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改革非坦途 紅利不免費

  • 發佈時間:2014-10-31 04:03:0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改革既然有收益,也就必然有風險。只有保持定力,持續發力,堅持改革,才能最終拿到改革紅利。倘若遇到困難就放一放,緩一緩,便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2014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甫一公佈,第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7.3%的增速便即刻成為輿論焦點。7.3%的增速為近年少見,社會對這一數據較為“熱情”,本無可厚非,但有部分輿論以“經濟增速低於預期”為由,再一次拋出“要改革還是要刺激”的話題,值得關注。

  “改革與刺激,誰應更優先”,不是一個新的選擇題。近年來,每當某一個或幾個經濟數據,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波動,這種質疑就會應聲而出。有的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調結構可等一等,一些本應該淘汰、整頓的落後生産力還要保一保。有的認為,改革難度越來越大,“啃骨頭”不容易,不能太急,一些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改革儘量往後推一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確在一部分人心中泛起了漣漪,須給予正本清源。

  應該看到,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已為中國經濟應對種種風險與挑戰,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打下了豐富的智力基礎,更夯實了寶貴的精神基礎。如今,中國經濟的包容性和韌性與改革開放前期已不可同日而語。值得一提的是,當下的中國經濟無論是從區域潛力,還是産業潛力來看,仍有巨大的迴旋空間。

  更應看到,改革既然有收益,也就必然有風險。改革過程中出現陣痛,符合改革的一般規律。改革的結果是釋放巨大的紅利,這一點,已經被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所印證。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改革的過程往往是“一山放過一山攔”,時刻伴隨著艱難險阻、激流暗礁乃至切膚陣痛。無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還是延續至今的國有企業改革都反覆證明,只有保持定力,持續發力,堅持改革,才能最終拿到改革紅利。倘若遇到困難就放一放,緩一緩,便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改革過程中出現陣痛,也是我國經濟新常態的真實映射。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的增長。這一增長,無論是從總量還是從速度上,都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但隨著經濟總量的持續增加,環境資源約束的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一定程度的放緩,已成為經濟運作的新常態。對於新常態,應該“心態常”。要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程度上,容忍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的放緩。事實上,增速的放緩,正是為經濟提質增效贏得時間,爭取空間。從目前情況來看,結構調整、産業優化、民生改善也正朝著預期的方向前進,改革效益已然顯現。

  增速的放緩,還是多方主動調控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但經濟運作中不協調、不平衡、低效率和不可持續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要實現有效率、有品質、可持續的增長,就必須要主動改變原有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在這一過程中,原有的低品質增長被摒棄,高效率的增長被培育。因此,這一改革可能導致一定時期內的衰退性調整,而非增長性調整。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推動的一系列重要改革,其積極意義已經初步顯現。從最新的經濟運作數據來看,9月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5.3%,創下19個月來最高;9月份新增貸款為8572億元,也遠超市場預期;9月實際使用外資和全社會用電量雙雙實現轉正……這些態勢,都表明當前的改革是符合規律的,措施是給力的,也為經濟保持中高速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非坦途,紅利不免費。只有充分理解改革的邏輯,調整發展的心態,認清陣痛的實質,才能不為任何困難所懼,不為任何風險所阻,堅持改革不動搖,咬定改革不放鬆,終得改革的大紅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