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板五週年醞釀多項制度突圍 高估值難以持續

  • 發佈時間:2014-10-31 07:49:3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20隻個股價格翻倍 高估值難以持續

  從2009年開板到2014年,創業板已經經歷了整整五週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業板正在醞釀包括市場準入、轉板機制等在內的一系列制度突圍。不過,亦有業內人士提醒,創業板的高估值難以持續,投資者應當密切注意其中蘊藏的風險。

  2009年10月23日,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截至2014年10月30日,創業板的上市公司總數量已經達到了整整400家,總市值達到了2.28萬億元,其中流通市值為1.38萬億元,平均市盈率為69.23倍。WIND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共計有401家創業板公司完成了網上網下發行,平均發行價格為28.98元/股,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2.57倍,計劃募集資金總計995.79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則為2447.88億元。

  從指數表現來看,自2010年6月1日創業板指推出以來,截至2014年10月30日的1069個交易日中,創業板指累計上行了54.74%,期間最高觸及1571.40點,最低下探至585.44點,累計成交額達到了7.44萬億元。同期,上證綜指累計下跌了7.76%,振幅則為51.58%。總的來看,創業板的整體表現遠遠強于大盤,其波動幅度也遠遠超出。而從個股表現來看,儘管創業板股票的發行價格普遍較高,但在過去五年中,絕大多數股票均較發行價格出現了上漲,截至10月30日收盤,400隻創業板股票中,僅有35隻目前的價格低於發行價,其中,萬福生科價格較發行價下跌了54.2%(後複權),向日葵天龍光電新大新材奧克股份等7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破發程度也均在30%以上。上海鋼聯則成為創業板第一牛股,其目前價格較發行價上漲了855%。數據還顯示,共有220隻創業板股票較發行價格上漲了100%以上。儘管大盤在過去5年中整體低迷,創業板卻不折不扣地走出了一輪牛市。

  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表示,創業板直接促進了以戰略性和創新性為主體的新經濟的發展,並且推動了社會富餘資金轉化成創業資本,大大活躍了並購重組,由於新經濟巨大的活力,使得更多的資本向新興産業集聚,也帶動了新經濟當中龍頭企業利用資本上的機制來兼併更多企業一起發展。

  深交所金融創新實驗室《創業板五週年投資者結構與行為分析報告》披露的數據則顯示,考慮所有股本,過去五年中,創業板投資者合計盈利9137.5億元(未扣除交易成本、利息成本及其他稅費)。其中個人投資者整體盈利高於機構,分別為6066.1億元和3071.4億元。截至9月末,創業板累計簽約戶數達到2436萬戶。參與交易戶數從2009年的155.3萬戶增加到716萬戶,持股戶數則從2009年底的155.3萬戶增加到745.4萬戶。

  10月30日當天,深交所舉行了“加快創業板改革,服務創新驅動戰略”的創業板五週年論壇。《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描述過去五年來創業板取得的成功之外,無論是監管層還是交易所,都把目光放在了創業板下一步的改革之上。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表示,目前,中國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在創業板設立專門層次,支援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企業、科技創新企業上市,進一步拓展創業板對創新經濟、新興産業的覆蓋面。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加快創業板市場改革的決策要求和部署,認真貫徹落實新“國九條”所提出的有關具體規定,持續深化創業板市場化改革,強化創業板服務創新型企業的積極作用,推動創業板健康穩定發展。

  深交所理事長吳利軍則強調,下一步將加快創業板改革發展,包括豐富創業板內部市場層次,增強創業板的市場包容性和制度靈活性。研究建立差異化的上市條件,允許尚未盈利的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同時,實行差異化的制度安排,實現風險分層管理;探索建立創業板轉板機制,研究建立與新三板、地方股權交易中心的對接機制,研究允許創業板內部不同層次之間的轉層次的制度安排;創造條件讓國內已經在海外上市的創新創業企業,能夠回歸創業板上市,逐步讓境外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創業板。

  儘管如此,相對於主機板市場,創業板高估值水準所蘊藏的風險依然不容忽視。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創業板開板五年正面因素居多,起到了鼓勵年輕人創業、鼓勵中國創造、鼓勵中小企業開拓事業、鼓勵中國民間資本創業的重大作用,其意義不可忽視。但與此同時,創業板目前高估值的風險也正在由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承擔。

  李大霄強調,創業板目前的市盈率水準,是建立在投資者對於創業板一系列認識偏差的基礎上的,是不可持續的。首先創業板應當定位為初創企業板塊而非高成長板塊,他表示,在過去五年中,創業板的凈利潤增速並不如主機板,業績波動水準也比較大,從創業板企業構成來看,也不是高新科技板塊,企業品質也沒有主機板企業高。“創業板目前的估值水準,相當於主機板6124點的水準,是建立在投資者對於創業板抱有的不切實際過高期待基礎上的。”

  李大霄表示,創業板企業數量不會一直是400家,也不會一直是單向交易,其估值太高、風險過大,高市盈率註定不可持續,“如果企業真的那麼好的話,這些企業的高管為什麼要瘋狂減持呢?”他説。(記者 吳黎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