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領域驕人業績引人矚目舊行業轉型升級時不我待

  • 發佈時間:2014-10-31 01:10: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口張健  責任編輯:羅伯特

  鞍鋼股份凈利大增行業轉機尚需時日

  10月27日,鞍鋼股份對外發佈今年第三季度財報稱,第三季度營業收人達到190億元,比上年同期微降1.19%,但當季獲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6億元,同比大漲449.21%,這也助推該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加到9.2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65%。

  鋼鐵行業是近期表現不甚理想的領域,虧損面較大,整個行業處於困境之中。出現利潤大幅上漲,當然是好事,鞍鋼股份解釋稱,盈利出現好轉主要來自三方面原因,一是由於市場原燃料價格下降;二是該公司加大調整品種結構力度,增加領先産品及新産品銷售比例,提升鋼材價格水準;三是該公司強化了生産運作管理,成本下降。鞍鋼這樣有代表性的大公司走出低谷或許是個別企業的狀況,尚不能得出鋼鐵行業整體走好的結論,但是否説明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行業,隨著經濟的整體回暖,鋼鐵業會有一定程度的復蘇,但是再想回到前一階段的“大幹快上”、産能急速擴張的“美好時光’,是不可能了。産業調整勢在必行,産品優化勢在必行。

  TMT業績◇麗奪目採掘業無奈盈利下滑

  隨著我國加快經濟結構轉型,以TMT行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成為滬深兩市業績“明星”,受制于行業景氣週期以及政策制約,採掘、地産等行業在前三季度的表現相對低迷。通信設備行業前三季業績持續增長。披露三季報的26家通信類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68.16億元,同比增長63.86%。家電行業則延續高增長。24家家用電器類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達138.3億元,同比增長70.06%。電腦、傳媒、電子及國防軍工等行業前三季度業績也較出色。而採掘行業23家採掘類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凈利潤下降27.6%。

  長江後浪推前浪。産業的興衰雖然顯得無情冷酷,但是潮流不可逆轉。採掘業,以煤炭開採為例,曾經是多麼風光,多麼令投資者羨慕不已,儼然成為財富的象徵,成為一方崛起的動力;然而,頃刻間,煤價一瀉千里,多個煤城成為爛尾空城,“煤老闆”欠債“跑路”、從富翁變為“負翁”的報道不斷傳來。從大勢看,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低能耗、少燒煤已經是不可更改的未來趨勢,煤炭資源採掘的昔日輝煌很難再現。其他資源消耗型的産業大致差不多。而另一方面,以TMT為代表的新興産業,則有可能保持持續高增長。産業興衰對比,讓轉型和升級有了明顯的參照物。

  多家上市公司靠“非”盈利隱形虧損股另有難言之隱

  截至10月25日,兩市已有九百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約9成公司報喜。不過,在凈利潤為正的上市公司中,有46家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出現一定程度的虧損。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係,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人、支出。據報道,上市公司通過非經常性損益為公司業績“增光添彩”的方式主要有四種:獲取政府“紅包”、投資收益、出售資産和債務重組。

  隱形虧損不能算是財務造假。一般説來,用其他方式獲得資金而達到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的目的,也未為過錯。但是,這種非經常性損益不能變成“經常”,也不能“面積”過大,成為相當部分上市公司的扭虧手段。常常有報道説,一些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乏善可陳,但每年靠賣地賣資産或是獲取政府補貼能把賬面做的漂亮,被媒體攻擊為“崽賣爺田不心疼”。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紀機構,要有可持續的盈利模式,要有市場認可的産品或服務,要有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個別年份出現經營困境、需要非經常性損益來“急就章”,似乎無可非議,但絕不可常用。投資者對這類“隱形虧損股”還是應該多加小心。

  多地限購限貸齊鬆綁房地産業期待“軟著陸”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9月份房價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小降幅為0.4%,最大降幅為1.9%。對比7月、8月和9月的情況看,最大降幅分別為2.5%、2.1%和1.9%。另一方面,截至10月20日,59家發佈三季報及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中,23家公司業績增長,佔比38.98%,另有36家公司業績下滑,佔比為61.02%。

  中國的房地産業是個謎團重重、難以説得明白的行業。本來,調整樓市用盡了宏觀調控手段,包括屢屢為人◇病的行政限購;但房價真的企穩、部分城市出現房價下跌,卻又讓各地政府心急如焚———調控本來是要控制房價、緩解供求緊張、抑制投資投機,等到這些目標真的實現了,卻又在政策面來了個“腦筋急轉彎”,頗有點葉公好龍的味道。實際上,房地産利好已經頻頻出臺,包括各種形式的限購解禁,以及多種“半抱琵琶”的信貸鬆綁,一些城市的房地産行業房價和銷量“止跌反彈”。房地産回暖,房地産上市公司也會隨之受益,只不過時間會稍晚些。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經濟被房地産綁架,但是增長離不開房地産業是個無奈的現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