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01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像訂牛奶一樣訂蔬菜 你試過嗎?

  • 發佈時間:2014-10-31 08:33:27  來源:燕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週六,市民馬女士照例收到了由蔬菜基地送到府的10斤蔬菜,品種有蘿蔔、白菜、番茄、香菜等等。馬女士説,自己辦的是年卡,這樣訂菜除了方便更主要是安全放心。如今,像馬女士這樣有如訂牛奶一樣,直接向蔬菜基地或農莊訂購蔬菜的買菜新模式在省會悄然出現,嘗鮮者有不少是都市白領專門為自己父母購買。據了解,石家莊市區周邊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的農場、農莊越來越多,且都是農民精耕細作,自産自銷自己配送,價格雖然比農貿市場貴很多,但還是受到了部分市民的歡迎。

  現象

  一週送一次或兩次,主要是買安全

  在省會某高校工作的賈女士,平時總是放心不下獨住的父母。父母年事已高,卻既不願意跟兒女同住,又不願意請保姆,賈女士不得不常常買些菜送過去。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一位朋友介紹可以在蔬菜基地訂菜,辦張會員卡,蔬菜基地就會提供蔬菜“宅配”服務。於是賈女士買了張蔬菜預訂卡,從此每逢雙休日基地就直接把蔬菜送到她父母家裏。賈女士對此十分滿意,因為送一次差不多夠老人吃一週了。

  市民王先生是個對食品安全非常重視的人,家裏有個4歲的寶寶,更讓他對吃格外留心。“也是聽朋友推薦的,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訂購了這種服務。就跟訂牛奶似的,訂了張半年卡,價格3016元,一週送1次,一次送8斤菜。看中了所有蔬菜全部採用有機生産標準這一點。”王先生説。如今,王先生過起了足不出戶的買菜生活。

  從田間到餐桌 無縫對接打的是“綠色牌”

  蔬菜“宅配”銷售模式正在改變著傳統的買菜模式。在日前舉行的石家莊農超對接洽談會上,不少農業合作社打出了綠色農産品會員制配送的賣菜模式。

  “我們採用會員制,只要您成為會員,不論市場因素發生怎樣的變化,價格都是全年穩定的。”一家專業集團公司的業務部經理李皂利介紹説,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各種反季節蔬菜已不再是什麼稀罕物,在農貿市場都可以買到。對於很多市民來説,都希望能吃到綠色無公害的當季蔬菜。所以,該集團看中這一商機,在元氏建立基地,專業培育綠色無公害蔬菜,農作物生長實現了可追溯式管理。根據會員的訂單採摘蔬菜,再通過凈菜、分揀、組配、冷鏈物流等環節,將新鮮的農産品在24小時內送到消費者家中。“換個思路賣蔬菜,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益。”李皂利説,目前已經擁有會員1200多名,基地每個月的蔬菜配送量都在5萬斤以上,預計今年能夠達到2000名會員的規模。

  另一家蔬菜專業合作社嘗試的也是對市民“訂制賣菜”,他們在裕華區方村專門辟出120畝地,按照有機食品的標準種植蔬菜,根據會員需求定期派專車把蔬菜送到家。我們按照會員的需求量進行生産,就是會員先交錢,我給你去種菜。”據合作社負責人郭會勇説,會員可按季度、半年或全年進行交費,每斤蔬菜12元錢,無論市場價格怎麼波動,按蔬菜卡訂購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全年一個價,一個月配送4次,共40斤蔬菜,品種會根據季節和蔬菜品類進行搭配。“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為銷路發愁,生産有了計劃性,消費者也能夠享用到新鮮、安全的蔬菜。它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他説。

  另一方面,由於訂制式蔬菜價格較高,因此給農民帶來的收益也有所增加。“現在種菜基本不賺錢,無公害蔬菜雖然種植要求高,但利潤會比種一般的菜高上10%。”

  調查

  基地沒有監管渠道 是否綠色靠“良心”

  據了解,各合作社或農莊的訂制蔬菜都是自己種,自己送。至於送來的菜是否真正屬於“綠色”、“無公害”,由於沒有中間環節,因此也就沒有監管,菜的品質全靠賣家的誠信和良心。“人無良心不出‘良食’,保證生態種植也就意味著:農戶愛惜自己的土地,減少化肥農藥污染,並想辦法生産良心蔬菜。我們的健康承諾:杜絕使用化學合成農藥、使用綠色有機肥、杜絕除草劑、人工除草……”在一家採取“會員訂單”形式的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宣傳單上,印著這樣的宣傳語。

  “我們歡迎用戶先來我們基地現場考察。”幾乎所有“訂菜”的蔬菜基地都用這種辦法取得用戶的信任。

  市民覺得價格偏高 接受起來還有點難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各蔬菜基地的“訂菜”價格不同,但都不低。少的一年也要5000多元,如果是一週配送兩次的,全年卡有的超過了1萬元。一年要花上5000元到10000元來買菜,市民接受程度有多大呢?

  記者隨機對20位市民進行調查後發現,對於配送蔬菜的價格,市民們有著各自的心理底線,但是有八成受訪者都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新式買菜”方式。大部分受訪市民給出的原因是“價格高”、“不能完全信任”。市民王女士説,現在市場上蔬菜以2-3元的居多,但送到府的價格卻高了四五倍,太貴了。

  “既然配送到家,價格高點是正常的,但我認為最多只能高過一倍。”市民劉女士説。

  而贊同這種買菜方式的市民中,贊同的理由則大多是“安全”、“方便”、“新鮮”。

  □本報記者 秋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