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絲路遺跡見證中日韓友誼

  • 發佈時間:2014-10-29 01:35: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集鎮、禪寺、藏軍洞、琉球爐及古海港,都在訴説著古海陸上絲綢交匯點的連雲港,現已成為中日韓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平臺和橋梁。

  連雲區宿城早在漢代就形成了人口稠密的小集鎮,由於佛教東傳和法起寺的創立,至唐代已成為沿海地區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古代新羅有密切的海上交往,和朝鮮半島家喻戶曉的海上王、海神張保皋有著割捨不斷的歷史情結。

  唐代的宿城是新羅商業船隊必經的岸線,也是船隊補充給養的重要場所,由於宿城新羅所的設立,大批的新羅人來此,有的入籍于海州,並攜家來此做官供職、經營水運、習禪敬佛,或由於通婚以致定居農作。隨著新羅人的密集聚居,逐漸形成了宿城“新羅村”。

  1990年7月,南韓首爾張保皋海洋經營史研究會、中央大學校、中國研究所四位教授從南韓專程來宿城對新羅村舊址進行考察。考察結束後,在保駕山北側立一塊“宿城村新羅人宅住居遺址”的石碑以示紀念,成為中韓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歷史見證。

  金聖禪寺位於連島蘇馬灣,是中韓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傳説。據傳説,唐代去九華山修行的金喬覺上人,原是新羅國王子金憲英的近族子弟,唐開元七年,年僅24歲的金喬覺拋棄了皇室優裕的生活,渡海來華,經鷹遊門,登鷹遊山(即今連島),而後從淮河泛舟入運河,再達長江,逆流而上,從安徽銅陵上了九華山。金喬覺在九華山虔誠苦修,整整苦修了75年,至99歲時圓寂。3年後開函時,據説“顏色如生,兜羅手軟,骨節有聲如撼金鎖”。

  雲臺山藏軍洞見證者古代中外文化傳播。“藏軍洞”又稱封土石室、古悶洞、老古洞等,在連雲港市雲臺山、錦屏山等地區廣有分佈。其斷代及用途一直在文史界爭論不休,近年隨著對外交流的深入,發現南韓也分佈大量此類石室墓葬,其形制與雲臺山極為類似,經考證源於百濟時代(約我國唐代),故南韓相關研究人員對於連雲港市的“藏軍洞”調查工作極為關注。這與歷史上海上文化交流有關。

  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催生了古代的港口。根據《太平廣記243李邕》記載,“日本國使至海州,凡五百人,載國信,有十船,珍貨數百萬”,説明當時日本國進貢通過古代海州港。唐代日本和尚園仁曾記述他到中國求法,也是泊船于海州東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