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出國看病需求悄然增長
- 發佈時間:2014-10-31 01:10:35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慶節長假期間,不少消費者早早安排了出國旅遊的計劃,其中結合觀光、遊玩等目的于一體的醫療服務需求也在悄然增長,小到被稱為“輕醫療”的健康體檢、減肥塑身,大到重病治療的實地考察等。
記者採訪發現,一方面由於國內“缺醫少藥”導致不少國人遠赴海外尋求醫療服務,另一方面,由於政策、文化等門檻使得一些“洋醫院”、“洋醫生”進入中國的積極性並不高。業內預計,隨著新富階層的興起,醫療服務將變得越來越國際化,相應地,國內的醫療服務也需要緊跟步伐,包括先進藥物、設備的引進以及多學科醫療護理等。
跨國看病人數攀升醫生藥品是關鍵
因為定居地的醫療服務太昂貴或不太完善,有許多人跨出國門到國外尋求更好的醫療服務。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全球醫療旅遊族的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迅猛增長至2012年的4000萬人次,而一個醫療旅遊者平均約能帶來一萬美元的收益。2013年度全球醫療健康旅遊産業規模約為4386億美元,約佔全球旅遊産業經濟總體規模的14%。目前,以輕醫療結合觀光、遊玩等目的于一體的醫療旅遊模式正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相比之下,一些重病患者的海外就醫需求就顯得更加迫切,在患者眼中,之所以願意克服遙遠路途、鉅額費用、語言和心理等障礙,看中的無非就是海外的醫療服務水準以及國內所沒有的藥品和治療設備等。
美國醫療聯盟體系副總裁Gil-bert H.Mudge表示,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是空前的,中産階級的崛起以及購買力的增長,造成了對醫療更多、更好的需求。“就我們現在涉及跨國醫療方面,處於第一位的是癌症,第二位是骨科,這些慢性的疾病將是未來佔據我們很多時間進行護理的病種。”
跨國患者首先看中的是醫生。“中國醫生一個下午要看的患者可能是80個到100個,他可以提供服務的空間顯然是有限的。”Gilbert H.Mudge指出,確定醫療品質的因素不僅僅單純取決於看了多少個患者,而是取決於醫療體系中各方面的指數,就算你是中國最好的外科醫生,如果沒有一個訓練有素的護理團隊照顧患者的話,你所付出的一切可能就達不到最好的結果。
據一名海外就醫的患者反映,之前在哈佛大學某附屬醫院就診時,醫生就一直不停地問“你還有什麼問題”,一直持續了50分鐘,讓這位患者感觸很深。而在國內,他提的問題如果超過3個,一般醫生就會反問:“你懂還是我懂?”
其次是藥品和設備。比如2013年12月美國上市的索非布韋,是首個實現丙肝治療全程口服的新藥,適用於絕大多數丙肝亞型,有效率90%,製造商吉利德也因此躋身全球醫藥巨頭之列。還有2006年美國上市,至今160個國家也已經上市的HPV疫苗,以及今年9月剛剛上市的黑色素瘤治療藥物替姆利瑪,這些藥物目前在中國都尚屬空白。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李振明表示,美國新藥上市比中國要早,器械也是。比如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自1961年開始用質子治療,是美國最大的質子治療中心。還有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微創術後恢復快、靈活性和精準度高,適用於腹腔鏡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輔助心臟搭橋術將創傷降低到最低程度。目前,國內僅有少數醫院擁有該手術系統。
再者,就是費用問題。以腫瘤為例,中國知名三甲醫院的VIP和特需病房,平均一個病人治療腫瘤花費在100萬元左右,而且供不應求,一些外地患者很難住進去。同樣在美國,一個腫瘤病人從被確診到手術、化療可能需要10萬至20萬美金,從絕對數值上來説,一些美國和中國的醫院在費用上已經接近。所以,這讓一些經濟情況能承擔的病人更傾向於去美國享受先進的技術、藥品,尤其是更人性化的醫生服務。
洋醫院洋醫生入華腳步慢吞吞
繼今年7月份上海自貿試驗區迎來中國境內首家外資全資(除港澳臺)醫院——德國阿特蒙醫院之後,9月23日商務部召開“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專題新聞發佈會,表示將爭取妥善解決外商投資醫院設立之後,是否將昂貴的醫藥費納入到醫保等社會關注的問題,引發市場一片熱議。
