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QE退出,中國經濟扛得住

  • 發佈時間:2014-10-31 04:03: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將不可避免給中國帶來影響。我國貨幣政策將如何應對、A股市場將如何反應、黃金價格又會如何波動,一系列熱點話題值得關注——

  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這意味著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可能恢復常態,此前從美國洶湧流入新興市場的跨境資金可能轉向。

  我國貨幣政策可能微調

  為應對QE退出的挑戰,我國貨幣政策將有更多空間進行對衝,對於恢復貨幣政策的自主性有積極意義

  “我國有能力抵禦美QE退出帶來的衝擊。”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志傑表示,在中國經濟能夠穩定增長並且採取正確措施的前提下,衝擊可以承受。

  QE退出的衝擊首先體現在人民幣匯率上。10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457,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2個基點。人民幣匯率的下跌會不會持續?丁志傑認為,美元走強目前已經成為市場共識,但決定其走勢的根本因素還是美國的經濟走勢。當下來看,美元匯率的強勢是階段性的,是否成為趨勢還有待觀察。從歷史經驗看,在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結束時,美元匯率出現了較大反彈,人民幣匯率則相對貶值。“目前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水準,未來走勢還是要看中國經濟基本面的。”

  從今年三季度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基本面、財政金融狀況和國際收支狀況比較穩健。10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三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5017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5021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産減少4億元人民幣,呈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平衡格局。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這有利於實現我國國際收支自主性平衡,也為央行改善宏觀調控、擴大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創造了有利條件。

  雖然我國三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的擴大已經反映了市場對美QE退出的預期,但丁志傑認為,這不會導致國際收支出現不可控制的失衡。

  但隨著美國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我國在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前提下,也可能出現微調。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QE退出將加劇我國外匯佔款的趨勢性下行,推動央行貨幣投放渠道轉變。預計明年,再貸款、PSL、SLF等貨幣投放工具將繼續頻繁使用。

  當然,QE退出帶來的也不全是風險,丁志傑認為,為應對QE退出的挑戰,我國貨幣政策將有更多空間進行對衝,對於恢復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有積極意義。

  對A股短期影響較弱

  當前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充裕、資本賬戶開放度較低,退出QE對A股的負面影響有限,但風險猶存

  目光轉向中國A股市場。在美聯儲宣佈退出QE之後,當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小幅回落。從10月30日A股早盤開盤情況來看,滬深股指均小幅低開,隨後指數呈窄幅震蕩走勢。午盤之後,兩市指數出現分化,滬指在銀行、煤炭等權重板塊的帶動下放量反彈,並創出近20個月以來的新高,深市以及中小創業板則表現平淡。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391.08點,漲18.05點,成交2266億元;深證成指報收8090.55點,跌0.13點,成交2106億元。兩市成交總量逾430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略有縮減。

  “美國退出QE,美股反映較為平淡,這可能是因為市場在美聯儲多次貨幣會議提及退出QE之後,對其成為既成事實的預期較為充分,短期內映射到A股的力度自然較弱。”數米基金研究員李懿哲表示。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美聯儲如期退出QE符合市場預期。同時,美聯儲重申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的表述,緩解了市場近期對經濟前景和流動性快速收緊的擔憂,緩慢的加息節奏將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經濟結構性改革預留更多時間。

  但隨著QE正式退出,市場流動性收縮、國際資本回流美國,將進一步強化美元升值潛力。李懿哲認為,後QE時代,流動性不如往昔充裕,國際資金可能出於避險的考慮,將更多投資于美國本土上市企業,而部分前景黯淡、轉型較慢的A股上市公司將很可能淡出國際遊資的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美元指數的攀升,多數大宗商品或將繼續面臨拋壓,這對有色金屬、煤炭等板塊的上行構成一定壓力。但從當日我國A股市場來看,鋼鐵、採掘和有色金屬等均翻紅報收。“資源類板塊此前已處於超跌狀態,美QE退出給其帶來的影響將是中長期的,短期內這些板塊出現超跌反彈也不奇怪。”李懿哲表示。

  總體來看,對於美國貨幣政策的轉向,李懿哲認為,當前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充裕、資本賬戶開放度較低,QE退出對A股的負面影響有限,但風險猶存,未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黃金市場仍需消化利空

  預計黃金市場將繼續消化消息帶來的負面影響,金價將進一步檢驗12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的支撐力度

  黃金市場表現有所不同。10月29日晚,受消息面影響,美元指數強勢上漲,升破86關口,黃金承受巨大壓力,下跌超過16美元,跌幅達到1.33%。同期,上海黃金交易市場出現聯動反應。AU(T+D)價格自10月30日淩晨2點開始跳水,金價一度跌至238.53元/克,刷新9月26日以來最低價格。尾盤金價維持低位整理,最終收于238.80元/克,為9月25日以來最低收盤價。

  儘管市場早有推測,但美聯儲此次對就業市場和通脹如此樂觀、對終結QE態度如此堅決,還是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黃金的對衝需求降低以及美聯儲釋放的鷹派資訊對美國本地金融市場影響明顯。”金頂集團金融分析師張強表示。

  而自今年6月份以來,國內黃金價格已在較長時間內呈現下跌走勢。以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為例,三季度以來累計跌幅超過9%,最低價為238.30元/克。在頂金貴金屬董事長兼總裁夏宇飛看來,這一方面是國內金價隨國際黃金市場同步下跌的結果,對美國經濟復蘇及美聯儲提前加息的預期造成市場整體避險情緒下降,資金流出黃金流向美元資産;另一方面,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對金價持續下跌的預期影響,來自國內的黃金消費需求也在下降,沒有再現搶金熱潮。

  “預計黃金市場將進一步消化這一消息帶來的負面影響,金價將進一步檢驗12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的支撐力度。”張強提醒普通投資者防範中短期投資黃金的風險。

  “目前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從長遠來講,還是應當看到改革的利好正在逐步釋放。”夏宇飛認為,經濟持續發展對於提升黃金消費需求意義重大,將成為未來支撐我國金價的重要因素。他建議,投資者待底部形態牢固之後再買入並持有黃金,不失為明智選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