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濮青宇:醫道高明見臨床,學術精深看後生

  • 發佈時間:2014-10-28 06:33:36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南京市中醫院建院初期,領導班子5位成員,其中3位畢業于南京國醫傳習所,即:院長張忠梁,業務副院長傅宗翰、濮青宇。1956年市中醫院成立後,濮青宇便出任該院副院長,為內科主任醫師兼中醫研究室主任。其早年師從南京名醫隨翰英,後又隨中西貫通的名醫馮瑞聲習業,更深得其岳父(全國著名中醫張簡齋)授業指導。他諳悉經典,善於臨床,擅長于內科,喉科亦善。

  中醫世家,耳濡目染

  中醫研習,特別講究一種氛圍。濮青宇自幼就有這樣的優勢,其出生於中醫喉科世家,早年師從南京名醫隨翰英,又隨名醫馮瑞聲習業,他們均是民國時期南京赫赫有名的中醫。後又得岳父(全國著名中醫張簡齋)授業指導,更是南京國醫傳習所出類拔萃的學子。

  所謂“聖人無常師”,于思強回憶説,濮青宇早年至少師從了7位中醫大師。1932年,國民政府第一屆國醫考試開考,濮青宇成績名列前茅。第二年,便“懸壺”南京。既擅長內科又擅長喉科的他,年紀輕輕便在南京醫界小有名氣。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動蕩不安。1937年抗戰爆發,很多南京從醫之人都遷往重慶、武漢等地。濮青宇也帶著簡單行囊去了重慶。儘管在那裏也有很多病患,但生在南京、長在南京的他對這片土地難以割捨。抗戰勝利後,他又立即回到這裡。

  諳悉經典,善於臨床。在中醫發展中頗有建樹的濮青宇1952年起出任南京市衛生局中醫甄別委員會委員兼內科評卷組組長。1953年任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1956年初,被選為市聯合診所管理委員會籌備處主任委員。

  1956年7月,南京市中醫院正式成立,他擔任該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兼中醫研究室主任,並擔任省衛生廳西醫學習中醫講師團講師。

  嚴師出高徒,仁醫贏口碑

  “醫道高明見臨床,學術精深看後生。”這是于思強對濮青宇“業務”的總結。現為南京市名中醫、市中醫院著名專家的王湘、徐衛義等都是濮青宇一手帶出來的學生。

  時間回溯至1957年,南京中醫師承班正式開班。想進這個班,找不到名中醫當師傅便進不了這個班。王湘很幸運,通過熟人推薦找到了濮青宇,請求師從。此後,王湘上午在師承班上理論課,下午便跟著濮青宇到病房查房,專精於內科和喉科。王湘説,濮青宇查房有一“特色”,其不是聽病人主訴,而是要聽學生流利説出20多張病床上所有病人的病情,“你不去時時刻刻關心病人的身體情況,又怎麼能幫他們治好病。”濮青宇時常對王湘及其他學生説。

  按常理,碰到不懂的,需求助於老師。但這在濮青宇面前行不通,往往以“看書去,我不是你的字典”來打發。就這樣,王湘沒多久便熟背了《藥性賦》、《湯頭歌》等一批中醫經典著作,而這些著作,濮青宇早已“爛熟於心”,“只有書中沒有答案的他才會第一時間告訴我們。”王湘説。

  濮青宇不僅是一位醫術高明的嚴師,也是一個處處為患者著想的“仁醫”。他一直教育學生,任何一張處方都要從保護病人的脾胃功能著想,“用藥不能傷害脾胃,傷害之後,連飯都不能吃了,藥還能吃嗎?”濮青宇時常這樣提醒他的學生。“在他看來,讓正勝邪,必須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處方中80%的藥是治病,20%的藥是增強機體抵抗力。”王湘説,老師的這一“技術”這些年來也一直為她所沿用。

  不僅處處考慮病人的感受,濮青宇還會從經濟上支援他的病患,“隨著市中醫院的聲名鵲起,四面八方的病患都趕來求醫,其中有不少是窮病患,某日,一胃病嚴重的病患因沒錢抓藥而在藥鋪前掉眼淚時,濮老一方面安慰患者,一方面解囊資助,讓他順利抓藥回家。”王湘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場景。

  “變”濕熱症方為內科雜症方,自製連蘇飲治胃病

  無門戶之見,既尊仲景之理,又崇溫病之説,擇善是從,是濮青宇的指導思想。這一思想從制方“連蘇飲”治胃脘痛便“可窺一斑”。

  濮青宇的“連蘇飲”係借鑒薛生白治療濕熱症、肺胃不和之方,以川連、蘇葉煎湯為基,加吳萸、白蔻仁疏肝和胃,使之由治療溫病濕熱症方,更易為治療內科雜病因濕熱阻滯、胃失和降、或脹、或痛、或為嘈雜的一張胃病方,臨床驗證頗效。他認為,“此乃苦辛通降法,藥味雖輕,輕可去實,不可小覷。”至今,在市中醫院,包括于思強在內的幾代內科中醫專家還在用“連蘇飲”這一藥方。1984年,徐衛義等撰文“連蘇飲的創制與應用”發表在南京中醫學院學報第二期,影響深遠。

  在治脾方面,濮青宇也有妙招。他重視脾氣的升運,認為脾土弱,則食易滯,濕易聚,分利無權,而中州之關鍵為之不利,故治之者,要善於運中升陽,陽升則和。善於在治脾諸藥中伍以風藥,如防風、羌活、獨活之類,認為風藥能托化濕邪,斡旋中州,鼓舞脾陽升運。這便是李東垣的“升陽益胃湯”之名方。

  一個醫生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病患怎麼評價。在濮青宇去世很多年後,一患者家人在報刊上以“一元錢請來名中醫”為題撰文回憶濮老的高超醫術,“妻子生下一死胎後,恥骨聯合分離,不能下床走動。醫生教用膠皮帶緊束臀部促其癒合,80多天的難産假只剩下幾天了,不見好轉。我們病急亂投醫,想請教中醫試試……名醫濮青宇親自到門,看了病人後表示‘可以幫你如期上班’,又幽默了一句:‘他們用物理療法,我是化學療法。’開了方子,加一味丸藥,好像叫‘健步虎潛丸’,當時家裏還將信將疑。3天后下班回家,我見到妻子已在房裏走動。一週後居然銷假上班去了……我不是替中醫做廣告,只是在今日‘看病難看病貴’的喊聲中,緬懷往事,追念良醫而抒發一絲感慨而已。”

  1967年,濮青宇因病去世,那年他才57歲,“正是他中醫技術爐火純青的時候,如果再多活10年、20年,其在中醫界的地位將不可估量,我們這批學生也將是受益無窮。”王湘説,濮青宇不僅能尋源溯流,以窮其變,由博反約,以守其常,尤能吸取現代醫學知識,臨診識病,每能中西互參,晰疑辨惑,帶頭“西為中用”,他為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開展作出了很多貢獻。通訊員 李珊

  (感謝南京市中醫院老專家于思強、王湘為本文所做的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