對於不少患者而言,如果國內也有同樣水準的洋醫院、洋醫生,顯然看病會變得更加便利,可是這一願望實現起來並不容易。一方面,我國醫療領域一直以來是循序漸進地對外開放,想要一下子吸引很多“洋醫院”進駐並不現實,加上國內各地區發展程度不同,需要試點再推廣;另一方面,外國醫療機構對於中國市場和政策也仍有顧慮。
從我國醫療領域對外開放的時間軸來看,從2000年開始,外國投資者可以在中國境內設立合資合作的醫療機構。隨後到2010年,在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中,把外國投資者在國內設立醫療機構,從限制類調整為允許類。再後來,逐步取消了對外國投資者投資的股比限制要求。
記者採訪發現,外資醫院對於和中國醫院展開各種合作充滿興趣,因為中國具有剛性的就醫需求,且在不斷增長,但是就在中國成立一個新的獨資醫院,顯得非常謹慎。事實上,就打算或是已經進來的外資醫院而言,在經營中也面臨不少困難,比如如果沒有醫療保險,一般百姓看不起“洋醫生”;外國醫師一次註冊不能超過一年,公立醫院人員流動受限;進口審批環節多,急需藥械用不了。
美國醫療聯盟體系副總裁GilbertH.Mudge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但我們本身對於醫療體系是蠻保守的,如果遠離波士頓在其他任何地域環境之下運營一個醫療機構會有許多複雜性。
已與中國合作30年的波士頓兒童醫院副總裁大衛·馬爾古萊斯對記者説:“中國肯定需要建更多新的醫院,但是開一家醫院並不像開一個星巴克門面一樣,最關鍵的還是要看醫生與技術。目前並沒有在中國設立外商獨資醫院的計劃,基於不同國情,我們還處於深化了解、認識的過程中,而且中國兒科事業發展很快變化很大,目前獨自辦醫還不太成熟。”
修內功借外力逐步完善國內醫療服務
有能力出國看病和未來去洋醫院
看病的就醫人群,在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中畢竟屬於小部分。事實上,跨國醫療對患者而言,除了最新的藥物,最先進的設備,醫療體系、醫療的管理系統、多學科的專家團隊才是最被津津樂道的。
中國醫療面臨的困境主要在於,一是醫患之間信任缺乏。中國醫生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在專業上也很優秀,但是他們非常忙。二是醫患之間未建立起長期穩定關係。三是大型醫院提供初級、二級和三級醫療服務。四是缺乏多學科的醫療護理模式,腫瘤外科醫生有時候在進行化療的工作。
專家建議就目前的就醫環境來看,中國的醫療服務可以從內在和外部兩方面一起發力,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滿足患者需求。
以中國第二大常見癌症胃癌為例,超過40%的全球胃癌患者來自中國,近5年來我國每年新發胃癌40萬例。目前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化療,放療。“很多時候,病人的生命是由醫生和家屬來掌握的,因為病人不知情,而這個問題短期內也不好解決。”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沈琳説。
北京盛諾一家醫院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蔡強表示,即便是知情的腫瘤患者在國內看病時,通常還要操心看了腫瘤醫生後,需不需要再看外科醫生、放療醫生。但是在美國,所有的事情都由患者的主診醫生協調,有時候患者同時會見到兩位專家,一位是放療專家,另一位是腫瘤專家,因為專家一開始並不確定這個患者是否要先放療還是化療。
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院長季加孚説:“目前國內也開始在提倡與心理治療、中醫中藥、營養師、藥師以及內外科的配合,逐步改善病人對腫瘤的認識,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很好的體驗。”
專家表示,雖然洋醫院不會馬上在中國接二連三齣現,但可以借助一些對中國市場有興趣的洋醫院的科研力量。據了解,美國聯盟醫療體系每年研究經費總預算超過14億美元,事實上,該醫療機構早已著手準備部署。GilbertH.Mudge透露,與上海一家合作的醫院預計2017年開業,其所有的醫療理念和模式將跟美國學術醫療中心採取同樣的理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