繁使用,如果外匯佔款下行幅度較大,或有降準出現。專家認為,美國此輪復蘇伴隨著貿易再平衡,反而將對中國出口造成更大的壓力。預計我國未來微刺激措施仍會不斷發力,內部自貿區的探索以及外部貿易規則的談判也將隨之加速。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於2015年上半年加息,但美國經濟數據不佳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遲滯美聯儲加息的步伐。事實上,美聯儲的決定確實會影響全球經濟,而隨著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之間的聯繫變得日益緊密,中國也必然受其影響。

  國信證券分析指出,在明年中美經濟週期分化背景下,未來美聯儲加息雖然對我國央行降息空間有所抑制,但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延續,以及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增強,將有利於央行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自主性。

  ■名詞解釋

  什麼是QE?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Easing),一般指央行向私營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購買債券的行為。央行“新創造”的資金被撥入這些金融機構在央行的法定儲備賬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