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南首創“貸免扶補”促創業

  • 發佈時間:2014-10-29 01:35: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畢業于雲南大學的段金平創辦了昆明市五華區意居裝飾工程部。創業之初,他因資金週轉發愁時,一項旨在鼓勵創業的政策讓他從農信社獲得了5萬元免擔保、免利息的創業小額貸款,解決了當時的資金困難。現在,他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已帶動10多名大學生就業。

  這項讓段金平受益的政策就是“貸免扶補”。2009年初,雲南省政府以年度1號文件公佈了《關於鼓勵創業促就業的若干意見》,省財政每年配套安排1億元資金做擔保扶持創業。這是雲南省學習借鑒孟加拉國小額貸款和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等國內外先進經驗,結合雲南實際創新推出的鼓勵創業促進就業的新舉措。“貸免扶補”模式屬全國首創。其中“免”對首次創業人員創業實行“四減免”。即免收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行政事業性收費,給予稅收優惠,創業者申請創業小額貸款免反擔保,創業小額貸款2年內免收利息。“扶”為對首次創業人員實行“一條龍”幫扶。為創業人員提供創業諮詢和培訓幫扶,創業項目評審,創業導師幫扶,跟蹤服務幫扶。“補”為對首次創業成功人員提供創業補貼。

  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宋斌介紹,作為創業小額貸款的主要承辦單位,截至今年4月,雲南省農信社向大學畢業生、農民工、復轉軍人、留學歸國人員等自主創業人員累計發放貸款24萬筆、139億元,帶動就業約72萬人。

  陳義貴也是“貸免扶補”的受益者。陳義貴是保山市昌寧縣人,90年代初,由於家在集鎮邊緣,被列入徵收範圍,補到了為數不多的“徵地款”,像村裏其他人一樣,陳義貴成為了一名“失地農民”。

  2002年,借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昌寧掀起了“退耕還林”高潮,全縣新植泡核桃面積超過了往年,涌現了許多種植大戶。2009年4月,陳義貴用多方籌措的15萬元資金,在住房前加蓋了佔地500平方米的廠房,添置了部分機器,創辦了核桃加工項目。然而沒有流動資金,原料進不來,創業項目面臨停産危險。

  2009年5月,在得知政府開始實施“貸免扶補”政策後,陳義貴馬上到縣就業部門諮詢,並遞交了創業貸款申請材料。經過縣、市兩級審查,經辦農信社向陳義貴發放了5萬元“貸免扶補”創業小額貸款,縣勞動就業部門還為他配備了創業導師對其實際跟蹤服務。陳義貴從摸石頭過河的“外行人”開始向行業“老大”轉變。9月進入核桃加工旺季,陳義貴雇傭加工人員50多人,加工泡核桃300噸,當年純收入達到了10多萬元。

  2010年,陳義貴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新購置了機器,年加工核桃達到了400噸,年純收入達13萬元。隨著生産規模的不斷擴大,陳義貴還向周邊的朋友、鄰居提供銷售資訊,讓農村青年到自己的加工工廠打工,通過創業有力地帶動了就業,成為了昌寧縣泡核桃加工産業的佼佼者,並於2012年7月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優秀就業創業個人。

  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9年實施“貸免扶補”創業小額貸款以來,全省已累計發放創業促就業小額貸款324.56億元,帶動吸納就業150.55萬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