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美撤軍後阿富汗走向何方?

  • 發佈時間:2014-10-27 02:31:3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參

  英美軍隊撤離阿富汗,阿富汗將不可避免出現“權力真空”,這使發生在阿富汗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國際戰爭”有可能替換成“內戰”。

  26日,美軍宣佈在阿富汗的戰鬥行動結束,同日,英軍在阿富汗的最後一座軍營裏舉行交接儀式,向阿安全部隊移交軍營,標誌著英軍在阿的行動結束。

  早在一年前,北約以國際部隊的名義宣佈在阿結束戰鬥。在美英也結束戰鬥行動後,阿富汗將迎來第二波也是最大一波外國軍隊撤軍潮。儘管“國際部隊”成員眾多,但絕對主力和在關鍵區域執行軍事使命的,仍然是美軍,阿富汗戰爭就是美國的戰爭,美軍的結束戰鬥行動和大規模撤軍,才可以觀察為“阿富汗戰爭的結束”。

  阿富汗戰爭雖然不是美國所經歷過的最血腥的戰爭,卻是美國有史以來陷入對外戰爭中歷時最長的戰爭。而所付出的各種成本和代價,也是最為沉重的戰爭之一,教訓深刻。

  阿富汗戰爭是美國崇尚“徹底勝利”的傑克遜主義的一次冒險實踐,戰爭的最後發展並沒有完全按照傑克遜主義者的心願。2001年10月7日,美軍對阿富汗塔利班發動了“閃電戰”,戰鬥很快取得勝利,但戰爭卻未能贏取包括“基地”精神領袖拉登和塔利班首領奧馬爾等眾多“美國敵人”,均未能在“閃電戰”中捕獲或消滅,殘余塔利班武裝在阿西南部站穩腳跟,被打散的“基地”組織流竄入巴基斯坦、葉門、伊拉克、利比亞等,加速了極端主義的滋生和擴散。而在阿富汗,除了首都喀布爾之外,其他各地,均在不斷爆發各類流血戰鬥。

  對於美軍而言,在阿的“結束作戰行動”,只是從“戰鬥”模式,替換成“支援”模式,仍有萬名美軍按美阿協定長駐于阿富汗軍事基地,培訓和支援阿安全部隊,不再直接參與戰鬥任務。名義上,美軍沒有完全“離開阿富汗”,也沒有完全“拋棄阿富汗”,但外國軍隊競相撤離阿富汗之舉,以及剩餘美軍呆在基地不出戰,使事實上阿富汗將不可避免出現“權力真空”。目前仍然脆弱不堪的阿富汗安全部隊,是不可能完全有能力應對防務。這使發生在阿富汗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國際戰爭”有可能替換成“內戰”。

  今天發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ISIS之亂,其根源之一在於美軍撤出伊拉克後,伊拉克政府不能有效和適當地填補“權力真空”,導致激進的聖戰組織坐大為禍。美國在撤出伊拉克後現在不得不面臨著“重返伊拉克”的艱難選擇。阿富汗與伊拉克有很多相似之外,阿大部分國土仍游離于喀布爾政府的有效控制,先不説殘余的塔利班武裝會不會興兵作亂的問題,“基地”2.0版的ISIS,也有可能趁虛而入。美國在念“退出經”時,應切記伊拉克的教訓。

  □和靜鈞(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