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外貿:定位決定生存狀態
- 發佈時間:2014-10-29 20:30:3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屆廣交會隱隱散發出一種訊息:越是産品附加值低、對客戶依賴過多的企業,越是舉步維艱。而那些逐漸跳脫出訂單的束縛、開始探索自主發展道路的企業,則開始看到一些光亮。
消費品行業的競爭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往往最為劇烈,用廣交會參展商的話來説:“因為不是生活必需品,外國人有錢了就會多買一些。經濟不景氣了,外需不行,整個市場就會差很多。”本屆廣交會隱隱散發出一種訊息:越是産品附加值低、對客戶依賴過多的企業,越是舉步維艱。而那些逐漸跳脫出訂單的束縛、開始探索自主發展道路的企業,則開始看到一些光亮。
潛在的利潤空間
“我們1986年建廠,歷時20多年,主營鑄鐵類餐廚産品。從開始的十幾個人到現在的三四百人,2013年的産值是800多萬美元,今年預計將突破1000萬美元。”河北炊花鑄造有限公司經理姚秋強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以前的産品做得相對簡單,只是在表層做一下防銹,現在很多産品上面都做了琺瑯,還有不同的顏色,産品除具有實用性能,外觀設計也日益精美。姚秋強拿出一個直徑差不多10釐米的小盅,“像這樣的産品,國外某些知名品牌或許能賣到三四百元人民幣,我們的産品也就100多元,品質差不多。我們的産品價格從10多美元到三四十美元,以10~20美元的産品居多。而國外的同類産品會賣到四五百美元,比我們的貴出10倍。”姚秋強説。“我們的産品主要以純天然樹根、香樟木和柳條為原料。你可以看到,這屆展出了很多插花類的産品,還有一些燈籠,主要銷往歐洲市場。”臨沭正大工藝品有限公司經理陳華告訴記者,這個行業的空間不大,因為是手工的東西,主要採取的是農村的家庭作坊模式,“工人以農村婦女為主,她們一天做十來個鐘頭,30件左右,一天能掙40~50元”。陳華表示,這種生産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企業用工成本負擔的同時,也限制了企業的發展規模。“我們出口的都是半成品,客戶買回去做進一步深加工後,可以在當地市場賣出十幾倍的價格。”陳華説。當記者問到企業以後的打算時,陳華表示,企業的優勢是價格相對較低,這些年一直在保持品質的同時創新設計,後期準備完善産業鏈,從出口半成品轉向出口成品。
最欠缺的還是品牌
“我們的産品主要面向歐美市場,2005年以前市場好做,人工也便宜,現在競爭太激烈。原先企業是把品質放在第一位,現在往往是價格為先。客戶過來,主要是尋找適合的顏色和價位。我們生産的桐木製品,少到0.5美元,多到幾十美元的都有,主要是面向連鎖超市,給他們的中低檔産品做貼牌,附加值比較低。”山東富茂工藝品有限公司跟單員吳廣利表示,目前企業只能是不斷開發新産品。“這個行業很難預期,我們都是以5年為單位,太長遠的不做打算。幾年前和現在就有很大的不同,消費品市場受經濟環境影響太大,今年感覺美國市場有所好轉,歐洲市場還不行。”吳廣利説。
姚秋強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在給SEB收購的一個美國品牌做貼牌,一年訂單在三四百萬美元,出口産品有燉鍋、烤盤、隔熱墊,還有茶壺、石臼等石質産品。“我們最大的缺陷是品牌欠缺,不論在商場還是超市,什麼樣的品牌就會被擺在什麼樣的貨架上,這是非常現實的。我們註冊炊花這個商標,準備先推國內,再推國外。目前國內的一些中高端超市有我們的産品。”姚秋強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